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269|回复: 0

“三件大事”扬优势固底板锻长板——十堰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12-24 05:5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楚网讯(十堰日报)记者 彭飞 通讯员 范庭雨

11月份,我市主要做好这三件大事:

一、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实干实为。持续深学、细悟、笃行党的二十大精神。11月21日,市委六届三次全体会议举行,审议通过《中共十堰市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要求全市上下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始终对党忠诚、奋发有为、狠抓落实、守牢底线、团结奋斗,锚定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协同推进减污、降碳、扩绿、增长,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四化”同步发展,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优势产业,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11月24日,我市举行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市委书记黄剑雄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担当尽责,实干实为,以实绩实效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

二、将项目建设的质效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的有力支撑。全市上下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集中资源和力量谋大项目、抓大项目。11月4日,我市举行十巫高速南段暨2022年11月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计划当月开工项目共213个、总投资717.8亿元。11月10日,我市举行新能源产业座谈会暨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现场集中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额522亿元,今年全市已引进新能源项目总投资1323亿元。11月22日,黄剑雄带队拜会东风公司高层领导,积极争取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项目早落地早见效。11月25日,中央商务区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要求高起点定位、高品位设计、高标准建设,把中央商务区打造成十堰时代名片、城市地标。各地各部门以项目建设大突破促进经济发展大跃升,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新势能。截至11月底,今年全市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33亿元,同比增长18.8%;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165亿元,同比增长6.3%,环比增长17.4%,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劲动能。黄剑雄先后到东风龙擎动力有限公司、东风专用零部件有限公司和湖北溢滔科技有限公司等部分科创企业调研,勉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步伐,充分挖掘和发挥各方优势,着力在工艺创新、材料创新、技术创新上寻求突破,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努力在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上抢占先机。截至11月底,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总产量达9.38万辆,同比增长89.4%;进出口总额超149亿元,同比增长45.3%,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注入了新动能。

深刻领会深入践行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

11月19日,十堰凉意渐浓,茅箭区五堰街道六堰山社区广电锦苑小区的议事亭里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会在这里举行。

广电锦苑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常住人口113户345人,是老旧小区改造的成功典范,也是“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示范小区。过去,这里由于建筑陈旧,小区配套落后、绿化不足、功能不完善,居民满意度较低。如今,改造后的小区整洁漂亮,居民主动认领小区绿植,义务维护绿化环境,人人争当呵护家园的主人翁。

“虽然是老小区,但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住得可舒心了,现在小区环境非常温馨,邻里关系和谐融洽,是远近有名的文明小区。”小区居民张文贤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反复提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很符合十堰的发展实际,我们老百姓要在干部的带领下,永远跟党走,共建美好家园。

……

“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十堰各项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全力开创十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黄剑雄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班开班式上强调。

学习宣传入脑入心,贯彻落实见行见效。11月份以来,市县两级11支宣讲团189名专家学者深入企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迅速传递到干部群众心田。全市上下持续抓住“学”的精髓,浓厚“讲”的氛围,提高“用”的成效,加快把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新蓝图变成十堰的“施工图”“实景图”。

方向在学习中更加明朗,共识在感悟中不断凝聚。在11月21日召开的市委六届三次全会上,审议并通过了《十堰市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同时明确了突破性发展“一主四优多支撑”优势产业,着力打造“山水车城、宜居十堰”,再创“仙山、秀水、汽车城”战略优势的发展目标。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四梁八柱”进一步加固。

绿色是十堰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底色。十堰正锚定新的发展定位,坚持知行合一,不断创新思维,持续完善机制,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路子。

项目为王发展为要

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11月的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一派火热的生产场面。在这里,每1.5分钟就有1辆东风商用车下线,每2分钟就有3辆东风卡车驶向全国各地。企业产品涵盖31大行业、88个典型物流场景,为客户量身打造的28款明星车型,极大满足个性化市场需求。

