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异类”、千古忠烈——卞壸
东晋是历史上很奇特的一个朝代,由于门阀世族达到顶峰,导致皇权衰弱,提到东晋,好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帝王,而是世家大族,比如,王导、王敦、谢安、谢玄、桓温等,他们在不同时期,出将入相,把持朝政,显赫一时。
在东晋初年,有一位和王导同时期的大臣,此人历经三朝,曾两度为相,地位显赫,深受皇帝倚重、信任,但他不流于世俗,被当时的主流社会视为“异类”,所以知名度并不高。不过,其去世后,却倍受后世尊崇,历代文人史家、封建帝王均给予其高度评价——
唐太宗称其为“忠烈之勋”;
明成祖朱棣称赞其“千古忠孝表清门”;
宋高宗专门赐其“忠烈”庙额;
清康熙帝巡视江南,到其祠堂祭祀,赐御书“凛然正气”匾额;乾隆帝多次前往祭祀,并赐御“典午孤忠”匾额;
唐朝名相房玄龄赞其“以匡正为己任,褰裳卫主,蹈忠义以成名”;
宋代文天祥为其族谱题跋“数千年清白相传”;
明朝兵部尚书史可法为其题“乾坤正气”。
这位深受后世敬仰、尊崇的东晋名臣,名叫卞壸(kǔn)。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会受到后世如此推崇?
1.出身名门,不恋权势尊孝道
卞壸出身官宦之家,是山东荷泽人。祖父卞统曾担任过琅琊内史一职,其父卞粹兄弟六人,皆做过高官,为政清廉,深受时人称道,世称“卞氏六龙”。而其父卞粹声名尤佳,被称为 “卞氏六龙,玄仁(卞粹字)无双”。
卞壸从小聪明好学,成年后很有名气,但他不贪图权势,朝廷两次征召他作官,都被他拒绝。西晋惠帝朝“八王之乱”时,掌握政权的长沙王司马乂,因忌惮卞粹的刚正不阿,将其杀害。
父亲遇难后,卞壸回到兖州冤句老家。晋怀帝时,承袭父亲爵位,出任著作郎。后来,征东将军周馥邀请他出任从事中郎,又被他拒绝。
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在建邺称帝,建立东晋,国破家亡的卞壸应召出仕,任从事中郎,负责官员选拔,深受司马睿信任,先后被提拔为太子詹事、散骑常侍、御史中丞等职。期间,他履职尽责,勤于政务,秉公办事,深得同僚敬畏和钦佩。
不久,因为母亲去世,卞壸回家服丧。两晋交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刚处理完母亲的丧事,司马睿就让他回朝任职。但卞壸极重孝道,坚持要为母亲服丧。为此,特意给司马睿写了一封长信,陈述理由。
信中说,自己无意追求高官厚禄,只因时局艰难,国家需要人才,才勉强出仕。但自己生母过世早,从小就蒙受继母抚育之恩,母亲活着的时候,世道动荡,自己没能很好地尽到赡养职责,如果去世后,又不能遵照礼法为母亲守制,自己将终生遣憾。
如果国家确实离不开我,那么无论如何我也不敢因私废公,现在朝廷人才很多,我一人的去留,并不会影响大局。所以,请朝廷成全我的一片孝心。
司马睿被卞壸的诚意和孝心感动,就没有逼迫他回朝。“帝以其辞苦,不夺其志。”(《晋书》)直到服丧期满,卞壸才回朝复职。
卞壸以身作则,尊奉孝道礼仪,对违反道德礼俗的行为,不留情面予以惩责。
当时,淮南有个做小中正的官吏叫王式,负责当地人才品级的评定。王式有一继母,其前夫去世后,嫁给了王式的父亲。后来王式的父亲去世后,她又回到前夫家中,由前夫家中的继子奉养,死后与前夫合葬。王式以此为借口,只服丧一年。
卞壸墓碣
但卞壸认为按照儒家礼制,王式应该像对亲母一样服丧三年。于是就上奏朝廷,弹劾王式身为官员,违背礼制,没资格做官。并以监督失职、纵容下属违反礼制为由,将其三个上司一块弹劾。最终朝廷经过讨论,王式被免职,并终身不被任命为官。
2.不畏权势,正纲肃纪严法度
卞壸历任三朝,一直很受皇帝重用和信任。任职期间,不仅严于律己,秉公处事,而且不畏权贵,敢说敢做。
东晋是依靠门阀世族建国,王导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所谓“王与马,共天下”,以琅琊王氏为首的世家大族在朝廷中地位显赫,位高权重。
晋明帝司马绍在位时,国舅庾亮权势日重,王导与之产生矛盾,经常借口有病不上朝。一次朝会,王导又称病不至。但事后卞壸得知王导缺席朝会,是因为私下里去为车骑将军郗鉴送行。
卞壸于是上奏朝廷,弹劾王导舍公为私,破坏朝纲,丧失了大臣的操守,御史中丞钟雅执法不力,失职渎职,请求朝廷将二人免职惩处。“是时王导称疾不朝,而私送车骑将军郗鉴,壸奏以导亏法从私,无大臣之节。御史中丞钟雅阿挠王典,不加准绳,并请免官。(《晋书》)虽然朝廷没有采纳卞壸的意见,但满朝文武却为之震动。
明帝病逝,晋成帝司马衍即位时,王导虽是辅政大臣,但对明帝遗诏将司马羕排在第一位不满,因此称病不参加即位典礼。卞壸当着众朝臣的面严厉地说:“王公还能算是社稷之臣吗?先皇驾崩、新皇未立的关键时刻,能是人臣称病推却的时候吗!”王导听说后,马上坐着车赶来参加典礼。
