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555|回复: 17

[原创] 门外谈史系列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2-15 17: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门外谈史之一

                      误终生
             
  自从一个有关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系列文章,在国内一个大型教育网论坛被删除后,一直以来,不想再谈论与历史有关的话题。然而,今天还是拿起笔来,也是很惭愧很惶恐的。因为参与教育工作前,是专修农业的,参加工作后,也是一直在搞农业有关的教学。后来,学校不再是职业考试中学了,学校一次次让我参加听培训进修班,都是政治学科的,教学法也是带一些政治方面的课程。对于历史,是并没有深入的钻研的。
  可是,学校在无人愿意带历史课程时,却叫我带历史课。唉,学校多年来,历史课,一直是在教学奖惩中,被惩罚的对象的。以前,带历史课,大多数是四或五个班,受惩罚也就是五百元左右吧。也就是一个到二个月的工资了。
  作为教师,领导叫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的。
  于是,钻研历史教材与有关资料,翻看历史书籍与学科杂志报刊,自己也订阅了几份。居然,按考试成绩,摆脱了学校中,历史学科被罚款的历史。于是,妄然地写起自己的历史教学经验来了。
  教育网上,历史学科的论坛,一记冷棍,使得俺清醒了许多。自己终究是个门外汉,对历史系统的知识一知半解,对历史教育教学艺术一窍不通,对历史教材不过略知一二的,对历史考试试卷也没有研究的,考试成绩,不过是瞎猫磁上死耗子罢了。
  所以,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不入方家高手的眼目的。
  咱这文章,不是写给那些高手大家们看的,是给与我一样,不是学习历史,而是给在中学却带着历史课程的教师们,对于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的学生们,爱好历史却又不知门径的网友们看的。故而,命名为:
  门外谈史。

  在您读了俺的文章后,可能,那简直是一定的,会误了自己的终身啊。
  想想《红楼梦》,那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太虚幻境,警幻仙姑让十二个舞女上来,为贾宝玉演唱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第一曲就是“终身误”,请看: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 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首曲子从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写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而实际上则终身寂寞。曲名《终身误》,就包含这个意思。曲中叹道,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所以,为了防止您读了俺的文章后,您意难平,就不必看的。
  齐眉举案:典出《后汉书。梁鸿传》
  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这里指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案,有足的小食盘。宝玉对这样的生活始终不满,所以说“到底意难平”。
  《举案齐眉》 一作《孟光举案》。元·无名氏作。本剧演后汉梁鸿和孟光的故事。事出《后汉书·逸民列传》。四折。孟光自小与梁鸿指腹为婚。梁鸿的父母早逝,家境贫寒,孟光之父孟从叔始有悔婚之意。一日,孟父邀富家子弟张小员外、马舍人与梁鸿一起,由孟光择婿。孟光不慕富贵,独识梁鸿。婚后,孟父逼梁鸿苦读,不让孟光与之见面。孟光换以布袄荆钗,因而夫妇双双被逐出孟家。梁鸿、孟光以舂米为生,孟父又暗中使女仆资助梁鸿进京应试。梁鸿果中了状元,官授县尹。孟从叔夫妇前往探视,女仆道出个中因果,于是一家团聚。《举案齐眉》,全名《孟光女举案齐眉》或《孟德耀(光)举案齐眉》、《贤达妇孟光举案》。《太和正音谱》、《录鬼簿续编》等著录此目。现存的
  版本有两种:明万历间脉望馆抄校本、《元曲选》己集本。


评分

参与人数 1窝币 +10 收起 理由
师太 + 10 很给力,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4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二

