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81|回复: 0

家乡的抗日故事3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2 18: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扬州出发的抗日宣传队


七七事变后,上海成立了文化界救亡协会。当时的古城扬州抗日救亡运动也蓬勃兴起,陈素、江上青、王石城、莫朴等革命青年,立即与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联系,得到郭沫若、夏衍、钱俊瑞等人的支持,很快成立了江都县(今扬州市江都区)文化界救亡协会,陈素、江上青、莫朴、下景、潘树声被推选为常务理事,领导救亡协会积极开展抗日活动。救亡协会还办了《抗敌周刊》,刊头题字是冯玉祥将军所题。当时开展救亡活动、创办刊物经费缺乏,陈素、江上青便拿出自己的钱作为活动经费,使抗日救亡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很快在扬州城乡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高潮。

1937年11月,沪宁沿线城市相继沦陷,为了保存积蓄革命骨干,团结进步青年坚持抗日救亡工作,地下党员陈素、江上青、赵敏、莫朴等人商量后,动员了一批革命的中、小学教师、店员和进步青年学生,组织了江都县文化界救亡协会流动宣传团(简称“江文团”),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宣传团20余人,他们抛妻撇子,离别亲人和家园,轻装徒步踏上了流动宣传的征程。他们计划沿途宣传抗日,最后到延安抗大学习。1937年底,“江文团”从扬州出发,用一辆黄包车改成的轻便小车,拉着行李和宣传工具,途经仪征、江浦而后进入安徽,每到一地,他们唱歌、演话剧、画宣传画,积极宣传抗日。当时演的话剧有《我们的故乡》、《三江好》、《月亮上升》、《傀儡皇帝》、《放下你的鞭子》等;宣传团自己创作的团歌,更是一路高唱。团歌是由江树峰、韩北屏、沈风作词作曲。歌词是:

我们爬过一重山,又是一重山。越过一条河,又是一条河。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我们踏着坚实的步,唱着救亡的歌。我们是铁的队伍,是热情的一伙。要举起抗战的旗帜,要掀起抗战的巨波,要燃起抗战的烽火。我们不畏风霜,不怕艰苦,要振起精神,喊破喉管,让大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铁蹄踏破和平的梦,伤心东望可奈何?可奈何?只有宣传、组织、训练、武装了群众,才能重整山河。

“江文团”的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每到一地,青年们总是围着不让走,有时接连演出两三天。不少青年受到革命宣传的影响,纷纷要求加入宣传团。宣传团到达六安时,人员已增加到30人。当时国民党安徽省政府已撤到六安。六安成为安徽临时的政治中心。宣传团一到六安,就在县党部的大厅排戏、演唱,由于围观群众太多,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不得不移到县党部的广场上演出。广场演出轰动了四乡八镇。

不久,六安地下党的负责同志张劲夫等人亲自到“江文团”看望,研究团员们的去向问题。当时,党中央为了团结抗日,号召青年“到友军中去,到敌人后方去”,“江文团”接受中共长江局的批准,集体转入第十一集团军。那时桂系第十一集团军正要招收知识青年扩大队伍,非常欢迎“江文团”参加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大家认为,参加第十一集团军可以,但要接受5个条件:一、政治部不要派人参加团里工作;二、团内领导由大家推选;三、团内工作由自己安排,定时向政治部汇报;四、团员进出由自己决定后上报;五、经费开支由团里安排。集团军政治部接受这些条件后,“江文团”便改名为“第十一集团军政治部救亡工作团策动二组”,推选卞景为组长,江上青为副组长,陈素为总务长,王石城、莫朴负责宣传工作。加入集团军后,他们继续在六安大张旗鼓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演出话剧《贾二爷》、《活报剧》等,演唱团歌及抗战歌曲。每次演出,全城轰动,深得群众赞许。随后,他们又走出六安,到寿县、颖上、阜阳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这期间,八路军办事处又派了10多位从延安抗大、鲁艺学习回来的青年加入“江文团”,使宣传力量不断壮大,人员已达40余人。由于“江文团”抗日宣传影响很大,中共长江局特派员章汉夫以《新华日报》特派员身份到“江文团”采访,并在报纸上撰文介绍“江文团”和陈素、江上青等人的情况,进一步扩大了“江文团”的影响。

1938年秋,“江文团”奉命到湖北麻城、浠水等地开展抗日宣传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大家依然团结一心,坚持开展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江文团”的本来计划是一路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最后到延安抗大学习。此时,大家不忘初衷,还是想去延安。于是,推派代表陈素、卞景去武汉向八路军办事处汇报情况,请求批准“江文团”的同志去延安学习。

八路军办事处的董必武接见了“江文团”的代表。他恳切地对他们说:毛泽东同志建议所有前线部队的政训处改为政治部,蒋介石已经接受了这个建议,十一集团军3个师都设有政治部,急需一批政工人员,你们到这些政治部去工作,可以发挥大作用,对抗战有益。希望你们顾全大局,服从分配,踊跃负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光荣任务。陈素、卞景听了董必武的一番劝说,当即表示服从上级决定。不久,“江文团”的成员就被分配到十一集团军的一三八师、一三一师、一七○师的政治部。陈素、江上青、卞景、莫朴、王石城等分别任少校科长、上尉科员,其余的团员分别任中尉、少尉。“江文团”从此也就结束其光荣使命。不久,陈素在参加保卫大武汉的战斗中光荣牺牲,年仅24岁;江上青也在奉命创建皖东北根据地时遭地方土匪袭击壮烈牺牲,年方28岁。

“江文团”从开始到结束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为抗战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