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禧堂门口的九九消寒图
在故宫养心殿的西耳房,是一个名叫燕禧堂的小房间。和宫中其他的著名地标相比,这里实在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清朝妃子去养心殿这皇帝卧室陪宿时,临时落脚的地方。因此陈设倒也比较简单。
但在燕禧堂的门口,却挂着一副特别的字。
“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这就是所谓的“九九消寒图”。
咱们今天啊,就来讲“九九消寒图”的来龙去脉、古人过冬的“数九”习俗、和那更广阔的中国冬至文化。
与年画结合的《九九消寒图》
燕禧堂这门口九个字,据清朝进士吴振棫的《养吉斋从录》记载,是由道光皇帝亲笔创作并刻板印刷分发给大臣。因为这九个字都是九画(风繁体、垂字第四笔断笔处理),冬至、也就是“入九”后每天要填上它一笔,待到九九八十一天后写完这九个字,地上的积雪随之消融、杨柳重新吐绿、万物复苏的春天悄然而至了,“冬日既至,春岂迢遥 ?”
鉴于皇帝本人就是九五至尊,所以他御笔写的这九个字“消寒”效果理论上是最好的,因此格外受欢迎慢慢从宫廷大臣的书房里流入民间百姓的家庭,成为我们现在最常见的一种“消寒图”。
清末民初时期的《九九消寒图》
“数九”、“消寒”,其实只是古代冬至文化的一小部分。对于我们现代人而言,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是吃元宵这些吃层面的争论,无非是一个节气过去了——远不如其后的圣诞、元旦、农历新年热闹。
但如果我们纵观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冬至”在古代的地位,其实是可以跟农历新年相媲美的。像《唐书》有云:“元正,岁之始;冬至,阳之复,二节并重”。也就是说冬至是和农历新年同一个级别、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史记·律书》里有云:“气始於冬至,周而复始。”
带有抗日宣传的九九消寒图
咱们先讲“九九消寒图”的诞生。
鉴于现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在家有暖气出门有空调,又不必担心食物的匮乏,这让我们很难对冬天有足够的敬畏之感——无非是降温一段日子、换厚衣服不要感冒罢了。但对古人而言,冬天既夜长昼短、又有着寂寥寒冷的漫长冬季,仅仅是天气就足以构成致命威胁,因此枯坐斗室的人们猫冬、期盼平安渡过寒冬的渴求要远比现代人强烈的多。
而冬至那一天,就是步入残酷寒冬的开始。鉴于这一点,“九九消寒图”那一笔一划与其说是消遣,不如说是古人丈量严冬的长度、倾听春天温暖的脚步和度量一年四季轮回的终结与起始。
毕竟画完了,伴随着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惊蛰也就到了,新一年的劳作开始了,大家该种田种田、该耕地耕地,继续又一年轮回。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消寒就是盼春。
再从经济方面说,中国的历朝历代农业都是立国之本,所谓国之大事在于农,如果没有实用层面的功能,“九九消寒图”、“数九”习俗是不会在民间流传如此之广的。毕竟粮食收入是大多数农民家庭最重要的生计来源。
那“消寒图”,其实也是古人通过统计数九时的天气,预测、推算来年天气的工具。
在《清嘉录》是这样说的:“头九暖主寒,谚云‘头九暖九九寒’、‘四九时必多雨雪’、‘雨雪连绵四九天’‘冬至前宜寒’,‘冬前弗结冰冬后冻杀人’”。《农政全书》有记:“或云冬至雨年必晴冬,至晴年必雨此说法颇准。”无论准确不准确,人们都可以据此来判断这个冬天是否比往年寒冷,来年的雨水是否充足,这在信息闭塞的时代实属经验之举。
清代让廉的《京都风俗志》中也提及消寒图的此项作用:“冬至日俗谓之数九,或画纸为八十一圈,每日分阴晴,涂一圈记阴晴多寡,谓九九消寒图,以占来年丰歉。”
像下面这张制作于嘉庆十九年冬月(农历十一月)初三的消寒图。就是把每天的天气是通过小小的圆形记录下来。只要按照“上点天阴下点晴,左电雨来右点风,半阴半晴上下点,遇着雪天点其中”的指导填入每天的天气并辅以相关文字,就能统计数九期间的天气,以便预测、推算来年大致的天气——点尽图中墨黑黑,便知郊外草青青。
为什么要古人用数“九九”来消寒?
