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淄博市沂源县鲁村镇峨峪村北山上,存在一个神秘的山洞,山洞外鸡犬相闻,洞内氛围凝重,却隐秘着一个神秘的电台——618战备电台。
618战备电台,原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战备台,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战备电台。它由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亲自选址,为保证一旦发生战事党和人民的声音不中断而兴建。
618战备电台主体由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条山洞组成,坑道总长470米。因保密的需要,山洞的施工建设完全由解放军工程兵完成。1966年开始动工,历时几年施工建设,1972年电台启用,1974年完成全部施工。受技术条件限制,从选址测绘到开凿,整个施工全部由人工完成。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坑道建筑适应展示需要,设计有能抗击原子弹冲击波的防护门,自动关闭进风闸、抗冲击消波室,喷淋滤毒滤尘室和可进行内外循环的通风系统。坑道内甚至建有多个贮水供水水库、调频机房、电视机房、电视演播室等等。
作为战备电台,出于保密需要严格禁止外人进入山洞,所以电台的全部机器设备都是由广电工作人员自己安装完成。1970年设备进洞的时候,工作量大,人员少,只有十几个人,机械用不上,电缆自己拉,机器设备都要人来抬,重的设备只能用滚杠一步步往里滚,安装时要自己轮捶打眼。那个时候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年轻人,由于工作强度大,体力消耗大,而口粮又不够吃,所以经常有人在工作中饿晕。
由于设备简陋,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1973年6月30号,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不幸触电,另一位同志见状后果断施救,挽救了他人,却献出了自己年仅24岁的年轻生命。
作为一个战备基地,618战备电台笼罩着神秘面纱,自然也引起了各种敌对势力的觊觎。七十年代,经常有间谍人员在618电台附近发射照明信号,刺探情报。为了防止敌特破坏,618电台配置了枪支武器,值班人员日夜巡逻,多次成功的阻止敌特分子破坏活动,保证了电台的正常运转。
2006年,对坑道内外的设施进行了整修复原,再现了当年的历史风貌:老式的广播设备、浓郁的军事战备色彩、神秘的洞中生活,无不打上了深深的时代印记。
618战备电台先后被授予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等称号,是多所学校的定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的生动教材,目前接待党员干部、群众、学生总人数达到60余万人。
记者:崔立霞 翟涌钧
编辑:梁媛
责编:马毅
监制:孟文峰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