|
" 资本宠儿 " 威马汽车的上市路终于迎来一个大进展。
6 月 1 日,港交所披露,威马汽车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海通国际、招银国际及中银国际为其保荐人。威马或将成为继蔚小理后第四家登陆港股市场的新能源车企。
在新能源车赛道,威马汽车是典型的 " 起大早、赶晚集 " 选手,即在造车成为风口时精准布局,但后期动能不足,逐渐被其他选手边缘化。
2015 年时,威马创始人沈晖收购了一家名为 "WM Motor" 的德国公司,并把公司命名为 "Weltmeister",中文取名威马。因此威马与蔚小理的成立时间十分接近。
威马的创始团队中,除了有在汽车行业多年任职经验的沈晖,还有曾在大众、奔驰等公司任职多个职务的徐焕新和曾在福特中国、吉利公司任职的张然等人,阵容十分豪华。
因此威马的融资之路也十分顺畅。成立后三年,威马便获得了 6 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腾讯投资、红杉资本等等。
在那之后,威马一边研发新车,一边自建工厂,很快就向用户交付了首款车 EX5。2019 年,威马 EX5 累计交付 16810 辆,在造车新势力单车年度交付量排行榜中位居前列。
但事情没有一直这么顺利。2020 年开始,蔚来、小鹏们的首款量产车陆续推向市场,威马的市场被挤压,销量不再那么 " 出圈 ",跌落至造车新势力中的第四名。
近几个月来,哪吒、零跑等二梯队新势力车企交付量接连出圈,跨过月交付 1 万辆的大关,其中哪吒更是多次冲击蔚小理三强格局。威马却仍在 5000 辆左右徘徊,去年全年的交付量仅为蔚小理的约 50%,渐渐陷入 " 查无此人 " 的处境。
然而尽管交付成绩落后,威马依旧是一头十足的 " 吸金兽 ",在去年下半年获得了多方融资。
例如去年 10 月,威马得到李嘉诚家族旗下的电讯盈科和赌王何鸿燊家族旗下的信德集团两方的资金加持,12 月,房地产集团雅乐居发布公告称,已完成对威马的投资,将持有其约 4.58% 的股份。
但造车毕竟是一个需要持续烧钱的赛道,而威马的上市之路又较为坎坷,此前其科创板上市计划被打乱,随着蔚小理均成功在美港股两地上市,零跑汽车也先一步提交了在港上市申请,威马的确需要加快速度了。
从上市申请书披露的数据来看,威马 " 流血 " 上市也是个不得不做的选择。
数据显示,2019-2021 年,威马的营收持续增长,分别为 17.62 亿、26.72 亿和 47.43 亿元,然而与之同步走高的,还有销售成本、研发费用等各类成本。其中,销售成本 2021 年同比增长 74.5% 至 66.9 亿,为总营收的约 1.4 倍。
因此威马的亏损幅度也在逐年扩大,过去三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 40.4 亿、42.25 亿和 53.63 亿元,累计超130亿元。
威马的产品矩阵相对来说较为丰富。成立至今,威马已经推出了四款车,与蔚来、小鹏的车型数量接近,覆盖 SUV 和轿车两大主流品类,价格区间 16 万 -28 万元,今年下半年,将继续推出第五款车 M7。然而与蔚小理相比,威马缺少一款如同小鹏 P7 和理想 ONE 这类能成为销量支柱的爆款车型。
另外,威马的日常运营也缺少了些互联网思维。蔚小理的创始人皆是互联网行业的连续创业者,深谙营销门道,自带话题性。威马的创始团队则大多来自传统汽车行业,因此品牌整体的热度和存在感都相对较少,
上市申请文件显示,威马董事长沈晖及其配偶王蕾共计持股 30.82%,雅居乐集团持股约 6.5%,百度也是一大股东,持有 5.96% 的股份。
威马汽车表示,此次 IPO 募集的资金将用于研发车辆开发平台及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扩大销售及服务网络及品牌推广活动;生产相关投资;偿还截至今年一季度的银团贷款 13 亿元和一般公司用途及营运资金。
新能源车战场上,威马依旧是主要竞争选手之一,只是想靠上市撕下 " 掉队 " 的标签,还需要威马在提升产品力、塑造更鲜明的品牌形象上下功夫。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鲍星娃
编辑 / 曾宪天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