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599|回复: 0

[十堰城事] 十堰召开“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回应这些热点问题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9-28 19: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楚网-十堰头条讯 文、图/记者 杨建波 特约记者 陈芳 报道:9月27日上午,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十堰传媒中心新闻发布厅,召开“喜迎二十大 忠诚保平安”——十堰市“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介绍了一年来“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取得的工作成效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茅箭区、张湾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管理执法委相关负责同志就媒体记者关心的问题分别介绍了各自单位工作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
A、建设人行天桥5座,打通微循环道路9条
发布会上,市“畅行车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新兵表示,我市2021年9月正式启动“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工作,历经一年的持续治理,解决了一些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一批想办而没有办成的难事,为十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市民出行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做出了积极努力。
城市治堵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已全面形成。市政府成立市长挂帅、21个市直部门和3个区政府为成员单位的“畅行车城”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出台《十堰市“畅行车城”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综合治理工作目标,制定了21条具体工作措施,建立了5项工作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综合治理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城市道路交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先后启动建设人行天桥5座,打通微循环道路9条,完成4条道路建设(林荫大道云仓路、海口路、擂鼓台路、万达马家沟大桥南侧道路),新建大型停车场3处。优化调整、新增公交线路18条、开通3条学生专线,加快推进4条市政主次干道建设(三峡路、双高路、武当路复线、玄岳大道),试点开展了京东路智慧停车系统建设,有效缓解了城市道路拥堵现状。今年6月,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断头路微循环工作,现正加紧谋划推动17条断头路、19项人行过街设施和6条微循环道路建设,目前已完成1条(红卫红庙巷与建设大道连接微循环道路)。
B、增设28个待行区,132个路口实行分时段配时
科技助力智慧交通日见成效。先后调整861处信号灯倒9秒显示,城区132个灯控路口实行分时段配时,6个“T”型路口直行调整常绿,取消右转灯控率达90.6%(310个右转出口,全时段不受限281个),基本实现灯控路口右转不受限。
12个路口增设28个直行待行区,14个路口实施大型车辆右转让行,增设红色右转盲区标识、安全提示,1个路口实行“排阵通行”,取消31条斑马线、4个调头点,启用2条“三八”节爱心斑马线、4条儿童节爱心斑马线,安装4处“智能移动式护栏”,投入启用12个高德物联网预警设备,改造红卫路口等复杂交通路口3个。今年首次在高考期间实行城区中心汽车单双号限行,让路高考。
先后推出违停语音劝离、114电话移车、交通违法缴款扫码支付、智慧交通预警、“平安课堂”、交通安全隐患“鹰眼”等多项科技便民服务新举措。
在林荫大道茅箭沟路口削减花坛、增加一条左转车道;在万达路口设置“可变车道”;将郧阳中学路口调头点后置;在水务局路口增设右转专用道等,通过一系列“小工程”“微改造”有效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堵点10余处。
C、城区设置50条严管路段,新增46套“路口接打手机”抓拍设备
一年来,通过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整治“不礼让斑马线、等红灯玩手机”等不文明行为,开展待行区现场提示引导,路口通行秩序明显改善,市民出行体验感明显增强。“礼让斑马线”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交通文明品牌,行人“看灯过马路”蔚然成风。
城区设置50条严管路段,打造“严管街”;新增46套“路口接打手机”等新型交通违法抓拍设备,增强违法查处力度;落实高排放机动车禁(限)行管理,联合环保开展尾气检测行动;开展夏季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百日行动”,持续严查整治“酒醉驾、渣土车及工程运输车野蛮行驶、行人上高速、人行道车辆乱停放、夜间违法停车、机动车噪声扰民”等交通违法,保障秩序、压降事故。
