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206|回复: 0

李博生:手中磨玉 心中求道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10-21 21:4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近文艺家】

作者:李兴艳(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作协主席、青年作家)

81岁的他是玉雕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他看来,玉是大地的舍利,玉文化是“大地之诗”,手中磨玉,就是心中求道。他说,治玉是做活儿,不是做货,要做艺术品,而不是做产品。

李博生光明图片

玉是大地的舍利,玉文化是“大地之诗”,手中磨玉,就是心中求道……这些话不是出自诗人或禅者,而是出自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博生。

今年小暑(7月7日)前后,因为疫情耽搁了数月之久的北京之约终于成行,笔者见到了81岁的玉雕大师李博生。老先生一头银发,面色红润,自内而外散发着通达温润的气度,声音磁性苍厚宛若远山悠钟。

在此之前,笔者已经有幸见作品如面。湖北省十堰市云盖寺国家矿山公园绿松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伏羲》正是老先生去年的新作。2021年春天,一块产自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云盖寺绿松石矿,重量超过六公斤的稀贵玉料,被送到李博生手中。李博生眼睛亮了,他一分分仔细打量,一寸寸轻轻抚摸,如见等待了三生三世的恋人一般。

看到什么就做什么。师父是这样教李博生的,他也是这样教学生的。“做玉不像搞雕塑,一旦感觉抓住了,你就得开始做,直接在玉上说话,而且必须是心手合一,刀刀精准,一下成功。”这块绿松石摆在李博生面前时,他看到的正是学艺时初识的伏羲。哪里出头和脸,哪里出龟,如何呈现“河图洛书”和“伏羲造八卦”这些元素。所有细节在他开始动手前已经了然于胸。

李博生曾先后师从老一代玉器行业“四大怪杰”中的何荣、王树森两位老艺术家学艺。十六七岁时,李博生见到师父王树森在一块白玉籽料上做一位长须长发神仙模样的人,仙人旁边还有一只龟驮着一本书。他忍不住问“这老头是谁”,师父答“伏羲”,答完低头磨玉,未做过多解释。出于好奇,少年李博生一连几天跑到图书馆查资料,还把北京前门和哈德门(现在的崇文门)两条街上的玉器店跑了个遍。他把人首蛇身、造八卦的伏羲搞明白了,同时还了解了造人的女娲。一个是人之初,一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初,美丽的东方神话像一粒种子,深深埋在了少年的心中。他想,此生有机缘,一定要亲手把神话中两个“之初”创作出来。

1986年,为庆祝联合国“国际和平年”,李博生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绿松石作品《人之初》。作品以“女娲造人”为题,表现女娲后人亲如一家的欢乐祥和,传递了中华文明大爱无疆的传统美德,寄托了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该作品在1989年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时隔35年后,再次遇上同一产地的绿松石料,李博生的少年梦被激活了,《伏羲》在眼中、在心中,两个“之初”梦终于成真。

治玉六十六载,李博生曾创作《恨福来迟》《鼓上飞燕》《无量寿佛》《夜游赤壁》《十八罗汉》等艺术珍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等近30项国际和国家级大奖,作品被收藏于世界各地。但是,治玉求道,悟透“手琢、心琢、神琢”三重境界,是需要漫长过程的。

“治玉的前几十年里,我一直在‘必然王国’里游荡、徘徊,完全凭着一双手做玉。直到45岁以后,我才意识到要逃出‘必然王国’,就要突破前人留给我们的‘诱惑’,打破对前人作品的模仿。六十多年来,我在琢磨玉石、完善玉石的过程中,玉石也在琢磨着我,完善着我,在此过程中,我逐渐进入了一个以‘神’治玉的‘自由王国’。”李博生说,“做《人之初》和《伏羲》的时候,绿松石在我心里,我怎么想的,看到了什么,就要完成什么。手琢只能琢其形,心琢能琢其意,神琢才能人石合一,琢出作品的精气神。”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玉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李博生思考更多的是传承。他说:“这些不是头衔,是责任。我得把我师父教给我的以及我自己的感悟,教给下一代,这才叫‘传承人’。不仅要传承,还要创新。”

李博生倡导为中国玉石文化培养四种人才:研究“玉文化”的人才、研究“玉”的科研工作者、高水平的“玉评人”和具有哲学思辨的“治玉人”。他把“治玉人”称为“哲匠”,“一块玉料变成一件玉器作品,在起与落、加与减、舍与得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一次哲学思辨实践,它是玉石的重生,也是治玉人一次次的涅槃”。“会做、会画、会说”,李博生以治玉“三会”要求徒弟,而且会在收徒时把教会徒弟“三会”写进协议中。“做玉这个行业,有很多思考、领悟、技巧的微妙之处是没有教科书的,也是书本所不能完全传达的。这就需要做师父的能语言精准地表达,手把手地示范和启悟。会做玉不算什么,要会说会教才是传承技艺的关键。”李博生说。

当笔者请教老先生对绿松石产业发展有何建议时,他略显凝重地说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矿产资源,尤其做玉的人一定要惜料。”他认为给绿松石注点颜色或胶进行保护是对的,回收料渣子做成小玩意儿,作为商品也没问题,但是他反对机雕参与绿松石的制作。“对于珍贵的玉石,每一件,大也好,小也罢,必须要按照艺术品的原料去使用。”李博生说,“治玉是做活儿,不是做货,要做艺术品,而不是做产品。做玉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唯有如此,才能做得出经典艺术品。”

采访结束,李博生长子、嫡传大弟子李清元提醒父亲遛狗的时间到了。待笔者收拾好东西下楼,已见老先生牵着七八只小狗,往小区的花园走去。先生身着棉麻大褂,发髻轻绾脑后,背着双手,步态稳健泰然,身旁围着一群欢闹的小狗,像极了一位世外得道之人。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31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