                                           枉凝眉
                           
   那是一九九九年,三合中学(原示范性职业初级中学)与花桥中学合并(二00二年,改现名,为中峰镇中学学校),俺也到了花桥中学。多数学科课程,均有一领导任科任教师的,正校长也不例外的,也还着一个班的课程,只是课轻得多些罢了。那时还没到“渡峰期”,也就是说,学校各班学生数(五十余),班级数都不算高的(二十三个左右班)。但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历史课程无领导。
  那是一个重奖重惩高峰期。
  历史学科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学校政史专业毕业的教师,多数都要求带政治课,不带历史课。到底是历史课教师年年被惩,所以教师不愿意带呢?还是因为历史专业教师不带历史课,才导致历史学科教师们年年被惩呢?
  刚到学校,就听说,某教师在上学期,被惩一千八百元。俺当时工资是二百余元的。如果是俺,那就是,半年班瞎上了。还不够学校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奖惩时惩罚的款呢?而随即,在冬季考试,俺就眼见了,初二年级二十六名教师,只有五名教师受奖,一名教师不奖不惩,二十名教师受惩。学校全体教师受惩的钱,拿来发奖,还多过万元呢?
  学校已经连续七年,中考成绩在全县稳居第一名了。
  重奖的是初三,是毕业年级教师,受惩的,是初二,初一年级的教师。换句话说,也就是,咱学校,初一年级,初二年级,教师都没有用心教学,所以,年年在全县排名靠后,在六名以后,就是受惩对象了的。而初三年级的教师,硬是在短短的一年,把每次考试排名极后的学生,辅导成全县第一。
  俺带历史,初二年级三个班。
  历史课程,其实也有两个教师在带的。卫春丽教师,只是,不幸,在学校她昏倒了,于是她进院治病了。在俺的多篇文章,提到过的,带病上课的教师,就是她。另一教师,则是历史政治双带。
  政治课程,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县最好的。是因为全是专业教师的缘故吗?带历史课的,就让带几节政治课,那是平衡奖惩么?还是政治教师争取来的咧?
  历史课教师受惩,有了政治课的授奖,两两兑消,最终是不奖不惩或者看你是带政治课多,还是历史课多,也就是看是受惩重还是授奖重了。
  在中学的教师,都想下小学,在小学的教师,都不想到中学来。这是当时的情况。只是,学校让俺管理图书馆,那时一心一意想办好自己的那份校报,四开旬报,每期两张八版的小报,《学语文》。当时正想着,把它改刊,办成一份竹溪县第一份民间学术期刊,名字就叫做《教科研论坛》,办成一份刊物,不再是零散的纸张了。
  在奖和惩之间,在教学与办刊之间,心中掂量了几天,就到了花桥中学上班了。
  年终考试,成绩在六名以后,这三个班的历史课,俺受惩五百余元。那是两个月的工资了。只是俺有超岗奖,按还带管理图书馆,有岗位奖,在两两兑消,最终是不亏不涨,不输不赢的。
  对于历史课,也就是在管理图书馆的间隙,在办校报的间隙,在自己读书的间隙,钻研了一下教材教参罢了。
  那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的行径的。
  被惩是必然的了。
  现在想起来,是不是后悔当年到这儿来呢?历史课程之与我,是不是与宝玉之于黛玉呢?
  《红楼梦》之《枉凝眉》在耳边回响。
  一一个阆苑仙葩,一个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枉凝眉》,意思是说你白白地皱眉头,命运就这样无情,追悔、痛苦、叹息、遗憾,全都无用。曲名意谓徒然悲愁。曲子从宝黛爱情遇变故而破灭,写林黛玉泪尽而死的悲惨命运。
  历史教师的命运,在本学校,就是这样的吧?徒然伤悲,全然无用?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三