开展“平安头盔”专项整治行动,约谈共享单车、外卖企业,首开共享单车企业罚单,规范骑手行车行为。自主研发小程序,落实“三个一律”(首次一律观看警示教育片;第二次一律朋友圈集赞或义务劝导;第三次一律公开曝光),涉及公职人员的,抄告单位纪委监察部门,摩托车电动车头盔佩戴率明显提升。
全市开展重点“人车路企”四类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县市交互行动,共排查隐患5987处,推动整改4007处,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
D、2.4万余人次参观宣教中心,各媒体刊发宣传稿件2100余条
在柳林路管涵改造、中燃管道抢险等19条主次干道多点位同步施工的情况下,精细化组织,全方位服务,积极联合施工企业、医院、商超、学校组建交管“平安义警”队,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协助维护交通秩序,有效确保了施工、保畅“两不误”,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市民广泛赞扬。
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和“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企业包扶活动,深入实地走访调研,及时收集整改交管类意见建议,主动服务东风越野车公司新车外运,在易捷特新能源汽车公司进出口设置红绿灯解决通行安畅,全力支持配合东风车身厂搬迁新址土地整理项目施工,完善风神大道东科克诺尔公司安全设施保障企业生产运输安全顺畅,赢得各生产(物流)企业好评。
建成并启用“十堰市交通安全宣教中心”,努力将其打造成市民愿意去、自愿去学习体验的网红打卡地。自2021年9月建成启用以来,已分期、分批组织公职人员、企业高管人员、重点驾驶人员、社会群众2.4万余人次参观体验,部分单位将其作为“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地。市委党校将其作为学员教育培训的必修课,每期专门安排课程参与体验。
同时,在电台、报纸、网络全媒体合作,搭建线上线下交流沟通互动平台。市广播电视台已录制播发9期《深度沟通——“畅行车城大家谈”》电视特别节目;十堰晚报(秦楚网)开设“畅行车城”固定板块,论坛主题交流,公开征求意见,每一起治堵具体措施,群众同意的就实施,群众不同意的,暂缓实施。2021年9月以来,各媒体播(刊)发新闻信息宣传稿2100余条(篇)。今年成功举办了“文明交通 畅行车城”——“安龙杯”2022年十堰市“两新规一办法”知识竞赛活动,形成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为畅行车城的推动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媒体提问实录(有删减)
记者:在解决老百姓出行方面,茅箭区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茅箭区副区长梅海军:一是路网畅通暖民心。新建了美盛大道,打通了北京路上海名都道路、十堰大学北侧微循环道路和浙江路M天下至京东路等微循环道路。下一步,茅箭区还将对上海名都道路进行拓宽,建设口袋公园,进一步提升该道路的通行能力。配合市直单位建设完成了林荫大道一号线、三号线,全力推进武当路复线和朝阳南路改线工程建设,使城市道路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是平安出行暖民心。新建上海路汉江师范学院、湖北医药学院和林荫大道大洋五洲段3座过街人行天桥。这3处天桥投入使用后,对保障居民通行安全、改善上海路和林荫大道二号线的交通状况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
三是出行便捷暖民心。以畅行车城为抓手,实施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如今年6月、8月完成的擂鼓台路和聚龙湾道路改造工程,对原有破损的水泥路面进行改造,铺设沥青,设置人行道和排水设施,安装路灯,彻底改善原有人车混流,雨水顺路跑的状况。截至目前,茅箭区已对30余条背街小巷破损路面进行了维修,维修面积达2万余平米,更换井盖23个,维修路灯150盏。
四是环境改善暖民心。通过对老旧小区环境进行综合治理,硬化、黑化地面18.6万平方米,改善了小区内外部循环,提升了小区与周边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道路拥堵;二是增设停车位2000余个,新建充电桩约200个,有效解决了老百姓停车难,充电难问题。
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快城市微循环道路建设。茅箭区将持续推进微循环道路和人行天桥建设。按照轻重缓急原则,拟于10月份启动北京路中环世贸段至上海路连接线,辽宁路与武当路交叉口、人民路外国语学校两座人行天桥建设,通过一系列硬件建设,系统解决辖区道路拥堵问题。
二是配合市创文办、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共同抓好电动车、僵尸车整治,群众“停车难”和因接送学生引发的无序占道等问题。
三是积极推动文明交通和交通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交通治堵工作措施和建设内容,引导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辖区内停车、行车交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
记者:其实不仅是茅箭区,张湾区也是有很多堵点的,比如说:六堰转盘、北京北路阳光栖谷等。想问下何区长,这一年来,咱们围绕“畅”字,做了哪些工作呢?
