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北国网
2月22日-23日,西安国际粮油论坛——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西安)论坛在古都西安举办。会议旨在加强与世界粮食主产国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与“一带一路”粮油主产国的农业共同发展和繁荣创造更大的机遇和空间。
会议得到发改委、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多部委支持,来自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外粮油行业协会及企业齐聚,就粮油加工及国际贸易等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
深化国际粮油产业合作,推动共同繁荣
粮油版块作为各国的民生支柱产业,受到高度重视,全球化浪潮下,各国都大力推进粮油产业国际合作。资料显示,“一带一路”65个国家的耕地面积为6.81亿公顷,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48.28%,在世界粮食生产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比如,东南亚大米产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出口量占全球三分之二;棕榈油产量占全球84%,出口量占全球90%。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则是小麦、玉米等粮食的重要出口地,小麦产量占全球17%,出口占全球约35%。由于各国间农业要素禀赋不同,差异化明显,具有很强的合作互补性。
俄罗斯粮油协会会长米哈伊尔·马尔采夫,介绍了俄罗斯粮油发展概况及贸易支持政策。中铁集铁龙公司总经理胡刚,阐述了集装箱在中欧中亚班列中粮油运输情况及解决方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信息处处长张立伟,以“2019年中国粮油市场展望”为题做了演讲。随后举行的丝路粮油投资及贸易论坛上,国内外各界嘉宾围绕粮油加工及国际贸易等议题,进行了讨论。论坛期间,《丝路国际粮油西安宣言》正式发布,《丝路国际粮油蓝皮书》项目同期宣布启动。
值得关注的是,大会还宣布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葵油分会正式成立。这意味着,伴随国际合作的不断拓展,国内粮油产业正在不断走上精细化、规范化发展道路。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刚表示,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更加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促进国内产业进步和带动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都将起到重要作用,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开放环境中,持续推进各国粮油产业合作,形成更好的联动格局,实现互利共赢。
深入交流互动,增强了彼此互信,为产业联动建立了更好的环境。会上,俄罗斯粮油协会与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西安、兰州、银川、阿拉山口、满洲里、二连浩特等市综合保税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维护了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合作中推动国际粮油产业共同繁荣。
提升产业竞争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5,789万吨,进口11,555万吨,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巨大,但因为供给结构等因素,仍有很大的进口需求。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明确,我国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始终把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国际合作,合理利用国外资源来调剂国内供求,引导有实力的粮食企业有序走出去,培植自己的国际大粮商,统筹用好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打铁还需自身硬。随着城镇化进程及消费升级,中国粮油行业的消费市场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供求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因此,中国粮油行业必须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不动摇,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粮食产业提升质量和效益,增强竞争力。
在国际合作中,提升产业效益和竞争力,解决市场供求结构矛盾,是一种发展趋势。中粮集团等国内粮油企业要立足“一带一路”国家资源禀赋,逐步将贸易和投资区域向相关国家聚集,深入统筹国内国际市场,强化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布局,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以共享成果、共同发展为目标,绘就“一带一路”合作新蓝图,在打造世界一流粮食企业征程中,发挥“国际大粮商”的影响力,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中粮集团常务副总裁、中粮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迟京涛表示,要借助论坛的召开加快推进西安和中亚、欧洲地区粮油贸易和产业的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推动粮油产业在新形势下新一轮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对外开放和内外合作。
中粮国际黑海区总裁沃特·洛夫指出,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中粮国际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一步加深国际合作,在原料供应、产品创新方面持续进行国际交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为国际市场提供更优质粮油产品。
随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与前景给予更多的认可与支持,粮油产业国际合作将走进新时代。此次论坛多边、多领域协同共谋发展的合作模式,以及取得的经验成果,将对粮油产业未来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