                      心迷乱
               
  某教师,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教师,带数学。这个干干瘦瘦的老头,在校园内任何人都不会注意的。但愿,在县一中高三年级却是大名鼎鼎的啦。无它,他对国家多年组织高考的试卷,极有研究。哦,补充一声,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啦。现在,教师早已经退休在家。是不是还健在呢?
  每年高考前,教师都要出一份当年高考模拟试卷的。据说,最好的一年,当年高考试卷,有三十多分,在他所出的试卷,有一模一样的试题的。可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并不怎样好。学生对他的课堂教学艺术,教师同事对他的教育教学,评价都不高。也就是一般吧。
  可是,能够揣磨出上级领导出试卷的意向,那也是一种极为出色的本领耶。
  这样的教师,在基础教育领域,有多少呢?对教材并没有一点点研究,对教学艺术也没有一点点认识,对教育心理学更是缺乏精深的把握,对社会大势及政治氛围也极少了解,但,他们对每年考试试卷的研究,却无人能及的。只因为,在那一方面上,寄予了他们极大的心血与智力,所有的智慧与投入啊!
  那是应试教育下的怪胎了。
  那也是俺当时的外境啊。总不能让自己的,半年的工资,不够扣除学校的罚款吧?学校根据教师所带班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全县所有学校的排名,进行奖惩的。那是一种极为严酷的制度。既然,俺不能够改变它,那么,只好适应它了。
  如俺一样,在教学之余,不以钻研教材为务,不以学习教育心理学为务,不以调查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务,不以深入社会与生活了解国家大事与学校动态为务,只是,一心一意的,钻研考试试卷的,有多少咧?
  教学法仍然是老样子。
  在图书馆,把学校历年来,积累的各年级考试试卷,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考试试卷,历史学科的试卷,一份份的搬出来,摆在办公桌上,那是一片雪白的世界。唉,能够在图书馆工作,能够自如的把学校的试卷拿出来,全的历史教师,也就是俺一个吧。
  对照教材,对照教参,对照年份,对照教研室历史年主持历史教研工作的人员,对对照他们平时的工作习惯,对照他们在学校主持教研工作时一点一滴的神情与态度,对照他们在一些教研活动时所说的话,对照他们在教研室主办的一份《教研通讯》上的文章,对照历史年来,教委所下发的考试规定及相关文件,还有什么呢?哦,还有他们平时的生活习惯与交往人群,对照他们在一些刊物发表的(如果有的话,可是,好象极少呀!)论文随笔等等,相互对照中,一份试卷在头脑中出现了。
  那是怎样的一份试卷呀!不同与前几年的试卷,然而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相似点。在试题的难度上,在试题的平衡性上,在对学生优中差的区分度上(那是他们出试卷的目标之所在)。
  那年考试,俺所带班级,五个班,全县第一名。
  全县是二十二所中学,也就是说,全县有二十二个名次的。从第六名计零分开始,每上升一个名次,计正分,每下降一个名次,计负分。那年奖金五百七十六元三角三分。五个第一名哟!如果是五个倒数第一名的话,那是要惩二千余元的。因为它的累积计分是顺数第一名的三倍还多的。
  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在这种重压力下教学,那是惶恐无依漂泊与无奈,那是悲哀与失望后的挣扎与奔波,别提对教材的钻研与学习,别提对学生的关注与爱护,别提对学校的维护与保卫,也别提对自己专业的投入与倾注。
  当你的工资日日夜夜在教学成绩的重压下时,当你的学生成绩决定你的生存与价值时,当你的一切与钻研学习无关时,你会爱你所选,爱你所学,爱你所做吗?
  第一名,五个班,奖金第一次来到历史学科教师头上,不是别的学科兑换的,不是工作岗位超过时所拿到的。是历史学科考试成绩而得到的。
  那年,是学校历史学科,第一次考全县第一名,非毕业班级的第一名。
  然而,那不是俺的追求。可是,什么样的才是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四
                    