距离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不远的十堰本土企业驰田汽车公司智慧新工厂内同样一片忙碌,机械设备开足马力赶订单。该公司拥有40余项前端自卸与液压专利技术,改装的工程自卸车畅销国内外,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专用汽车领军企业”“湖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是东风、上汽、陕汽、福田等国内重点商用车企业优质合作伙伴。

寒冬里,十堰汽车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的火热场景令人心潮澎湃。这是十堰多年来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跨越发展的可喜成就。今年1至11月,全市汽车总产量达28.43万辆,产值近千亿元。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高质量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黄剑雄在调研全市项目建设工作时多次指出,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扩投资、稳增长、惠民生有着重要意义,要围绕经济运行抓项目调度,持续做好项目服务和要素保障,全力推动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以项目之“进”支撑发展之“稳”。

11月10日举行的全市新能源产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涉及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动力电池、清洁能源等领域。其中格罗夫氢能汽车生产项目将投资50亿元打造氢能产业化基地,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

100亿元。该项目填补了十堰氢能源汽车产业空白,对推动我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前期对十堰新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深入考察的基础上,与十堰签订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在十堰成立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中心,并联手编制“十堰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认可,也代表了众多新能源领域企业家对十堰汽车产业发展前景的判断。

产业项目风生水起,市政项目如火如荼。在加速招引、签约、落地、达产一批重点产业项目的同时,我市同步推进一系列打基础、补短板、强功能、利长远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和城市建设项目。

11月17日,在十西高铁郧西段项目工地上,各类施工机械轰鸣,工人正紧锣密鼓施工,工程各标段进展顺利;11月23日,十巫高速公路汉江特大桥南岸施工现场,一座座笔直的桥墩矗立在汉江两岸,施工方全力以赴赶工期抢进度;11月底,市民期待已久的总面积达60000平方米的浙江路体育公园全部竣工。与此同时,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的城区农贸市场改造项目取得显著成绩,目前30余家农贸市场已完成改造,市场环境焕然一新。

全市上下以项目为导向,坚持“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项目”和“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紧盯项目干”,聚焦落地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竣工项目抓投产,全力做到储备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不断为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蓄势增能。

动能转换提质增效

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

热处理是装备制造行业四大基础工艺之一,因能实现工件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等性能的大幅提升,其功效被业内评价为“点石成金”。在十堰普林工业园内,专注于感应热处理的恒进感应科技(十堰)股份有限公司,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打破进口设备垄断,长大为我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示范企业、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入选工信部第四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恒进感应的成功绝非偶然。这个成立之初仅有5人的团队,如今在感应热处理多个领域攻克技术难关,打破了进口设备在该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靠的是日复一日近乎严苛的技术研发投入。

恒进感应只是我市众多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新赛道超越的企业成功案例之一。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我市创新实施“点单式”企业帮扶措施,由企业“出题”,科技部门“张榜”,有研发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市场主体等“揭榜”,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一举为不少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激发了市场创新活力。

11月28日,在十堰高周波科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长10米、宽12米、高4米的大型高精轴承智能装备几乎占据了车间四分之一的空间。这种风电海装高精轴承智能装备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市场垄断。高周波公司发出“榜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揭榜”,共同开展项目技术攻关,产品最终研发成功。

“要全维度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强引擎’,千方百计把更多优质项目引进十堰,使更多的高端人才留在十堰,让留堰返堰的人才充分施展才华。”黄剑雄要求,以优质项目和人才看实绩、比高下、论英雄,最大限度发挥创新的价值和效益。

今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科技强市战略和全市“一主四优多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截至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创历史新高,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9家,总数达到549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675家,入库数量位列全省第五;新增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6家。根据省科技厅发布的《湖北区域科技创新生态指数报告》,我市科技创新生态排名全省第四,位居第一梯队,在科技创新投入、企业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产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创新成效等5个方面23个具体指标中,15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