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847|回复: 12

《读者文摘》,当年站在杂志顶端的一个纯粹的“公知”!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3 13: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几何时,报刊杂志充斥着大街小巷,那时候的网络不像现在这样便利,更主要的是,乔布斯的智能手机还没有横空出世!上网要对着台式机大大的显示屏,普通百姓心疼电钱,不会让电脑整天开着,只有在下班回家或是有大段空闲的时候,才会在电脑上接受各种信息。零碎时间里,各种报刊杂志便有了用武之地!

那时候,有点儿文化的人家里,虽然书是第一位的,但报纸与杂志是必不可少的。谁的家里没有过一摞摞的报纸?谁家的床头没有过一两本杂志?当年热衷琼瑶与金庸的那些年轻人,是报刊与杂志的双料亲密伙伴。把头埋到里面的那种专注模样,和现在沉迷手机的样子是一个德行!

报纸是老少咸宜的,杂志却更加讨年轻人的喜欢。情感类烂大街的杂志,《知音》独占鳌头,唯一能让其低头的杂志,当属大杂烩类的《读者文摘》了!

《读者文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只要是家里有中学生,家里的人几乎都会或多或少地对其有所了解。

《读者文摘》本来是甘肃的一本地方性的杂志,因为其大杂烩的特性,能吸引各阶层的读者。又因为当时的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其中所摘抄的文章,读来又都是很有道理的样子,让其在短短几年里名声大噪,异军突起。从一本地方性的小杂志,很快长大为一本全国性的大杂志!

后来,树大招风,因为触犯了美国《读者文摘》的名讳,不得已改名为《读者》!之后的几年,《读者》杂志逐渐达到了它的巅峰!


从一开始的电视一家独大,到电脑网络走进寻常百姓家里,囿于接受讯息方式的相对不便,在那些年里,《读者》很好地为年轻人提供了这种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便利。

九十年代,人们的学历普遍不高,年轻人正在求学阶段。更有大量的初中高中毕业生走进社会,分散到各个城市打工。出国留学的大潮还在酝酿,年轻人对西方的感觉,除了通过正襟危坐的电视与充斥谣言的原始网络空间获得,剩下的就只剩下猜了!而《读者》正好填补进年轻人头脑里这个猜的空间!

前面说过,《读者》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在于她里面的很多摘抄的文章,读过之后,令人觉得好像很有道理!

《读者》的文章里,除了情感暖文,还有着大量关于西方的心灵鸡汤。诸如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这样的劝人向善文,富兰克林雷雨天放风筝的为科学而献身文,白人殖民者为感恩美洲土著而设立感恩节的温情感恩文,欧洲战场炮火之外的敌我双方士兵之间的人性关怀文!

如同是前些年我们的小学英语教材中,小明与小红总犯错,而Tom与Mary往往是道德说教者一样,《读者》中有许多对比性的文章,以一种低谷仰望高山的姿态,将西方文化以一种衣着光鲜的唯美方式,呈现到数量庞大的读者面前。这些文章或是随笔,或是故事,其本意虽然大多是纯粹的警世与呼唤,但这些摘录与编造的故事,给了读者一个巨大的错觉,认为远在天边的整个西方,是温馨的世外桃源!再看看生于斯长于斯,为生存而不断奔波的国内生活,相比较之下,总是有些灰暗与粗糙。


《夏令营中的较量》,这篇有些报告文学性质的文章,肯定有许多人印象非常深刻。这篇描写中日小朋友在夏令营中不同表现的文章,开始只是在一家媒体上不温不火地刊载着。直到有一期的《读者》转载了这篇文章,犹如是在平静的湖面上扔了一块石头,文章中的故事突然成了各大媒体讨论的热点问题。文章中的中国小朋友相对于他们的日本同伴,自私,羸弱,没有教养,没有合作精神!最后文章总结道:我们的未来输给了日本!文章看起来写得很实在,描写很生动,结论振聋发聩!令当时的人们忧心忡忡,好像是我们在现实中已经被击败了一样!

后来,有那次夏令营的参与者站出来澄清,原来,写此文的作者,就像是“重回武汉”的BBC记者,描写中国孩子的时候,加了滤镜,而讲述日本小朋友的时候,用的却是美颜!

公知,本来是一个褒义词,具有大量或专业知识的公众人物!如今,硬生生地被揉搓成了贬义词。我更倾向于它的中性色彩,并将之戴在《读者》的头上!