                  且寻觅
           
  在开始带历史课时,常常思考,历史课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历史课?历史课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怎样?历史教师又在学校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外国历史学科的地位是怎样的呢?
  德国学校中,历史是四大主课之一,美国只有二百年的历史,政府规定加入美国籍的公民必须考美国历史;在美国有二门学科很重要,一门是体育,他们几乎每天都有体育课。美国人认为,强健体魄是教育的外沿形象,是美国国民活的广告牌。二是历史,美国只有短短的200年历史,但他们从中挖崛出了深厚的民族自豪感的内容。当你要加入美国籍,也要考美国的历史。日本早在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中,就把历史学科作为第一主课。
  美国学校的《全国标准》指出:“没有历史,一个社会就不会对自己的历史起点、它的核心的价值观,以及过去的决定对当前的影响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没有历史,就不能对社会中政治的、社会的或道德的问题进行任何合理的考察;没有历史知识和以历史知识为基础的探究,人们就不可能成为见多识广、有鉴别能力的公民。而具备这种素质的公民是有效地参与政府的民主过程,在全体公民身上实现美国民主理想的追求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美国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由国家或州政府组织制订。规定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到高中毕业,必须开设州历史、美国史和世界史。美国提出,在中小学的美国史教学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美国历史的成就和存在,从而培养学生对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忠诚。
  在美国,除了课堂教学外,还设有“全国历史日”活动,也配合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这项活动是以美国6~12年级的中学生为对象而举办的全国性历史教育活动,它起源于1974年俄亥俄州创始的地方性历史竞赛,目前已发展为全国性活动,每年的参赛学生达50~60万之间。每年的历史日都有一个主题,由“全国历史日”组委会选定,鼓励学生开展对世界、美国、州或地方史的研究。 通过参加竞赛,学生们的心理素质也获得健康的发展。作为学习者和社会一员,学生对自己潜能的自信心得到增强,对人生抱有更积极的态度。此外,他们增强了个人的和人际关系方面的能力;学会在小组中通力合作,负责地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与别人共同完成作品;培养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学会更有效地规划时间。总之,他们获得了自信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些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需要的重要素质。
反观我国,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1997年,教育部在对北京部分中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在“学生最不愿意学的课”中,历史课居第三位;在“最喜欢的课”中,历史课居第十三位;在“枯燥、没意思的课”中,历史课居第五位。
  这与历史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相关吧!让不懂历史的各科教师带课,只能是“杠星课”。教师拿来教学大纲,对照教材要求,把教参上所说的重点与难点,分别用单双杠,红兰杠,实虚杠,星点等线,把所谓的,可能考试的知识标下。并在这边注上考试的题型与设置方法,可能考试的角度与难度等等。
  教学围绕着考试转,不考就不教,要考一定教。重点反复强调,难点多次重复。不考的,自然就不必教了。
  俺也是其中一员。
  从1950年到1957年,教育部先 后颁发了7个中学课程计划,都规定历史学科在初中和高中6个年级开设,每个年级每周开设3个课时,历史课时 占课时总量的近10%,仅次于语文、数学和外语3科。1958年,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将历史课时数减少了1/3; 1963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课程计划,规定历史课只在初二、初三和高三3个年级开设,课时仅占中学课时总量 的4.5%;“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历史课被取消。1978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 草案》,正式恢复了中学历史课。历史课在初二、初三和高一3个年级开设,每周共有6.5个课时,仅占中学课 时总量的4.3%。1981年,教育部又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历史课在初 一、初二和高一3个年级开设,周课时数为8课时,占中学课时总量的4.8%。80年代后期,国家教委开始制订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试行)》,规定三年制和四年 制初中的历史课均在初一、初二、初三3个年级开设,每周7课时,分别占学科课时总量的7.6%和6.5%。这说明 历史课的地位在初中也有所加强。
  简单扼要的说,1950年到1957年我国中小学历史课每周3课时,1958年为1课时,1978年6课时,1981年8课时,80年代后期7课时,1992年为10课时。而当代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叙利亚、伊拉克等,中小学历史课甚至达到每周近20个课时之多,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英、美、法等国,每周历史课总课时数为10课时。
  现在,我校,历史每周两课时。全国各地是否一样呢?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五

