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中朝 刘澍森 通讯员 兰昌林 李尚非
因为精准扶贫,十堰市郧阳区城东15公里处,崛起一座菇镇袜都。
5年前,这里的山岭还是杂草丛生。2018年,一年之间,165栋35万平方米居民楼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工厂、医院、学校、商店相继落成,天然气、光纤通信、公交车等也通向了这里。
9月初,秋高气爽,库水盈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蹲点小镇采访,目睹并深刻感受了走出大山的脱贫户在这里安居乐业、砥砺奋斗的火热生活。
两步并作一步走
2015年12月,中央明确,用5年时间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在“十三五”期间完成1000万人口搬迁任务,帮助他们与全国人民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郧阳区位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内,全区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34万余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5.63%。其中,需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达2.1万户6.3万人,规模居全省第三。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郧阳区属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多数偏远乡镇、重点贫困村普遍存在发展容量不足,产业无法配套、自然条件恶劣的状况。想在镇内就近易迁安置选址很难,周边安置又缺乏长远发展的土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脆弱,大量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需要另外择址安置。
既然择址安置,那易迁扶贫与城镇化能不能两步并作一步走?
郧阳区委区政府大胆拍板决定——在城郊选择自然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方,建设一个可集纳全区18个乡镇扶贫搬迁对象的集中安置点,永远拔除穷根!
经过反复论证,充分征求群众意愿并认可,在获得省委省政府批复同意后,最终选址在杨溪铺镇刘湾村建设青龙泉社区。
两步并作一步走,关键是产业。从易迁规划开始,郧阳区就因地制宜,大胆招商,建设香菇扶贫产业园和袜业扶贫车间,确保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社区同步配套高水平的服务设施。青龙泉学校涵盖了小学六个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天然气、安全饮用水也从城区延伸到了这里,马路、路灯、绿化、健身、游园与城区同一标准。
2020年遭遇了新冠疫情后,市区两级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杨溪铺镇卫生院,将全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布局于此,平时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
按照“交钥匙工程”的严格要求,2019年,全区18个乡镇243个村4152户14892名精准扶贫人口全部走出大山,搬入新居,一步迈入城镇化。这里也成为中部地区最大单体易迁安置区,全国第二大易迁集中连片安置区。
精准扶贫,改变了湖北581万贫困人口的命运,其中,仅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全省31.84万户88.23万名群众拔除穷根。
一袜一菇兜好底
9月2日下午,青龙泉社区“棉伙棉伴”袜业公司生产车间里,33岁的质检班长陈鲜在仔细检查袜子的品质,遇有质量问题,及时修补。回想早年在外打工的经历,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陈鲜是五峰乡柳林村人,以前和丈夫在外常年打工,背井离乡、收入微薄,高昂的房租压得夫妻二人喘不过气,根本攒不下积蓄。自从2019年搬到青龙泉社区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住进整洁宽敞的新楼,还进入“棉伙棉伴”袜业公司就业,每月工资6000多元。
和陈鲜一样,现在厂里的500余名员工大多来自青龙泉社区。
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浩告诉记者,公司主要生产各种儿童、男女高档休闲袜、运动袜,远销海外。
搬迁易,扎根难。难在就业与生活。为此,郧阳区聚焦一袜一菇进行招商。
2018年,“世界袜王”上海东北亚新公司入驻社区,在建设集中安置社区时,同步建成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装备袜机1651台。目前,全社区招商引资袜业企业30余家。仅东北亚新公司就稳定在岗500余人,辐射带动各乡镇加工点1000余人就业,可年产袜子1.5亿双,年实现产值约4.5亿元,带动1500余人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
“真没想到,人口聚集后形成的劳动力洼地也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名片。”社区党委书记侯晓东兴奋地说。
