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354|回复: 0

[时政热点] X·36 Under36年度巨献|他们,不只是风制造的一种形状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8-26 0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调研|李兆奇、黄祝熹、郭允骁、

陈之琰、于丽丽、任倩、张一

文|李兆奇

统筹、编辑|刘旌

2022是36 Under 36的第六年。循例,我们应该找到新一届的36位创业者代表。但36氪在今年的选择是,将36 Under 36升级为X·36Under36 S级青年创业者名册,旨在更早发现更多可能伟大的中国创业者。

我们相信,这360人的相当一部分人,会成为未来中国商界最不可忽视的名字。

6年前,也就是36 Under 36 启动的元年,第一批80后创业者正迈向36岁的门槛。他们大多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中长大起来的第一批年轻人。他们的创业故事、获得财富和名声的方式,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痕迹:比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长大于平凡家庭,起家时两手空空,公司发展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争议,等等。

但时至今日,当我们试图寻找新一代的创业者时会发现,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是两代人了。今天的85后甚至95后创业者,通常在物质更富足、文化更多元、以及商业文明更被接受的环境中长大。但他们眼前的新问题是:时代的低垂果实已然耗尽。以及,在我们本次调研覆盖的超过1000位36岁以下创业者中,有28%的公司成立于2020年的疫情爆发之后——这是一个商业之外、但所有人都无法忽视的新问题。

许知远可能是中国最会提问题的人之一。在刚刚举行的X 36 Under 36创业者盛典上,他向一位科技创始人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和上一代的企业家有什么不同?”

这位创始人的回答也很质朴:“现在很少有人因为生存上的问题选择创业。更多的时候是希望能做出来一个东西,这个东西让我觉得很兴奋。而我在国内接受到的教育,也已经能支持我在国外上学的时候找到一份实验室的工作,而不是在餐厅刷盘子。”

的确,这群人已经完全不同于媒体惯常刻画的故事样貌。

他们中有的人创立的公司已经完成运载火箭的1公里起飞及降落的飞行实验;有的已经开工建设万吨级别生物可降解材料PHA的超级工厂——未来更多的新材料将成为一种世界级的绿色工业与消费符号;有的在实验室中生产出了可食用的动物蛋白;有的在肿瘤以及罕见病治疗临床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未来更多的不治之症或许有被治愈的一天;有的将AI与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部署到了更广泛的场景中,在疫情中推动了机器与人的关系重置。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研的1000余位创业者中,科技背景创始人占比达到了73%。中国的工程师红利、科学家红利正在突破临界点。而在80年以前出生的企业家中,这一比例仅在31%;而80年到85年间出生的创业者中,技术背景的创业者的比例也只有57%。

新一代的创业者该如何理解和面对未来?

今年3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教授。他可能是中国对于风险投资与创业极成体系与国际视野的洞察家之一,也是少见的浸淫于金融与创新跨学科研究领域、并获得美国博士学历与教授头衔的学者。

他在略一思忖后,用了三个单词来回答这个问题:be smooth(淡定)、be persistent(坚持)and be resilient(韧性)。

这个回答或许不够意外,置于当下却很精确。这是每一个优秀创业者都需具有的心性特征。

最后奉上我们喜欢的一个诗句,来自诗人杰克·吉尔伯特:“我们是风在枝叶间穿行时,制造的一种形状。”在此做一个小小的改动:我们(他们)不只是风制造的一种形状。

头图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他们的平均年龄31岁

今年和往年不同,我们以地毯式的搜索征集了约1000位创业者样本,并在更多的专家、教授、企业高管的帮助下收录了第一批360人的创业者名册。

从1964到1984年间在中国出生,两个代际的千亿市值科技公司创始人代表着中国市场经济一个时代的科技与商业至高点。这些人在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腾飞中取得了商业上的极大成功,他们开启最早创业旅程的平均年龄仅为27岁,而创立当前千亿市值公司时的平均年龄也只有32岁。

从规律上看,无论任何时代,30岁上下对于创业而言都是一个极富魔力的年龄段,同时这些人的出生、经历与命运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了,三十岁上下是创造力与风险承担能力并存的年岁。

本年度收录的360位青年创业者平均年龄为31岁。名单中的男女比例为5.5:1,男性创业者依旧占绝大多数。但值得关注的是女性正开始在一些细分行业占据相对优势,如日用消费品方向的女性创始人有13位、食品饮料与餐饮方向有9位、医疗健康领域有7位。这三个板块显著高于其它。
    23.5%是博士

近年来创业学历门槛正显著提高, 360位人中博士学历有至少83人,占比达到23.5%,硕士研究生有126人,占比达到了35%。其中创业方向与所学专业一致的候选人占比达到了47%,这些候选人都集中在了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几乎所有的候选人都为我们披露了最高学历,仅有64%的候选人披露了所有的求学经历。仅按最高学历统计,我们发现了创业者最高产的10所学校,其中中国大学有6所,外国大学4所。他们的校友占到了本名册收录创业者总数的30%以上。

1.1
    近8成来自北、上、深、杭、苏

更多的中国城市对创新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并在一些细分领域取得领先。一方面,从统计样本中地域分布看,曾经的北京、上海和深圳三极化创业创新主阵地正在向创新城市多极化分布过渡。新材料、高端工业品以及机器人领域中,广州、杭州、苏州、佛山、成都等城市的新生创业公司开始值得关注。而曾经罕见科技创业公司的东北三省在本次X36样本征集中也出现了更多新鲜名字。

被收录的创业公司中占比最多的5个城市贡献了总样本量的79.16%。

1.2
    至少17%的公司依靠大公司订单完成初代产品试错

在本次的创业者调研中,一共有100余家公司在材料中为我们披露了其创业早期的客户群体,除去其中40余家面向C端用户的公司外,我们发现了一些乐于品尝创新的大型公司,这也是中国商业生态保持活跃的体现。调研结果发现,至少17%的创业公司最初的产品试错将会依赖于大型公司所提供的机会。

1.3
    特别鸣谢:

本次调研自2021年11月启动以来,我们采用了公开征集和推荐人并行的创业者收录模式。在千余位创业者样本中,有54%来自于公开信息报名、43%来自创业投资机构推荐、3%来自于中国高校、知名企业家和城市合作伙伴的推荐。

创业投资机构的推荐是除公开报名以外对样本量贡献最大的渠道。我们在沟通了200+中国头部以及中腰部创业投资机构后,其中的60家核心贡献者平均为我们推荐了5.8位样本。而他们中最活跃的8家贡献了收录总量的接近10%,平均推荐10个样本。

1.4

在本年度的候选人收录阶段,我们一共引入了50+位专家团与知识合作伙伴。其中包含了知名创业投资人、高校专家学者、教授以及知名企业家与企业高管。经过历时2周的线上打分与密切沟通,我们整合各方反馈找到了这360位值得关注的青年创业者。而我们的知识合作伙伴库也将在未来保持持续扩充。

1.5
    特别鸣谢 :

「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为X·36Under36提供的数据支持工作。「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依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搭建的研究和教学平台,致力于推动量化投资、金融工程、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此次,他们基于近千名候选创业者、40余万条新闻报道文本数据,为36氪提供了有关于参与创业者们热度衡量、正/负新闻舆情分析报告。
    特别鸣谢:

36氪董洁、王与桐、杨逍等亦对候选人推荐做出贡献;插画贡献来自于Yang@PF。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