史何为

为什么学习历史?这是个极为浅显的问题,看到俺提出这个问题,很多读者要笑掉大牙的了。可是,俺仍然要问,为什么学习历史?
以铜为鉴,可知衣着端正;以人为鉴,可知个人过失;以史为鉴,可知国家兴衰。唐太宗的这句话,就是学校设置历史学科的目的之所在了。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史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还从中悟出许多人生哲理,这正是很多后来人越来越成功的奠基,就像亚历山大曾经说过一句话:人,是有着利用别人经验的特殊能力的动物。读史可以明智,读史可以明兴亡、知更替,可以医愚,可以清心。在古代也有"见贤而思齐,见不肖而内省"之说,那是当时人们认为,历史的功能,首先在于它对道德教育的作用.认为读史可以达到劝善惩恶的作用。
道德教化,那是历史学科存在的第一目的。
由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感,由此,俺想到“学统”,“道统”与“政统(治统)”。由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物转星移,掌握兴替因缘的“学统”,到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形成自我成长的的“道统”,从而强化对国家爱护与保卫,那是“政统(治统)”所期望的目的了。
这是历史学科的终极追求。
1925年,梁启超就强调他希望清华大学,最少三种学问之独立自任,其一即为史学与考古学。同任清华国学院导师的王国维,则有“考释殷书开盛业,钩探商史发幽光”句,也以历史研究见长。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他一生的研究的重点是历史,算是研究历史的一个代表吧,他的目的是,在历史中寻求历史的教训。他常说:“在史中求史识。”因是中国历代兴亡的原因,中国与边疆民族的关系,历代典章制度的嬗变,社会风俗、国计民生,与一般经济变动的互为因果,及中国的文化能存在这么久远,原因何在?这些都是他研究的题目。
中国传统关注于做人的要义,首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宏阔胸襟;其次是“忧道不忧贫”的终极关怀意识和现实取舍态度。为此历史学科教师,必须更加用力探讨儒家文化及其做人的风韵气质是否可以与现代人文精神接轨。面对人文传统的积贫积弱以及社会文化的无序性和随意性,教师,尤其是历史教师们,更应该义无反顾地为自己的学术和知识价值做点原始积累工作,即提倡建构“学统”。应该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去,“学统”不存,遑论“道统”。让学生由学好历史知识,了解祖国国情,培养爱国情感到关注国家的一切。
翻开历史书,自古以来,政治哲学、儒士共同体、政府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原则性的东西已经都有了。它们就在古人的智慧里。道统、学统和政统的‘三位一体’是中国古代政治的轴心,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精华。儒家建立道统,儒家的学统培养儒士,儒士入朝做官掌握政统,就这样道统、学统、政统实现了统一。康晓光先生如是说
从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到韩愈提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传道系统,再到朱子《中庸章句序》明确提出“道统”一词,传统儒家的道统观确是与具体的传道谱系关联在一起。道统是属于“教”的层面,因而在“教”与“政”的关系之外还有一个“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或称之为“道统”与“学统”的关系问题。学统即儒家思想作为某种知识系统的传衍、发展和演变问题。单纯的的学统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道统与学统本属于一体的两个不同的角度而已。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个人的道德学问和社会的理想、政治的事务混合在一起了。格物致知,是为求学之途,可谓学统,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是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为道统,这是古代读书人一生的追求吧。而治国平天下,则是治统,是用道德并不能达成的。要求用道德解决一切问题,包揽一切,那么不仅仅经济、政治等社会功能要受到破坏,而且道德自身也将不能起它应起的作用。
“道统”的核心是道德标准与精神价值,由伏羲尧舜孔子等古圣人创立,由民间历代圣贤大儒代表并传承,是衡量社会政治的最高价值标准,是评判国家政府的独立精神力量,而“政统”则由皇帝或政府承担与代表,只表明皇帝或政府具有世俗权力的合法性,而不具有精神权力的合法性,即不具有“道统”上的合法性。在“道统”与“政统”分离的中国传统社会,没有一个皇帝敢说自己代表“道统”(社会道德精神上的合法性),因为皇帝知道,“道统”自古以来都由尧舜孔孟及民间大儒代表,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只代表“政统”(政治权力承接与使用上的合法性)。因此,他们不但不敢与圣贤争“道统”,反而降尊卑怀诚心尊重“道统”,敬畏“道统”,愿意接受“道统”的评判监督。在中国政治传统中,“道统”高于“政统”,“道统”不仅是“政统”的评价标准与道德合法性的来源,也是社会普遍道德与精神价值的基础与来源。也就是说,“道统”不仅承担着批评监督“政统”的功能,还承担着建设与维系社会普遍道德与精神价值的功能。
我们得明白,历史与国家,与学校,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这是教好学生历史的关键之所在。由上述可知,历史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教导,而是承担一种责任与担当,明了学科设置的根本因由后的恍然。
你不能把它仅仅当成一门课!
早些年,在《读书》等刊物上,许纪霖先生曾经说,知识分子赖以自我确认的东西有“神圣使命、悲壮意识、终极理想”等内容,先生口中的知识,保尚不是今天教师的责任呢?他强调知识分子工作的“超越性价值”,借以与“政治激情”或“商业激情(名利欲望)”相对,他认为可以将人文精神理解为一种新的“道”,“这种‘道’不再期望以意识形态的方式将学术和政治‘统’起来,它只是在形而上的层次上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合提供意义系统和沟通规则”。这种新“道统”与学统和政统的关系是平等的,积极的,生动的。他把人文价值视为“不亚于钱、权的第三种尊严”,强调要有信仰,有所追求,有所敬畏。
有几个历史教师,有这种认识?在历史教师的教学中,又有几个能够实践这种精神?
历史是研究过去,不是未来,但一些关於所研究的,那个过去的知识,可让我们掌握未来(不管掌握的程度是如何些微)。我们也不要以为,把历史变成一些类似科学的预言,便能加强对未来的掌握,只有让它保持真貌才可以发挥优秀的贡献。这也不是坚称史学家和读历史的人,较之其他不读史学者更能面对未来,因为决定未来,除历史知识外,还有许多其他东西。这强调的是一个人有历史知识,比没有历史知识要处於较好的位置,这不是与其他人比较,而是与他自己来比较。
别仅仅向学生讲授历史知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六
意徘徊