引袜企带就业,种植小香菇带创业。
十堰当地农民有种植香菇的传统。但是许多农民被技术、资金与销售拦在致富门外。
青龙泉社区在香菇种植创业上也模仿起“交钥匙工程”:为给群众就业搭建平台,以奖代补、免费提供工具、技术员跟踪服务,组建香菇合作社带着农民闯市场。
黄跃军2019年从海拔1000多米的大山迁入社区,当年种了8棚香菇,次年收入便达20万元,采收季有时一天请工上十人,每年发工资4万元。他说:“易迁户种香菇有政策支持,可申请‘香菇贷’。‘香菇贷’户均5万元,两年一个周期,头两年免息,今年免息又延长一年。”趁着政策好,黄跃军又扩大两个大棚,总共10个大棚投入26万元,并投了香菇保险。
“来,瞧一瞧,看一看,9.9元包邮的鸡油菌先到先得啰!”社区新建的网络直播带货演播室内,家住114栋的韩文军对着手机镜头大声叫卖。从去年开始,每晚8点半,韩文军与两个弟弟准时出现在直播间,和网友互动。
2018年搬迁至青龙泉社区后,韩文军承包了4000棒香菇,产品卖给香菇商贩,第一年就挣了近3万元。有着10年电商经验的三弟韩文平从中嗅到商机。说干就干,兄弟3人分工明确,由韩文平牵头负责账号运营,二弟韩文兵负责直播后台管理,大哥韩文军本色出演主播带货主持人。韩文军不仅直播卖掉了自己种的香菇,还帮助社区其他居民售卖香菇,累计网络销售3万斤以上,韩文军一家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目前,全区高标准建设香菇园区1200亩,四季出菇大棚667个,生产板房772套,浸泡池747个,烘干炉772台,年种植菌棒600万棒,实现产值4800万元,共计带动社区667户2664人增收脱贫。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香菇销售一度遇阻。区里请来市内外20多家公司与电商平台在社区驻点收购。同时,社区积极推进大棚改造,推广四季种菇,并研发香菇脆、香菇酱、香菇茶等衍生产品,目前已涵盖三大类7个品系100多种单品。
一袜一菇,彻底为社区脱贫群众兜了铁底。
后扶之路宽又平
据统计,青龙泉社区老弱病残特殊群体有6000多人。这样一个超大型集中安置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任务艰巨。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瞄准将安置区打造成乡村振兴样板的目标,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2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了《湖北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方案》,明确每年安排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用于后续扶持。
防止返贫重要是精准监测、精准帮扶。区乡村振兴局派驻社区工作队员定期开展“户户到”走访活动,动态监测每户就业、医疗等情况,巩固脱贫成果,落实帮扶责任、帮扶政策、帮扶措施。社区有6户纳入重点监测户,200多人纳入低保。
两步并作一步走,在几万人洗脚进城后,社区治理成为新的课题。郧阳区成立社区党委,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入驻3年,探索出一条“1+2+4+N”易迁后扶路子。
咬定打工经济不放松,鼓励有能力的脱贫户外出务工增加收入。侯晓东说,社区最高峰时有5000多人在外打工。并且,郧阳区与比亚迪等大型公司建立订单培训机制,开展技能培训,帮助“香菇小镇”易迁群众就业2845人。
全力打造袜业和香菇两个主导全产业链,区政府招商引入“棉伙棉伴”项目,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单体袜业车间。香菇产业更被列入省、市、区三级重点农业产业链,其中市、区链长均由市、区主要领导担任,联农带农近千名居民。
与此同时,加大技术培训,鼓励有小作坊、小编织、小加工、小买卖经验的农户,或居家或租赁商铺或进驻农贸市场继续发展“四小产业”,丰富小镇服务内容和产业业态,目前“四小产业”创业户累计超过120户,带动近400人脱贫致富。
此外,通过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积极开发物业、绿化、保洁、保安等城镇常态化物业服务,从迁入群众中选聘网格员、楼栋长开展日常管理,长期保持160人左右,月人均收入超过1500元。最近又新成立物业公司,在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治理的同时,开发物业管理岗位70多人。
中秋来临之际,走在整洁干净优美的青龙泉社区,快递店、商店超市、美发店和酒店小饭馆随处可见,俨然一个全新的城市社区模样。
“城市化最难的是人的城市化。”侯晓东称,为此,社区经常举行各类培训与文化活动,讲法律,说规范,建成3年多来,实现了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小镇居民安居乐业,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3980元增长到2021年的15130元,高出全区人均可支配收入13%。社区荣获“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等荣誉称号。
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从大山到平原,从田间地头到基地车间,如今的青龙泉社区1.5万名脱贫群众,一步跨千年,农民变市民,家家房屋拥有产权证,户户拥有不动产,与全省581万脱贫群众一样,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激情昂扬,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