张湾区副区长何涛: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年来,张湾区投入约16.2亿元,修建城市道路16条,新建过街天桥、通道4处,打通断头路、修建微循环道路5处,升级改造堵点路5处。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丰富了路网层次,完善了路网结构,对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北京北路阳光栖谷天桥,该处天桥修建前人车混流,交通压力大、交通事故频发。天桥建成后,极大缓解了该路段的人车通行矛盾,安全系数得到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得到进一步通畅。
如郧阳中学地下停车场,该停车场是十堰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总投资约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10000平方米,设计停车位567个,共有3层4个车辆出入口。
又如六堰人民广场立体智能停车库,用地面积4594.07㎡,建筑面积5192.93㎡,总投资约3000万元。该停车场综合了全自动车库的各种优势,采用垂直升降停车设备,实现了垂直与平移同步搬运,具有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空间利用率高和存取车速度快的特点。智慧停车场的建设,大大缓解了商圈、学校、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车主可以在出库前提前扫码付费,节省车辆排队等候时间,出行更加通畅。
下一步,张湾区将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为市民创造畅通、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
记者:十堰经开区位于城区东部,“早出晚归”“早东晚西”的长距离通勤现象比较突出,请问程从国主任,经开区在改善交通环境上都做了哪些努力?在有效破解职住不平衡矛盾上,下一步有何打算呢?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程从国:十堰经开区现有5400余家企业,3万多名产业工人,平均每天跨区往返通勤人数约为6000人。近年来,经开区聚焦民生热点,大力改善交通环境,将“畅行车城”综合治理纳入年度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完成35条背街小巷整治改造,优化9条主次干道交通设施,施划停车泊位3500余个,辖区交通基础条件大大改善。大力开展学校和企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在龙门小学试点打造“文明交通典范校园”,组建了“小小交警队”和交通文明宣讲团。编撰《文明交通教材》,在全区各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引导广大市民遵守交通法规,平安出行。
市委、市政府赋予经开区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的重任,我们将以“产城融合、城市更新”为抓手,突出规划引领、设施建设、智慧管理,推进“职住平衡”,实现“通勤幸福”。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打通城市“动脉”。统筹谋划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城市更新片区和新经济产业园总体规划,科学制定老城区修建规划,以人定产、以人建城,合理确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职住平衡,减少“低效通勤”,为城市发展“舒筋活络”。
二是坚持基础先行,刷新城市“颜值”。大力推进8个片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推动白浪路等主次干道提档升级,优化城市路网结构,统筹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着力解决水电气暖“一张网”短板,着力构建“5公里幸福通勤圈”和“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三是坚持智慧管理,提升城市“气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字化”改造,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拓展智慧城管、智慧交通应用场景,提升城市服务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宜居宜业、人民满意的产业新城。
记者:在工程治堵方面,请问住建局是如何推进的,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政工程建设科负责人王彪:近年来,市住建局围绕“畅通在主城”目标,通过新建、改造市政道路等措施持续发力,累计投入资金123亿元,完成北京路、浙江路、重庆路等改造项目5个,新建江苏路延长线、仁威路、龙门大道(茅箭段)等城市主干道15条,上海路-北京路-重庆路立交桥、浙江路跨火箭路立交桥等立交桥7座,市博物馆、郧阳中学、人民公园、邮电街等人行过街设施8座,隧道11座,总里程89公里。一年来,紫霄大道、山东路、甘肃路三条城市“主动脉”迎来新生,百二河生态修复工程及13座桥梁全面建成,基本形成了“车畅其道、货畅其流、人畅其行”市内交通体系。
目前,武当路复线、朝阳南路改线建设正酣,三峡路即将建成投用,东山路微循环改造、52厂人行过街工程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