世事无常的,谁能够把自己下一步会做什么想得清清楚楚呢?往往你想做的事,别人让你做不成,你不想做的事,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你必须去做啊!谁又能够证明,让你做的事是对是错呢?“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伏”是千古不易的真理呀。
上学期历史学科考的成绩差强人意,新的一常年,订阅了《历史教学研究》《历史教学》《新课程八年级历史》等等报刊,而学校图书馆里,所有历史相关的古籍与现代书籍,都借到手,准备好好地,札实地翻阅一过的。学校图书馆里,还有中学生历史学习小丛书等等,那也是活跃教学积累知识人一部分的。
只有让自己的历史知识札实一点点,才不会让学生问翻了天啊!
好几次,面对学生的问题,是无法应对的。因为那都是自己的盲区,是自己能力与知识的盲区。
可,开学了。学校安排自己带政治课。新课程标准的政治课。七年级。那可是自己没有参加培训的学科呀。
农村中小学校,有很多教师,参加了暑假上级机关组织的新课程培训班。来自市教研窒的学科带头人,县教研室相关研究人员,各学校参加过省市教科院组织的,新课程培训班的基层教师们,在教师继教中心,对全县各学科教师进行了培训哟。
那时,是没有我的。
现在让我带新课程标准下的,起始年级学科。自己更加陌生的学科。寒假来临时,本学期的考试成绩出来了。在全县排名,几个班分别为第二,三,四名。不算好,可也不算坏吧。
春天来了。这是一个新的起点。去年所订阅的报刊杂志都来了。一本本的翻阅着,细细阅读那些,国内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名的中小学历史教师,所谈论的历史学科,政治学科。那是他们口中的历史,他们口中的政治,与我们的历史学科,政治学科有相同的地点,也有不少隔膜。
哈,忘了说一声,在年底,又订阅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政治思想课教与学》《中小学时事政治报》等报刊。带着新的学科,总得对它有一点研究吧。
你带八年级历史吧!
啊?!。
面对学校领导,你又能说什么呢?
在教师口中,常常有句至理名言,那就是:人民教师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你得服从领导的安排,是不?
于是,又一次来到八年级,带历史学科了。
已经搁置的历史报刊,又一次拿来,一本本的翻开,在办公桌上,细细的研读着。那些历史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与研究,那些新课程标准的历史知识学习方法与探索,那些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校对其研究与认识。
新课程标准,果然是新呀。与以前历史教学果然不一样的。让学生放开了手脚,让教师放开了思想,让学校放开了束缚,也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方式来一个根本的变化了。
只是,这种教育教学方法下,能够应付传统考试吗?或者说,考试考核是不是还是传统的那些咧?如果,考试没有变,这种方法学习下的学生,会出现怎么样的幅画面呢?
重奖重惩制度下的教师,如何应对这种,来自一种好意,一种探索下的教育教学观念?
那个学期,暑假时,常年期终考试成绩出来了。我被惩三百七十余元。
工作近二十年了,第一次受惩,那是近两个月的工资呀!
而学校另一名历史教师,卫春丽教师,那名带病上课的教师,在学校操场上,缓缓地倒下了,在操场上,在学校。是累倒的。
让俺心痛!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七

