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335|回复: 0

三位有举鼎之力的帝王,最后却出奇一致的无法得到善终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8 06: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起“举重”这一项目,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们了。
而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对举重的认知都停留在“这是一种现代体育项目”上:
运动员在举重的时候,会呈一个标准的姿势——双脚与肩同宽,双膝微屈,脚跟离地,双手把杠铃举起放在肩膀上、然后用力举起
在现代,更多人是为了在竞技比赛中获得名利而选择去举重。不过,在我国古代,“举重”的却有另外一层意思。


也许很多人不禁要问了:古代也有举重?回答是:“当然有!”
而且,我们不仅早早就已经有了这样的“举重项目”,它的主要目的也和单纯地获取名利不同。甚至在当时,它并非独属于运动项目,而是有一个专业的名词——叫做“举鼎”。
古时候举鼎既然不仅仅获得物质生活的保障那么简单,那么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
——当然为了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
举鼎,又叫扛鼎,即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
先秦时期,举鼎本身就是一种体育活动。秦国就专门有举鼎比赛,主持人叫“鼎官”,参赛者叫“鼎士”。


秦国尚武尚力,考察武将,举鼎也是一种手段。一尊鼎的重量有大有小、大的一千多斤小的也有百八十斤。在历史上,鼎是地位的象征


四羊方尊



一、“鼎”的前生今世
前面说了,在历史人的眼里,鼎是地位的象征,举鼎不仅展示了自己的力大无穷,更能用鼎来凸显自己的地位。
可这鼎的地位从何而来呢?“鼎”又为什么会成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呢?
据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也说:“鼎,和五味之宝器也。”
原来,鼎曾是一种古代的炊器,是用来煮鱼、肉等食物的。
有个成语,叫“尝鼎一脔”,来自《吕氏春秋》。意思是,尝鼎里的一片肉,就能得知整个鼎里的肉味,有窥一斑而知全豹之意。
而到了后来,鼎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炊具,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礼器、一种代表国家权力的器具。
据《事物纪原》载,“夏禹收九州之金,铸为九鼎,成为传国的重器,所以,后世称凡是取得政权之事叫“定鼎”。
另外,在奴隶制社会里,鼎还有“别上下,明贵贱”之说,是用来区别于不同身份等级人士的礼器。


二、历史名人
说完了关于鼎的身世,那么接下来让我们切入正题、聊一聊今天的重中之重——“三位举鼎帝王与他们各自的悲惨的命运”:
千百年来,曾有不少帝王有过举鼎之力,今天我要讲的三位帝王,分别是——项羽、秦武王、商纣王;这三位帝王虽出生经历大不相同,但离奇的是,这三位帝王最终却出奇一致地获得了悲惨的结局,令人可惜可叹!


1、“西楚霸王力扛鼎 自刎乌江千古恨”


首先,第一个登场的人物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项羽”。
作为一个历史名人,一个拥有西楚政权的“沙场霸主”,因其悲情色彩和英雄主义而更被广大国人熟知。而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历史名人。




在我们的普遍认知里,项羽身材魁梧,勇力过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并且有着宏大的志向。据《史记·十二本纪·项羽本纪》中记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足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01.霸王举鼎,谁与争锋?
项羽前期很牛!他有多牛呢?他的实力,堪称堪称灭秦第一功臣。
当时的秦朝意识到起义军的巨大影响,便集结所有精锐部队,巩固了咸阳的防守,收复了被起义军占领的失地。
由于大秦虎狼之师的战斗力极其强大,起义军不仅节节败退,更是失去了反秦的信心。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项羽出现了,他带领着部下在巨鹿一带破釜沉舟,彻底瓦解了秦军的战斗力,这场战争又名“巨鹿之战”。
这一战,体现其强大的战斗力、指挥能力、不朽的军事素养。