下一步,市住建局将从谋划快速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3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城区交通环境。
一、谋划推进城市快速路。围绕形成城市快进快出、方便快捷的市政路网交通体系,正在抓紧谋划建设高新大道、三峡路和武当路复线、玄岳大道、紫霄大道至兴业路等城市快速通道。
二、全力打通城市断头路。围绕城市骨架路网成网成环,谋划浙江路延长线、紫霄大道跨东风大道高架桥、幸福路二期、建设一路、凯旋大道延长线、发展大道延长线、林荫大道三号线二期、标志路、吉林路、林荫大道与玄岳大道互通、朝阳南路改线三期、林荫大道1号线梯子沟段、公园路延长线等城市主次干道断头路14条,总投资约50亿元。下步将根据市政府要求逐步启动实施。
三、持续畅通微循环。针对北京路、发展大道、公园路、上海路、柳林路、车城西路等沿线片区拥堵情况,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已启动堵点工程28个,并已完工17个(人行天桥完工5个,下半年计划再启动实施3个;市政道路微循环已完工12个,在建6个)。
记者:请问十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如何通过规划引领推动畅行车城工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础设施规划科科长赵宁:一是推动修编《十堰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9—2035)》,形成“四线连双城的十堰山地网格式”路网结构。建立“道路快速化,节点立交化”的交通理念,系统布局立交路口,增加道路快速化设计,提升公共交通频率;加快快速路、主次干道、城市环线等规划研究;促进中心城区实现“五横六纵”的骨架路网格局,逐步形成层次明晰、结构合理、功能全面、衔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道路系统。
二是以主动靠前服务为基础,推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以“由我来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理念,高效审批服务城市微循环项目,采用快速通道审批,速办速结,容缺受理,提前谋划,做到全闭环的规划服务。2022年以来完成了东山路微循环改造工程、黄花巷微循环改造工程等10个微循环道路项目规划方案审查。为民解堵,我们一直在路上。
三是以广大市民需求为导向,做好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对中心城区人行过街设施现状和规划建设需求进行调研,在秦楚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微信公众号、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等平台征集中心城区人行过街设施规划建设意见,充分听取人民群众诉求。2021年至今在中心城区规划5处人过街设施;正在规划研究两处过街设施。同时,在紫霄大道的规划过程中,同步实施预留了6处地下通道。人车分离,各行其道,正在慢慢实现。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加快推动《十堰市综合交通规划(2019—2035年)》修编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规划完善城市交通系统,特别是对人行过街、停车等问题进行专题规划研究。树立构建立体交通发展理念,指导城市道路建设,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请问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在我们城区排堵保畅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工作准备如何开展?
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副主任黄世良:一是积极推进停车泊位建设。坚持内部挖潜与新筹新建双向并行,全程跟踪督导建设单位积极推进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5300余个。
二是全力保障通行秩序。组建市政设施巡查管护专班,精准实施道路维修养护,累计修补市政道路7.3万平方米,修剪行道树约1.7万余株,更换主次干道LED路灯900余盏,督导整改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7800余台次。
三是不断强化应急处突能力。年初,面对冰雪极端天气,全体城管执法干部职工以雪为令、全员出动、24小时值守,对城区89条主次干道、90余座市政桥梁实行定人定岗,6支抢险突击队巡回进行融雪除冰作业,累计撒布融雪剂250余吨,面积达300多万平方米,以城管人的勇毅、担当和奉献保障市民安全通行。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委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实干担当。一是持续加大公共停车泊位建设力度,积极推动城区公共停车资源特许经营项目落地。二是持续开展人行道停车秩序清理行动,净化人行道通行秩序。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及时高效处置道路不平、窨井盖塌陷、照明不亮等问题,不断提升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服务能力,保障群众出行更安全。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