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似乎并不是一个买车的好时机,疫情的影响在继续,芯片荒的阴霾也还未驱散,再加上大宗原材料一路高涨。于是我们看到,在产销两个方面,车市都集体承压。近年来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新能源汽车,从之前的保险涨,到今年的车价涨,以及叠加交付难的状况,被迫减速。销量占比更为庞大的传统燃油车也一定程度受到了涨价的波及,而供应链困难与经销商库存高企的矛盾共存,加上今年油价一路看涨,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在这种大环境下,诸如“减征购置税”、“汽车下乡”等政策救市的措施也呼之欲出。那么,2022年的车市到底会如何发展呢?
最期待的“百亿补贴”?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的消息一出,就引发了汽车股第一时间上涨。减征购置税是国内车市和消费者都不陌生的刺激政策,第一次相关政策落地在2009年,当时惠及的主要是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而根据后来的产销数据,2009年中国乘用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都超过了50%。而到了2010年,相关政策退坡后,当年的乘用车产销同比增幅就相对回落到30%以上。类似的刺激在2015年底再次上演,为2016年的车市成绩单再次打上了一针强心剂。可以看到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的办法,说是刺激国内车市的灵丹妙药,并不过分。
而这一次的减征虽然还没有具体执行方案落地,但现阶段依旧能够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原因还不只在于“历史”。毕竟600亿元的体量已经拿出,如果按照此前的销量来复盘和估算,这一数额应该要多于2009年的那一轮刺激政策,但少于2015年的那一次。这其中很大的影响应该是刺激政策持续的时间。简单来说,如果这600亿元全部用在2022年剩下的时间段,那么其力度是相当可观的。
但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刺激对象是谁?首先以纯电动或插电混车型为例,它们在政策的扶持下,已经享受了诸如购置税、限牌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对新能源车的问题,主要还是产能释放方面,所以新的刺激政策药方并不对它们的“症状”。那么是不是也会按照“老办法”,以1.6L排量划线呢?我认为这个可能性确实存在,因为在该刺激政策注定利好燃油车的前提下,更倾向于小排量也符合国内在节能减排上的一贯方针。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排量标准似乎也有进一步扩大到2.0L的可能性。首先,在中国品牌车型方面,早已经摆脱了此前只专注于小排量车型的情况。从车型级别和动力方面,中国品牌都有明显的升级,政策支持也可以跟进。其次,在节能减排方面,以排量论节能显然已经有些过时。特别是混合动力车型的兴起,此前HEV受制于纯电续航里程,总是无缘新能源车型的各种政策优待。借着这次购置税减征的契机,进一步推广混动车型,也符合国内推广节能汽车的战略规划。总之,减征额度在这里,就已经非常让人期待了。
下沉市场,基数在减少
至于另一个被广为提起,曾经也是一剂良方的“汽车下乡”政策,在今年实施的客观环境似乎会遇到较大的变化。首先,汽车下乡也就是商业活动中常常提到的下沉市场。而这一“下沉”最早也是始于2009年,与前面减征购置税政策的节奏惊人相似。当年汽车下乡的指向性也非常精准,针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L以下排量微型客车的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至于力度方面,根据当年的数据,整轮补贴是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了50亿元资金。很难说前面提到的2009年汽车销量暴增,有多少是来源于那一轮汽车下乡的贡献。
而目前大家网传的有关“汽车下乡”的政策呼声,更像是2020年新一轮汽车下乡的延续。当年,在工信部、农业部、商务部等部门的主导下,展开了第二轮汽车下乡活动。不过在力度与目标上,都与第一轮差距较大。首先资金方面需要依赖地方政府以及各家车企的提供或让利,另外目标方面也是更为集中在新能源车型,也就是所谓的微型电动车。
但是在当下的车市压力下,大家对于汽车下乡的期待,显然不止停留在新能源车身上。这点也与前面对减征购置税的思路是类似的。不过目前汽车下乡方面也还没有具体的政策落点,但即使参考第一轮的汽车下乡力度,或许对车市的整体帮助并不会像当年那样明显。
首先是随着农民的可支配收入提升,具备浓厚商用色彩的汽车商品,在乡村市场的保有量已经今非昔比。以皮卡车型为例,在逐渐解禁的背景下,率先释放的并非是大家期待的中高端乘用板块,而是商用属性浓厚的柴油动力皮卡车型。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柴油皮卡车型销量增幅要比汽油皮卡多10个百分点左右。可以说,无论是从单价上,还是从能耗上,当下乡村市场对于车辆的需求已经与最初的汽车下乡政策出现了一定的“错位”。
另一点就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例,当时的城镇化率还不足50%(49.68%)。而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3.89%。乡村人口,特别是常住年轻消费人群的减少,从客观上也降低了汽车下乡的消费基数。
写在最后:总之,在当下的车市环境下,刺激政策可以说是箭在弦上。曾经多次灵验的药方,在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的发展,以及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变化这两个方面,再进行一些精确调整,依旧是很对路子的。现在无论是车企还是消费者,恐怕都在等待最终的政策落地方案吧。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