当然,一个人想要统领全军,势必要有所作为,方可服众。那么项羽是如何获得声望的呢?
原来,在当年起义之际,他为了获得桓楚部的支持,直接冲入人群、以一己之力搏杀数百人,亲自举鼎震慑诸侯——这个惊为天人的举动,为他博得了巨大的声望;
至此,英布、韩信等名将都愿意跟从项羽,范增、龙且、季布等人更是死心塌地,绝无二心。
再加上当时天下间传播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打着楚怀王和项燕的名号的项羽更是民心所向。
02.成也“举鼎”、败也“举鼎”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首诗想必大家已经很熟悉,这是楚霸王当年在弥留之际写下的。
项羽的失败,充满了偶然性,然而偶然的背后却是必然的。
虽然项羽在军事领域上的成就不可忽视,对天下局势的判断和对人才的栽培上,他却有失偏颇。
总结:
关于项羽的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首先他个人过于刚愎自用,容易忽视别人的意见;
其次作为战场厮杀的名将,他却展示出妇人之仁,没有意识到潜在威胁对自己的巨大影响;
最后他在天下诸侯在灭秦之战的表现不佳就武断认为他们无法成为西楚的隐患,放弃了他们的制约,最终遭到了反噬。
虽然项羽是一个悲剧,他的力气成为了他悲剧的源泉,但对比起项其他两位君主的悲剧,项羽还是差了一点点。


2、秦武王——“秦王入周地举鼎 绝膑而死何叹兮”
战国时期,正是动荡之时。秦国现货经历了“商鞅变法”、“张义连横六国”等一系列发展,在秦惠文王之后,崇尚武力的秦国出现了一位可以举鼎的帝王--秦武王,他于少年时期登基大统,随后开始攻打诸国,扩张疆土。
01.少年登基 天姿勃发
秦惠文王去世后,其子嬴荡继位,号秦武王,继位时年仅18岁。仔细一想,大多数现代人18岁的时候大多数还在读书阶段,没什么社会经验,但嬴荡却在18岁时一手扛起了一个帝国。
秦武王继位时年纪虽轻,但其心胸可不小。他胸怀天下,以统一六国为己任。


其外,秦武王崇尚武力、热爱攻伐,他本身也是一位具备勇力的力士。
他认为,如果秦国出函谷攻打六国,首要任务就是拿下韩国重镇——宜阳,再三考虑之后,秦武王派甘茂出使魏国,打算与魏国结盟共同攻打宜阳。
甘茂不负所托,在游说魏王与秦国联手攻打宜阳成功后,秦武王任命甘茂、庶长封分别为统帅和副帅,包围韩国并斩杀数万韩军,并乘机攻占了韩国的部分土地,最终,韩国被迫签订和议书。
至此,宜阳之战,秦军大获全胜。这一战,充分地展现了年轻的秦武王具有雄才伟略、善用人才的才能。


    “夺取九鼎 不自量力”
那么,对于秦武王这样一个名声大噪的年青帝王,明明已经享受了极大的帝皇权利,为何还选择去举鼎呢?
这得从他“朝拜周天子”的故事说起,
时下,宜阳之战的全胜令东方六国震惊,各国纷纷对这位年轻的秦王刮目相看。
彼时的秦武王并没有因为此战而骄傲自满,他的目光瞄准了下一个方向。为了树立秦国在九州的威信,秦武王携领其身边的猛士,来到雒邑拜见周天子,同时参观了太庙,并看到了〝天子九鼎 "。
何为九鼎呢?


“九鼎”代表的就是九个州,分别是雍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豫州。豫州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故而就放在正中间的位置。
九鼎代表了一个王上所拥有的最大权利。
于是,秦武王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孟说、乌获等几名大力士。
实际上,乌获并不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之人,他们心中清楚,如果自己举起来了而秦武王未能举起来,那不是令下不了台么,那么自己的杀身之祸也不远了。
因此,乌获等人极力劝阻秦武王放弃举鼎。王满所劝阻他:“统治天下重在德,而不在鼎”。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没眼力见的人,名叫孟说——这人就是一个二愣子,也是一个热血青年,他一听秦武王要比赛,二话不说就把雍州鼎给举了起来。
这下好了,看到手下已经先声夺人,秦武王立刻看向了了九鼎之中最重的鼎——“龙文赤鼎”。
他极力想要证明自己,于是毫不迟疑地把龙文赤鼎举了起来,直至过了头顶。
然而,龙文赤鼎的重量实在太大,秦武王还未来得及抓稳,鼎就直接从他手中瞬间落下,重重地压在秦武王身上,使其膑骨瞬间断裂,随后不治身亡。
可叹秦武王一代雄主,年纪轻轻就创下了夺宜阳、震九州的成绩,却败于自己的年轻气盛上,死在了如此一次完全能够避免的事故中。
据《史记·十二本纪·秦本纪》中记载:
"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涉河,城武遂。魏太子来朝。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总结:
年轻气盛并不是错,但一意孤行去做一些危险性极大的事情,那就是对自己、以及对身边的人不负责任的表现。
秦武王也和项羽是一类人,他过分的迷信自己的力量,他虽然举起了龙纹赤金鼎,却无法做到力量平衡,堵上了自己的性命。这两位都不约而同地败在了他们的自负上——他们想要用纯粹的武力用快速的方式解决问题,结果只是酿成了自己人生的悲剧。
其实除了秦王以外,历史上还有一个尴尬的倒霉蛋,那就是商纣王。




