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211|回复: 0

家长总喜欢操控孩子的生活,这不是爱是伤害,要懂得及时改正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30 08:5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小影

编辑|小影
<hr>
虽说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最无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要对父母言听计从。合理的要求当然可以做到,但是孩子要懂得拒绝父母提出的无理要求,即使他们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帜,也不是真正的爱。

佳佳的父母就是这样操控着孩子的生活,佳佳家长想让佳佳的学习成绩得到提高,就将各种补课活动填满佳佳的所有课余时间,导致佳佳都没有时间和同学相处,几年过去,还是孤零零一人。

家长互相之间都能够理解彼此的想法,都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想着孩子以后不会埋怨父母,当初为什么不逼他一把,但是过度的操控就是不对的行为。在对家长控制孩子的行为进行批判前,先来了解家长做出这种举动的缘由。
家长为什么想把控孩子的生活?

1、这是家长自以为是的爱

很多时候,家长觉得自己走过的路比孩子要长得多,就会按照自己认为对孩子好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殊不知的是,即使是家长的一生,度过的时间也仅仅是沧海一粟,父母的经验只能对孩子起到引导作用,却不是绝对的作用。家长自认为让孩子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天赋毫不珍惜,忽视孩子本身的意愿,觉得孩子这么小能知道什么。

2、满足家长的掌控欲

因为孩子是幼小的,无力反抗的生物,所以家长的掌控欲就会迅速膨胀。在有些家长的潜意识认知中,孩子是我们生下养大的,理所应当属于家长本身,怎么对待孩子其他人都管不着,最后养孩子的依旧是亲属。

3、保持在家中的权威性

部分父母认为他们是一家之主,掌控家庭成员的生活是理由应当的事情,尤其是弱小且无法赚钱的孩子更是首当其冲。孩子在家中只能服从家长的安排和要求,父母并不认为孩子是单独的个体,而像是他们的附属品,对孩子生活的控制是为了保持他们作为家长的权威性。

孩子应该是自由的,他不属于谁,也不应该被控制,而压抑地活着。家长过度插手孩子的生活,并不是为孩子好的一种行为,而是伤孩子至深的做法。
孩子的生活被家长过度干预产生的影响:

1、容易让孩子情绪崩溃

长时间对孩子的操控,让孩子恍若行尸走肉一般地过着每一天。孩子不是在学习就是在学习,前半生的目标好像只剩下考大学这一项事情。这样毫无乐趣的生活只会让孩子感觉压抑和痛苦,没有丝毫的愉快可言,长期过着被操控的生活,孩子极容易被情绪影响,变得脆弱,容易崩溃。

2、孩子无法离开父母

孩子在家长控制之中生活得久了,一旦离开父母的安排之下生活,就会变得没有任何目标,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往日,都是家长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但父母却从来不引导孩子自己想法子。长此以往,孩子就离不开父母,只能依附父母生活。

父母要对自己错误的做法有所意识,并要对其做出改变,而不是任由这种行为伤害孩子。
家长要如何改正自己的不良做法: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爱孩子的初心。父母应当有所意识,自己对孩子做出的行为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能够更好地活着,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在应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时,都能够从容应对。为了这个目的,家长就剥夺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学各种东西,这难道不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吗?家长要意识到最初爱孩子的那份心,而不是让孩子压抑地活在人世间。

其次,家长要以平等的心态面对孩子。父母不能以高人一等的姿态对待孩子,要营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家庭氛围。孩子也是一个有着自己喜怒哀乐的人,他们也能感知世间冷暖,感受他人的态度。父母要学会平等交流与沟通,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意孤行。

最后,家长不要用自我牺牲的付出感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父母总有一种我所付出的一切皆是为了孩子的奇妙自我牺牲感,时常用言语重复向输出自己付出的事物,以此来兑换孩子的内疚感,从而让孩子更好地按照家长的想法行动。为你好这句话着实沉重,给孩子压上了多大的负担尽未可知。所以,家长不要自以为是地对孩子付出,也不要经常向孩子灌输自己的辛苦,让孩子的心灵能够得到休息。

很多家长时常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要求孩子做到,这是非常无理取闹的一种行为。家长的梦想就自己努力去实现,这样的梦想只是孩子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只是因为是父母提供的选择而增加几分机会而已,不是一定要子承父业。让孩子照着自己的计划往前迈步是毫无理智的举动,万不可继续打着爱孩子的旗号做着上伤害孩子的事。
<hr>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影妈妈育儿经,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