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4日,《人民日报》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以《山东东明——办好民生事 产业促发展》为题,点赞山东黄河滩区迁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下为报道原文:
山东东明——办好民生事 产业促发展
记者 李 蕊
郭欠欠不欠钱了。过去,欠欠家“穷到揭不开锅”,四处借钱,现在还清了欠款,手头又攒下一笔钱。这几年,欠欠的生活变化翻天覆地。
车行黄河畔,沿着硬化路,驶入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社区。来到一栋小楼前,推门而入,庭院宽敞明亮,室内瓷砖铺地、暖气片挂墙,阳光从窗外射进来,把房间晒得暖洋洋的。“这是客厅、厨房,楼上是卧室……”欠欠是个勤快姑娘,把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看,多宽敞。6口人,五间屋,带小院,住得舒坦着哩!”
几年前,欠欠还没有一个安稳的家。东明县地处黄河滩区,长期以来,群众饱受泛滥之苦,一首民谣道出辛酸:“黄河滩,黄河滩,洪水一来房就淹;媳妇窜,孩子窜,窜堤上房保平安。”房子建了塌、塌了建,百姓难逃“三三宿命”——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
“那时候,四处找亲戚借钱,欠下不少债。一家挤在小屋里,一涨水,家又泡毁了,锅碗瓢盆、鸡鸭都得冲跑。”欠欠说。东明县滩区居住群众12万人,过去近三分之一是贫困人口,欠欠一家也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山东省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程。东明县是滩区迁建的主战场,全省28个村台安置社区中,东明县占24个,安置人口近12万人。2020年,东明县23591户、674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前两年,乡亲们陆陆续续分到新房。有人领到新房钥匙,高兴地一路小跑到楼前,“噼里啪啦”地放起鞭炮。欠欠一家也搬进二层小楼,有了安稳的家。
穷窝要挪,穷根也要拔。去年,乡里建起扶贫车间,生产出口宠物玩具,欠欠到厂里上班,有了正式工作。“塞进棉,再缝合,添上胡子和眼睛……”欠欠手挺巧,几下功夫,就缝出来一只“小老鼠”,“培训后上岗,家门口赚钱,每月收入3000多元。”
脱贫不脱政策。菏泽持续开展稳定就业提升行动,延续支持扶贫车间的优惠政策。东明县借势发力,抓好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并加大对脱贫劳动力的职业培训力度。目前,全县共建有扶贫车间131个,累计培训脱贫劳动力3800余人次。
这两年,东明发力滩区产业,万亩虎杖种植、焦园沿黄水产养殖、沙窝黄河滩农业产业示范园等特色产业快速长大,一批现代农业和三产融合项目迅速崛起,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广。
欠欠的丈夫闫金领,收入比她高不少。“过去赚钱,大家划船去收残存的庄稼,出门打工也不方便。村里变化大,修了水泥路,我老公出去开货车,每月能赚个一万块。”欠欠算起一笔账,“我俩工资加起来,一年有个十来万元,之前欠的钱,也都还上啦!”
十来万,不算少,可欠欠有仨娃,俩娃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都得花销,夫妻俩还得照顾家里老人。还完账,钱够用吗?
“放心,娃娃上学有笔补助金。”原来,脱贫后教育资助不断,东明县正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建台账、发补助,支持娃娃们念书,确保上学路上一个不少。
既要能上学,还要上好学。原先条件差,出行难,教师不愿下滩,滩区和城市教育水平差距大。“孩子教育是大事,可不能荒。现在脱了贫,生活条件好了,教育也搞了上去。县里调来一批优秀教师、毕业大学生,不用去城里,就能享受好的教育资源。”欠欠说。
如今,欠欠不欠钱了,小日子越过越甜。“在东明,像欠欠这样的脱贫群众还有很多。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持续推进脱贫群众生活改善,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成效更可持续、滩区发展更有奔头、群众生活更有奔头。”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崔建标说。
来源:闪电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