与如今的“公知”意义不同,《读者》在历史中的公知形象,是建立在赏心悦目的美文的基础上。在《读者》鼎盛的年代,各种杂志琳琅满目,良莠不齐,《读者》能在一众杂志的围追堵截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内容的精致细腻。也正因于此,《读者》被很多人认为是具有小资情调!

《读者》的内容适合于当时的年轻人去读,他们没有社会阅历,思想单纯,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他们能看懂文章的思想,并想当然地认为,生活就该是那种美好的样子。《读者》就如同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看到了温暖,看到了幸福,看到了友爱,看到了善良。他们看到西方的阳光照在窗外,心里想象着光明洒到了屋内。他们的年轻与有限的知识储备,很容易在他们的心里,以《读者》式的思维,建立起一幢乌托邦大厦,各种温馨甜蜜,在这幢大厦里都能找到!

我的高中老师说过:大学之后,你的眼里就没有《读者》了!得益于当时庞大的读者群,《读者》在过去的许多年里,更多的是一个“开眼看世界”的角色。她是一个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公知”。她让许多年轻人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一知半解的认知,她让人们在向外张望时,心里充满了儿童般的渴望。她站在了一本杂志应该站立的地方,并且站在了最高处。再往上,是大学的高度!

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有关注这本杂志了,也不知她如今怎样了。她不会因为我的无视而消失,却会因时代的大潮而搁浅。骄傲的摩托罗拉曾经说过:我们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然而,我们还是失败了!一本杂志有诞生,就肯定会有消亡,不是因为她做得不好,而是这个开启了快速变化的朝三暮四的时代,抛弃了她。

正在用手机看此文的你,现在还会有心思去摸一本杂志吗?

2021-4-5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6-23 13: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后引用的那句话应该是诺基亚说的,不是摩托罗拉,记错了[握手]就不修改了!声明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13: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那么多年的《读者》,依然很爱国啊[捂脸]到现在为止我起码还有50本,舍不得卖[捂脸]在网络没有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读者是我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特别关注》,《青年文摘》,《读者》是我经常买来看的杂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6-23 13: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不是大学生,但是,我也并没有被《读者》洗脑。因为,我看《读者》从来都是为了中间那两页幽默小笑话。[大笑][大笑][大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6-23 13: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时期是每期必买的,同时喜欢的还有辽宁青年,青年文摘等,内容都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确实国外的内容占比较大,但当时没觉得有何不妥。至少我没有变得崇洋媚外。总的来说是当时很优秀的期刊。大学以后就比较少看了,后来也偶尔买一侧看看,但已经不太看得下去了。比较适合青少年学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6-23 13:46: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篇《窗口的最后一片叶子》,说一个病危的女孩整天盯着窗口树枝上的最后一片叶子!一晚下暴雨,女孩哀叹叶子会掉光!第二天天亮,叶子竟然还在!原来是一老头冒雨一整夜用身子护住那片叶子,结果老头淋病了,得伤寒死了,结果女孩又活过来了!多令人感动!
其实一细想,都是无聊洋人和无聊公知在忽悠善良的读者,咋可能有这一档子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3 13:5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七十年代生的人就是通过《读者》的心灵毒鸡汤了解美国和西方美好社会的,培养了一大批吃不饱饭的崇尚西方小资情调的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3 13: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好[赞]我以前是《读者》的忠实粉丝,上学时爱读,年轻时爱读。有几百本了!参加工作时间长了,逐渐发现一个问题,《读者》从来不发涉及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冲突、社会焦点的文章。逐渐地就不感兴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6-23 13:5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时《读者》《青年文摘》每期必买,工作后慢慢就不看了。儿子读初中时还给他订过《读者》校园版的,但这都不妨碍我们爱国啊。一直觉得是本好杂志,就如你说的夏日营的那篇文章,看了没觉得中国已经输了,而是中国小孩要注重营养加强锻炼,不能输给他们。也在那之后,牛奶慢慢普及,到现在人人都喝牛奶,然后我国年轻人身高的平均值,在东亚是最高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23 14: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30年的《读者》,非常好的一本杂志,我从中学会了用美好的心态来看待社会上的人和事,学会节俭主义,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让我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坚持,里面有的经典文章对我影响非常大,而且从未觉的《读者》里有啥崇洋媚外的言论,看了30年我非常爱国,不知道你们这些人三番五次地诋毁《读者》的目的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