所谓“九九”即“数九”,我们常常听到的“数九寒冬”即来源于此。这一传统在中国就漫长而悠久了,据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记载“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可知,南北朝时就已经有数九习俗。
“数九”,就是从冬至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从头几天的“头九”开始依次为二九、三九、直至九九八十一天,春天降临。因此,很多消寒的歌谣、顺口溜都是按照这一顺序来排列的,明代《帝京景物略》里记载:“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屹蚤出。”还有明代谢肇淛《五杂俎》则记载了当时所流行的《九九歌》;云:“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围炉饮酒;五九六九,访亲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
通常从冬至,也就是从“入九”到数九”起,这一期间是一年最寒冷的日子。但伴随着太阳直射纬度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在那最寒冷的日子里,古人敏锐的察觉到了白昼时间在慢慢变长,这是一个阴消阳长的时刻。
再加之中国古典哲学将“九”赋予“极”和“阳”的特殊意义,“九九”也就成至刚至阳的象征,是克制“阴”的最佳数字,寓意吉祥。而九九八十一天,恰好是古人在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从冬至到惊蛰,天地完成从极阴到阴阳平衡的时间。
随着历史的前行,古人并不满足于仅仅拿嘴念一念消寒歌谣,逐步在明朝(一说为宋朝,但未见实物)形成了”数九”期间绘制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以便更加直观的纪录数九——这一年中最难熬日子的每一天变化,祈祷平平安安度过寒冬,统计、预测未来的天气。所以消寒图一定要有八十一笔,无论是画还是字,并大多有与之相配的消寒歌。像《明宫史》里记载的明朝消寒图为:“津飛紅花流香春送风”。
津飛紅花流香春送风 消寒图雕版
那些通过文字来完成的消寒图俗称为“写九”,而图案类的消九图又叫“画九”。这些九九消寒图伴随着历史的前行,不断发展出新的花样,乃至还有战争中宣传用的消寒画。
国民党宣传用的消寒图
再来说说为什么中国人发展出了冬至开始数九的习俗。
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冬至始终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民间流行的“冬至大如年”说法,是有着几千年的深厚传统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中国人能够通过土圭来观测太阳,再根据日照长短测定出冬至、夏至的节点。他们所使用的周历更是以冬至的前一天为一年的终结,随后的节气则以冬至为首,也就是说周历的冬至就是新年。
到了汉朝,冬至更是被视为极隆重的节日,被称为“冬节”,自汉武帝元鼎五年实行了冬至祭天的活动后,历朝历代都没有放弃过这一传统。像《淮南子》中有“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记载。曹植在《冬至献履袜颂》也说道:“国家冬至,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
同样曾挂于故宫的消寒图
唐、宋时,冬至就更热闹了,除了皇帝要带着大臣举行祭天大典,普通百姓们也要在此时祭拜逝去的祖先们。根据当时的古籍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这一传统哪怕到清代依旧没有改变,顾禄《清嘉录》有记载:“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吴中岁时杂记》:“冬至大如年,郡人最重冬至节。”
南宋时,冬至甚至还会由官府大宴宾客,各级官吏“诸元日、冬至并给假七日”。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冬至朝廷大朝会庆贺排当,并如元正仪。”明清两朝的皇帝,依旧承袭前代,有所谓“冬至郊天”之祀,前往天坛“圜丘坛”举行隆重的祭天大典,文武百官则要向皇帝呈递贺表。
可见,在古代“冬至大如年”并不是一句空谈。
英国诗人雪莱曾有“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名句。这样一想,中国古人却是将这句话,实实在在的放在了生活中,在那一笔一划中期盼着不远的春天。
毕竟,无论再难、再苦的日子,只要写完这九个字,春天就来了。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