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159|回复: 0

[时政热点] 十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造就标杆城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6-21 08: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 08:00 来源:湖北日报 ?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 播报
点击查看原文

原标题:十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造就标杆城市
十堰智慧城市大脑指挥中心。

2020年、2021年,十堰市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同时,茅箭区、郧阳区、郧西县获评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优异等次县(市、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表现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郧阳区、竹山县、郧西县、竹溪县、丹江口市获评2021年度全省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的县(市、区)。
秘诀何在?
十堰市发改委副主任、市营商办主任扈治华这样总结:十堰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组长制,探索“指标长”负责制、专班推进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社会关注的工作大格局。
聚焦重点改革 提升办事便利度
十堰市市民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十堰市卫健局工作人员服务办事群众。
“腿脚不方便,坐在家里就能把事办好,业务云上办,实在太方便了!”前不久,十堰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接到王女士电话,想补办一张残疾证,工作人员通过微信视频连线,指导她通过湖北政务网上进行办理。几分钟功夫,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就完成了证照打印,并办理了免费邮寄到家的手续。
与王女士一样,张先生登录手机微信“十堰经开区帮您办”小程序的“商事确认登记一链通”平台,通过网上办、零见面审批方式,顺利完成了企业营业执照的登记办理。张先生说,以前开公司要几十份申请材料,还要到现场,现在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在手机上几步简单操作就能搞定,省时又省力。
近年来,十堰市以“五减五通”为抓手,扎实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全力提升群众、企业办事便利度。
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80%以上,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受理事项达50%以上。
该市建成政务服务共享互通大数据平台“武当云”系统和“i武当”App,打通国省垂直专网70个,上线“一事联办”事项51个,群众办事跑动次数减少83%、办理时限减少70%、申请材料减少40%、办理环节减少75%。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指尖办”“掌上办”,推出“刷脸”服务、率先实现水电气同步过户,不动产电子证照、一码管房管地在全省复制推广。
通过“十税合一”等创新举措,纳税次数减少到5次,纳税时间压缩至90小时以内,与全国先进城市并跑。
聚焦法治建设 提升市场公平度
华昌达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以工业高端智能型自动化装备研发、设计、制造等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股票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近年来,该公司陷入生产经营困境,公司股票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危机发生后,十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前介入。在各方积极努力下,2021年8月31日,华昌达与意向投资人高新投集团签订《债务豁免协议》。12月,华昌达重整计划草案通过,破产法院于同日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止重整程序。
据介绍,华昌达重整是全国历时较短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件之一,实现企业重整脱困、生产运营、内外部稳定三不误。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积极推动办事找关系向办事靠法治转变。”扈治华介绍,近年来,十堰市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85类轻微违法行为“首违不罚”,开展“涉企司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深化“府院联动”“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执。
该市开展“涉企司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试点创建,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109件涉企案件公开听证,依法作出了不起诉决定152人,不起诉率32.76%。
全市1811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一企一警”,组织500名执业律师深入3000余家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同时,加大东风商标权保护,公开审理侵犯“东风”品牌假冒注册商标侵权案。2021年,十堰市法院受理涉企案件1.6万余件,结案近1.5万件。
聚焦问题导向 提升企业满意度
十堰市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上门为企业送去劳务派遣许可证。
焊接、打孔、冲洗……张湾区金骥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抓紧生产赶订单。“这条生产线去年下半年完成改造,赶上这波好行情,可发挥了大作用。”总经理康斌说。
去年,受疫情影响,金骥公司进出货受阻,一度资金紧张。张湾区优化营商环境专班上门服务,根据该区出台的“创新驱动发展十条政策”,帮助企业争取到600万元调度资金。康斌说,政府的支持给了企业继续发展的信心。该公司累计投入2000万元,改造升级生产线。去年,公司生产销售零部件2万余台,销售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20%。
十堰市全面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动态建立政策清单。2021年,全市直接兑现“免申即享”奖补资金共2.49亿元,惠及企业1178家。
深化“双千”活动,建好用好“亲清企业服务信息平台”。截至目前,“十堰亲清企业服务信息平台”已注册企业3063家、注册包联干部2388名、注册诉求联动办理部门707个,精准、及时推送政策争取、项目申报信息5万余条,累计办结一般性企业诉求2236件,推动办理办结企业重点历史遗留问题174件,推动化解了一批土地权证办理、账款清理等遗留问题。
