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130|回复: 0

“距离受困点越来越近了”——珠海石景山"7·15"透水事故救援现场直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6 0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广州7月19日电 15日凌晨3时30分左右,珠海市兴业快线(南段)项目石景山隧道施工段1.16公里位置发生透水事故,导致14名施工人员被困。

截至19日中午,事故发生已超过100小时,现场救援队伍夜以继日展开救援。

一点点推进。

16日上午395米,17日上午492米,18日上午599米......

16-18日,救援作业面每天推进的速度为100米左右,至18日9点,距离14名工人被困的地点仍超过560米。

现场救援指挥部里开会,问到最多的问题就是“能不能再快一点”。

狭长的隧道,加之复杂的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让这场救援难上加难。

参与救援的广东省地质局岩土工程高级工程师甘展孜说,石景山隧道所处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区为丘陵台地地貌,主要地层为花岗岩及其风化土,局部花岗岩存在裂隙发育。

事发后,记者曾攀登隧道上方的山体,发现岩石风化严重,脚下的山路布满了松散的砂砾,山中可见多处潺潺流动的溪水。

甘展孜说,事故区岩体裂隙发育达到了破碎-极破碎状态,需要在救援过程中进行强力注浆。而隧道上方是吉大水库,隧道内水源补给丰富。

甘展孜绘制的一张隧道示意图显示,从隧道口到受困点是一个坡度为3%的下坡。现场救援人员告诉记者,隧道泥浆和泥沙沉积,越接近受困点,水下越浑浊,救援环境越复杂。

“隧道内水质浑浊、光线暗弱、能见度低,潜水员只能靠手感搜索,而且工作设备、未清理的废料多,给救援造成了较大困难。”参与救援的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副局长王仁义说。

18日晚开始,珠海开始出现降雨。根据气象预报,受到台风影响,20-21日珠海还将出现暴雨,这给搜救工作制造了又一个难题。

一边是14名受困工人仍没有消息,一边是一个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救援现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揪心。

必须迎难而上。

抽排隧道积水是第一要务。从15日开始,大功率排水泵车一辆一辆从四面八方赶来。从18日开始,救援现场采取了“龙吸水”排涝车串联接力方式,调动31支队伍、10套14台设备,一套设备一个专班接替作业,保障抽排工作持续推进。截至19日上午9点,隧道内水位下降了15.5米。

一方面要排水,另一方面要堵住水再次进来——隧道头顶上高悬的吉大水库,对于搜救工作来说是一颗“不定时炸弹”,救援指挥部决定要“解决掉”这个巨量水源。

参与救援的中国中铁广州工程局副总经理谢季军说,救援队伍先在水库上游设置阻水围堰,将库区一分为二,阻断塌陷区与水库水源联通,将“大水库”变成“小池塘”,之后,将坍塌位置上方的“小池塘”中的水抽干。为了防止降水或其他水源再次流进“小池塘”并流向隧道内,救援队伍将土填入陷坑,并采用凝固时间在30-50秒的双液注浆技术加固。截至19日上午7时,注浆工作已经完成了67%。

面对隧道内逼仄的空间、昏暗的光线和浑浊的水体,水下机器人和无人船出动,潜水员分批次向受困点挺进。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派出了4批次潜水员累计搜救16小时。截至19日上午9时,已完成900多米隧道水域的搜索,距离受困点越来越近了。

18日9点-19日9点,救援推进面向前推进了134米,是16日以来的单日推进最大距离。救援作业面已向隧道内累计推进732.9米,距离受困点约427米。

“我们将继续尽最大努力搜救,决不放弃!”珠海市副市长张宜生说。(记者王浩明、陆浩、周自扬)

来源:新华网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