三、商纣王——“自焚而死 贻笑大方”
说来惭愧,对于商纣王,小编一直是从一些历史科普书上来获取他的相关知识。


起初,小编一直认为,商纣王是一个好色胆小无能的小角色,是帝王之耻。但是后来,在读《中国通史》的之后,我才真正地认识了一个与传闻中不一样的商纣王。
历史课本上,我们学到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帝王帝辛,不修德政、杀害忠良、穷奢极欲、滥施酷刑,沉迷酒色,堪称亡国之君;不过客观来讲,不该因其恶行而否定他的身体素质。
据《史记·十二本纪·殷本纪》中记载:
"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史书中对帝辛的力气有过多次记载,不仅有记录他曾有举鼎的经历,还记录了他徒手勇斗猛兽等精彩表现。
然而这种超乎常人的力量非但没有给他治理国家带来帮助,反而成为他残害百姓的倚仗,最终落得国破家务、自焚而死的悲惨结局。
当然,除了周朝的史书外,像《竹书纪年》、《尚书》等记事相对客观的古籍也对帝辛的天生神力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就说明了帝辛并不是为了提高周朝的统治地位而强行树立的人物形象。
由于历史久远,现今残存下来对商朝的记载文献相对较少,但是结合了许多客观史料,并考虑到从商末周初开始,史料逐渐倾向于客观真实,所以我们可以充分相信史料中的记载。
可惜天生神力并没有促使他他承担起天下的相应品德,为此也商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总结:
史书解释商朝灭亡的原因是商纣王太过于昏庸无能,才导致了诸侯的叛乱。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商纣王并非一个昏庸无能之辈,他有自己的想法,想通过改变自身的治国之道,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国家。
当年他把主力部队派往北方去征服北方区域,并且还取得了胜利,但是军队在回防的过程中,结果被周王朝给偷袭了,这才导致了灰飞烟灭。
因此,商纣王和其他两位君主一样,不是无能之辈,但是却因高估自身的力量,而不顾一切来实现目标。


结束语:〝过刚易折 善柔不败〝
如今,在庞大而复杂的社会体系里,人人都必须练就一门生存技能——有些人选择以强势面世,有些人选择了柔和处世。
虽然“力能扛鼎”是勇敢、刚硬的表现,但是如果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是于国家亦或者是个人的发展来说都不是长远之计。
俗话说得好,牙齿是很坚硬的,但是老了以后牙齿掉光了,舌头是柔软的,但是到80岁的时候依旧健在。
因此,不要在所有事情上都保持刚强之姿,必要的时候学会以柔弱之态来保存自己。若急于证明自己的力量,结果过犹不及,过刚易折。
除此以外,也不要太过于强调个人魅力,因为我们不是独立的个体,必须要把个人魅力与整体魅力达到一个平衡。
如果过于沉醉于个人魅力,这就失去了整体协调能力,在后来的发展中必然会遭遇危险。
纵观历史上历代君主,如刘邦、李世民这样识大体,知进退的君主,他们不自视甚高,能做到采贤纳士、恩威并施,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也是生存之道。
而一昧地追求力气上的能力,不注重自身的修养和下属人才的培养,到头来反而把江山拱手让人!
希望通过这三个历史名人故事,大家可以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文献:
1、《中国通史》
2、《史记》
3、《竹书纪年》
4、《尚书》
5、《说文解字》
6、《事物纪原》
7、《吕氏春秋》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