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地位优越,经常出现对朝廷的任命不满而拒绝出任的现象,致使朝廷政令大打折扣。一次,朝廷征召南阳乐谟担任郡中正、颍川庾怡为廷尉评的时候,二人对职位不满,借口父命,拒不赴任。
卞壸当即上奏朝廷说,人皆有父,假如都以父命为由拒绝朝廷安排,那么还有什么先圣之言、君臣之道?朝廷官员是国家的人,国家用人之际,官员更要有“身非己有”的献身精神,服从任命,担当责任。他建议朝廷坚决制止这种不听调遣、“以私废公”的行为,并且作为一项制度规定。卞壸所言受到朝廷上下一致赞同,乐谟、庾怡迫不得已,只好听命上任。
3.洁身自好,勤于政事匡时弊
两晋时期,盛行清谈,士族官僚阶层以“旷达”为名,崇尚老子、庄子“无为”思想,整日苟且偷安,放浪形骸,纵欲享受,生活放荡不羁。王澄、谢鲲等朝臣名士,不理政事,纵酒游乐,甚至经常做出脱衣裸体等放诞行为来标新立异,成为贵族子弟追逐仿效的榜样,社会风气极为低俗。
卞壸对此极为反感,多次在朝堂上严厉指斥王澄、谢鲲:“你们这些行为违背礼法,有伤教化,罪大无比!本朝中途倾覆,就是这样导致的。”他还想上奏朝廷,弹劾二人,后来王导、庾亮等人极力劝阻才作罢。但卞壸的这种态度却震慑了朝臣官僚,令“闻者莫不折节”。
卞壸不入流俗,洁身自好,勤勉理政,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能力扭转不良世风,“壸干实当官,以褒贬为己任,勤于吏事,欲轨正督世,不肯苟同时好。”(《晋书》)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无奈积弊难改,他的性格又刚直严肃,但凭一己之力,实难扭转。官僚名士都对他敬而远之,所以当时他虽身居高位,却名望不高。
朝臣阮孚放纵不羁,整日饮酒作乐,看到卞壸天天忙于政事,就嘲笑他:“卞公整天忙忙碌碌,口里就像含着瓦石(意指严肃刻板),难道不知道累吗?”卞壸回复说:“你们都是以风流名士自居,这些在你们眼中看不上的卑下之事,我卞壸不做,谁来做?”
卞壸坚守原则,廉洁朴素,任劳任怨操持政事,深受皇帝器重。他位居高官,却没有一座像样的府邸,儿子结婚,都没有多余的钱财。皇帝听闻之后,特赐卞家五十万钱作为奖赏,但卞壸以无功不受禄为由坚辞不受。
4.以身殉国,忠烈满门传千古
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乱,一些手握重兵的诸侯,渐生不臣之心,大将苏峻就是其中之一。
为防止苏峻叛乱,权臣、外戚庾亮担心苏峻反叛,建议朝廷召苏峻进朝任大司马,明升暗降,借机解除其兵权。当时,朝臣都无异议,只有卞壸极力阻止,对庾亮说:“苏峻现拥有重兵,且离京城较近,这样做必将引发苏峻提前叛乱,危及朝廷,应做好谋划,慢慢削其兵权”。
但庾亮一意孤行。苏峻得知消息,联合早已对庾亮不满的祖约,以讨伐庾亮为名,共同起兵反叛。
苏峻起兵后,朝廷命卞壸率军防御。卞壸知道敌强我弱,此去九死一生,却毫不犹豫,慨然出征。他的部下亲信劝他提前备好良马,以防战败时骑马脱身,被他严辞拒绝。
卞壸率兵与叛军大战于西陵,很快被击败,退兵后向朝廷请罪,朝廷令其继续作战,后双方又激战于青溪,仍抵挡不住叛军攻势。叛军攻进城后,到处纵火,卞壸军队大败。
当时卞壸背疮发作,但仍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血战至死,时年48岁。跟随他作战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见父牺牲,拼命杀敌,皆力战而亡。
父子三人同时为国捐躯,卞壸夫人裴氏强忍悲痛,抚摸着两个儿子的尸体哭道:“父为忠臣,汝为孝子,夫何恨乎!”(《晋书》)
卞壸墓碣石刻
苏峻之乱平定后,朝廷追赠卞壸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贞”。
卞壸身处乱世,在当时清谈盛行、放纵享乐的社会风气下,众人皆醉我独醒,恪守忠孝廉耻准则,为政期间,正法度,尊礼仪,廉洁从政,殚精竭虑,为东晋王朝建国初期的政权稳定沤心沥血,竭尽所能。卞壸父子三人精忠报国,舍身成仁,更是被后世誉为“忠孝之道,萃于一门”,千百年来传颂不息,倍受敬仰。
作者简介
马学民,大学学历,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菏泽市民俗学会、菏泽市儒学研究会会员。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主修10卷本《开濮曹徐马氏族谱》,参与编写《曹州国考名士集传》《曹州文坛集传》《曹州知名将士集传》《菏泽开发区社区概览》《百村记忆》《菏泽市开发区志》等十多部。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马学民卷》。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