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602|回复: 1

福建日报头版头条报道:筑医疗高地 护群众健康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22-10-26 11:5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福建实施委省共建,推进医疗“创双高”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疑难重症诊疗水平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这两年,7个落地我省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已有6个陆续开诊,实现高位嫁接、技术平移。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健康福建建设,让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福建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健康幸福感不断增强。
春华秋实,大地流金。
今年国庆长假,福建在有力有效的精准疫情防控之下,文旅市场供需两旺。
放心出游的背后,是福建群众对党和政府全力保障人民健康的强大信心。
“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为人民健康提供可靠保障。”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寄望殷切。
牢记嘱托,砥砺奋进。截至目前,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福建,省内新一轮医疗“创双高”、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全速推进。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福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重大疾病防治能力和省内疑难重症诊疗水平,方便患者在家门口看大病。
七大项目密集落闽
1994年,福州长乐市民陈明的脑部肿瘤,是远赴上海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周良辅切除的。2021年,陈明脑部长了新肿瘤,但这次他不再跋涉——在家门口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周良辅打“飞的”而来,携华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专家团队为他施治。
“我深切地感受到家门口有好医疗资源的便利和福利。”陈明说。
医生们的感触同样深刻。“手术难度很大,但我们现在有超高端手术显微镜、精准定位的神经导航系统、术中电生理监测系统、院际互联互通的网络支持等助力,能最大程度保障病人的安全。”参与陈明手术的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顾宇翔说。
250公里外,厦门市民黄于连同样对家门口的高质量医疗服务赞叹不已。不久前,他意外查出胃癌、腹主动脉瘤并夹层及其他多处血管病变,在首诊医院紧急处理后,转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救治。“本以为胃癌切除是个大手术,术后要躺十天半月,没想到我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行走。”黄于连回忆道。
黄于连的病情其实很凶险,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普外科联合心内科、神经内科、血管外科等多个学科对他进行了系统评估和全方位诊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根治肿瘤,还要让病人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主刀医生汪学非说。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都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前者位于福州滨海新城,后者位于厦门市区。这样的布局,展现出福建以省会福州市和特区厦门市为中心,全力打造“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医疗高地、让老百姓就近看好大病的雄心。
2020年以来,福建先后推进3批7家医院列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今年3月,省政府又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签订合作协议,依托部分省市中医医院,争创中医类区域医疗中心。
省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闽红表示,这是为了彻底改变我省高水平医疗资源短缺,尤其是疑难病症方面医学水平较弱,患者出省、跨区域就医较多的现状。
截至今年8月底,这7个项目中的6个已投入运营,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57项,其中填补省内空白41项、国内空白4项。2021年,试点医院转外就医患者同比减少25.57%。
弯道赶超成功破题
福建,是首批国家综合医改试点省份。
2016年,福建医改政策叠加效应开始显现,初步达到了财政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医院得发展、群众就医负担有所减轻的改革预期。但综观全国,福建医疗资源总量、医疗技术水平的排名仍居中等偏后水平,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百姓医疗健康需求不相适应。
这一年,福建在原国家卫计委支持下,实施委省共建,推进医疗“创双高”建设(即高水平医院、高水平临床专科和医学中心),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三所省级高水平医院,分别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等三所国家级高水平医院建立“一对一”合作共建。
然而医学人才培养周期长,输出医院的“精准帮扶”又局限于优势学科。向“医疗强省”迈进,如何加速?
福建开始探索实施“高位嫁接、技术平移”策略,即在就医需求较大的重点疾病治疗、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引入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推进与国内高水平医院合作办医、同质化管理,实现弯道赶超。
2017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在省内率先开诊,创新实施“同质化”管理,通过临床双主任制、执行主任/副主任常驻、高年资主治医生组建医疗队赴厦及行政垂直管理等多种模式,柔性引进上海总部高层次人才,并对不同层级的医务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现在,有140多名上海总部资深专家、骨干,以及中级职称以上的医师及护理人员常驻厦门医院。”该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顾建英说,“无论是医疗水平、诊疗规范,还是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医院核心管理,厦门医院都保持‘复旦中山标准’。”2020年,这家医院入列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
此后,短短两年内,7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相继落地,领跑全国。
有了“国家队”的助力,福建的“医防融合”、区域感染病学诊疗水平迈出新步伐。
比如,去年厦门市突发本土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设计出“愿检尽检”人群分流方案,建设并推广院外核酸采样通道,建立院内人员流行病学摸排工作机制,大大便利了群众核酸检测,也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感染风险。
今年以来,福建省儿童医院首次增设预防接种咨询门诊,为特殊人群的免疫接种提供咨询服务,降低基层特殊人群发病风险。
正在加快建设的还有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感染楼和病原微生物检验设施。“我们的感染楼编制床位200张,预计明年10月投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筹建办执行主任柴大军介绍,“它依托华山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优势资源,在张文宏教授团队牵头主导下,采取‘平战结合、防治融合’的战略,将建成集科研、医疗、教学于一体,并具有疑难重症诊治水平和应急救治能力的感染疾病专科诊疗中心,助力我省提升区域感染病学诊疗水平。”
如今,省内医疗“创双高”建设成效亦开始凸显。
目前,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已入围全国百强;全省12个专科入围全国专科声誉10强提名,38个专业72个临床专科进入华东五强或五强提名。2021年,三所省级高水平医院设置院士工作站6个,从国内外高水平医院和科研机构特聘教授74名,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09项。
去年,福建开始实施新一轮医疗“创双高”,重点支持建设1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巩固加强2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省市三级医院的薄弱专科中遴选18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以专科发展带动省市三级医院持续提升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同步实施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优质资源下沉共享
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之后,如何推进区域均衡布局?
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实现省市共建、网络布局、均衡配置,是优质资源下沉共享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1年8月30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明市政府、三明市第一医院就合作共建福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签署协议。一周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便派出首批专家驻点三明市第一医院,开展临床诊疗和带教,参与科室和医院管理。一年时间,包括临床科主任、护士长、中青年医生在内,三明市第一医院已有约40%中层管理干部完成进修。
他们的长大直接体现在救治能力上。今年7月,厦门市民刘敬业开车路过三明沙县服务区时意外摔伤,造成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紧急时刻,三明市第一医院挂职副院长、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显微创伤手外科主任医师朱庆棠带领团队对其施以一站式修复手术。
“这样的手术在三明是首例,但日后定会越来越多。”朱庆棠说。
去年以来,我省共启动首批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分布在三明、泉州、龙岩、莆田等地,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布局。一年多来,这4家医院各项运行效率指标均在稳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均有突破,高层次人员引进与培养步伐也在加快。今年上半年,4家医院共开展新技术、新项目61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2项、填补省内空白11项、填补地市空白37项。
“大手牵小手”,一起快步走。目前,全省二级及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参与医联体建设,全省组建医联体293个帮扶成员单位提升医疗技术与管理水平。今年以来,我省推进组团式精准帮扶,指定省级和厦门市8家三级医院采取“院包院”“院包科”等方式,对口帮扶25个薄弱县(市)综合医院。
数据显示,福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体成绩排名从2018年首次考核的全国第15位升至2021年的全国第6位,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达标率均位列全国第8。
启航新征程,放歌新时代。聚焦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的更高需求,福建将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速推进卫生健康各项工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健康保障。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0-26 11: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莆田广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