同时,市纪委启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5个,2021年以来全市营商环境领域追责问责75人,处分43人,印发典型案例通报6期。
建立小微企业“四张清单”金融服务机制,在全省率先推出“碳汇收益权+”贷款模式,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18.2亿元。搭建“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减免税费33.2亿元,惠及纳税人38.6万户(次)。
各县市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
接地气 有活力
丹江口市:打造公平公正法治营商环境
2021年以来,丹江口市创新“三度”举措,用法治为一流营商环境护航。“三度”即:“标红走绿”提速度,法院、公安、检察机关启用统一的“涉企案件”红色印章,开通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快执“绿色通道”,民商事案件诉讼费减半,平均办理时间减少14个工作日,减免民商事案件诉讼费643万元;“柔性执法”有温度,推行国土资源“轻责免罚”15条措施、10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首违免罚”制度,210余件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一府两院”联动显力度,设立100万元破产基金,化解风险矛盾,促企业重生。
郧西县:构建方便快捷政务服务体系
2021年,郧西县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重点,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其中,实现重点领域71个事项“异地受理、区域通办”;将高频事项向乡、村延伸,全县286个村便民服务室全覆盖;施工许可等17项行政审批业务实现“一窗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9个部门34个事项实施“并联审批”;在全省首创招投标全程可视化系统,全流程电子化率100%。
竹溪县:三跟三走打造欠薪预警闭环
竹溪“承诺即入”服务企业“准入准营”。
2021年,竹溪县围绕建设无欠薪县目标,探索“三跟三走”监管路径。坚持信息跟着项目走,实现全县所有在建工程项目信息全覆盖、全跟踪、全监管;坚持监管跟着资金走,实现农民工工资与工程款分账管理,资金拨付优先保障农民工工资;坚持服务跟着需求走,强化欠薪预测预警,打造项目信息、资金流向、欠薪预警三个闭环。2021年以来,该县群众投诉、政策咨询比上年同期下降52%,欠薪案件立案查处比上年同期下降50%。
竹山县:容缺办理为企业落地提速
2021年以来,竹山县采取容缺直办、容缺后补、容缺现办等方式,为工业项目审批办证提速。申请人向行政机关提供的非主要材料不齐全,能在事中事后纠正可控、不会造成重大影响或安全隐患、能在规定时间内补齐的,审批部门给予容缺直办;申请人提供的主要材料不齐全或暂时提供不到位,由审批机关以书面形式将相关条件、告知事项、法律责任等承诺事项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如申请人自愿签署告知承诺书并按要求提交材料,实行容缺后补;申请人因历史遗留、特殊原因等相关要件材料无法提供到位,且不存在安全风险的,由相关部门现场核验提出意见后,实行容缺现办。
房县:建设“无证明”城市
2021年以来,房县对照县级1077项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录,筛选确定需提交证明的事项173项、需提交证明材料476件。县行政审批局对证明材料连做两次减法。第一次减法,通过省政务服务平台证照库,对非必要、不实际、通过窗口能够获取的183件证照类材料标注为“免提交”;第二次减法,对仍需提交的证明材料,实施直接取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数据共享一批、帮办代办一批4个一批,取消证明材料293件。两次减法后,476件证明材料全部实现“免提交”。去年9至12月,该县为企业群众办理无证明事项7300余件。
郧阳区:创新中小微企业信贷服务模式
郧阳区服务湖北高朋针织有限公司。
2021年,郧阳区积极实施“信用换信贷”工程,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金融保姆增信用,建立银行信贷员+主管部门联络员+企业财务人员和“银行行长+主管部门局长+企业厂长的“三员三长”金融保姆服务队,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需求。“1211模式”优化流程,即首贷放款做到1天受理、2天调查回告、1天审批、1天放款,整个贷款流程最长不超过5天。创新产品降成本,推出“信用+抵押担保”“银行+企业”“固定期限+灵活期限”“银行+担保”4类信贷产品,满足各类信贷需求。2021年,郧阳区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24亿元。
茅箭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让办事像网购般方便
茅箭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分为线上、线下两个板块,采用全域清单式管理、全程淘宝式运行、全链分级式联动、全面信用制监管、全效“店小二”服务,满足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中介服务需求。中介机构零门槛非禁即入,中介资质推行真实性承诺制,中介行为建立审核管理、信用评价、优胜劣汰三大管理机制,实现了中介超市入驻零门槛、办事群众办理业务零跑腿、办理全程零收费。茅箭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自开业以来,已有来自浙江、广东、四川等地437家企业参与体验,涉及投资额达18617万元。
张湾区:构建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
近年来,张湾区全面对标国际国内一流标准,建立完善惠企便民十大机制(权责公开、干部包联、政企互动、流程再造、社会评估、投诉处置、惠企减负、引才育企、创新激励、考核督查),构建“110+365”(110的质效、365天全天候无死角)“店小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张湾模式”。2021年,全区签约项目64个,投资总额285亿元。
十堰经开区:智慧审批让群众快速办成事
2021年,针对企业、群众反映在企业开办环节填报资料多、耗时长、往返跑等问题,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市率先上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一链通”智慧审批系统,推动企业开办材料清单标准化,办理流程电子化,登记审查智能化。群众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在政务大厅智慧秒批机或者手机上申请市场主体开办业务,通过刷脸与身份证信息比对验证,就可以拿到营业执照。通过这一举措,实现营业执照即报、即批、即取,让群众随时随地快速办成事。
武当山:“一事联办”助推民宿产业发展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税务局服务亨运公司。
2021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将“我要办民宿”纳入“一事联办”,多部门协同联动,推出边受理边完善材料的容缺受理模式,打造一套材料,一窗办结,一天领证集成化服务。民宿经营者网上提交承诺申请,当日受理核验,现场制证发证,一次办好。申领办证五日内,公安机关通报消防、住建部门实施事后监管,确保联动履职到位、联合监管无盲区。2021年,武当山特区共办理民宿企业登记443家,其中线上“一事联办”办理登记37家。(撰文:江玉珂 汤智超)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