                                             亡歧路
                        
今年暑假,你去参加县教师继教中心的学习吧!
   历史学科教师,是应该去参加学习培训了。不然,在课堂上教学,连学生的提问也回
答不上了。更不用说,来自各校听课教师的观摩与学习了。一个对新课程标准一窍不通的教师,在教室里,大谈特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不是一件很怪异的事吗?
你去参加的,是政治课教师培训,新课程标准下的政治教师,应该且必须掌握的一切,你都得知道吧!
可是,我在带着历史课呢?是不是让我学习历史好了?
学校已经安排好的。你去学习政治。
也好,新课程标准,政治教师,总算能够知道,在省市教研人员口中的新课程是怎么一回事了。也可以在来自全县各地的优秀教师们,他们口中的新课程标准是怎么一回了。听说,还要发几本书,那是国家相关科研机构所出版的书籍,一定会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与陈述的。
半个月学习结束了。
自己却觉得,并没有什么收获的。每个来上课的教师及专家们,似乎对新课程并没有精深的研究,而来一线教师们的疑难问题,也并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疑惑仍然是疑惑。如果说,连专家们都不知道,新课程标准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实施新课程标准,岂不成了一场笑话?
在课堂上,专家讲的,大多数是,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如何应付目前的考试方法与技巧。来自一线的,市内县内的优秀教师们,在课堂上,对咱们这些学习者,大多数,也是这样的口吻与态度。
新课程标准,想说爱你不容易呀?
只是,在学习过程才发现,自己在不知道什么新课程标准时,所做一些事,竟然就是那些要求,中学生应该做的事耶。
几年前,在开始带历史课时,就常常让学生开展一些,地方历史知识调查研究,采访编写一些地方历史名人传说小传,学生自己家族历史来源与大事记载。教给学生编写自己家族的家谱,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理清自己家族历史线索,如何起笔写,并且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在课堂上,在课堂外,在在校园以外,让学生爱上历史,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历史知识的密奥,让历史成为学生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那些就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部分的。
徜徉在历史学科的海洋,自由自在的呼吸历史的气息,让一条条历史知识自自己的心头流过,让历史学习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使得历史浸透自己的血脉与精神,成为自己生活准则与为人标准。
这就是历史学科,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课,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应该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的,学科目标应该达到的目的地。
只是,目前考试制度,似乎不大与其相契合哟。培训班的教师们,那些来自大地方的专家与学科带头人们,一次次的,让我们学习应该达到的标准,又一次次的,推翻自己所传授的标准。他们所讲的,书上所说的,应该达到的,是我们学习的。而他们所要求的,结束时所强调的,必须达到的,是我们在回去年,实际上做的。
只是,回到学校后,我仍然带历史学科,八年级的。不是政治,七年级起始班政治,学习班时,反复强调的,培训教师必须带的年级与学科。



UID280018 帖子2336 精华28 积分161027 阅读权限150 来自湖北省竹溪县中峰中学 在线时间787 小时 注册时间2005-4-14 最后登录2011-12-12 查看个人网站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八

                                              伤神思
                                
连续三年打破学校几十年来的纪录,是俺的课时量与课程安排。可惜,学校没有编制校史的。可是,俺又想,如果真的编写校史,又怎么回有这笔帐呢?
千年以下,编写史书的,那些在政府安排下完成的。他们在书册里,一心想要把他们自己心目的人,留下的光辉的。编制者们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但留下灿烂荣光的,却是几本私人编写的史书,个人化写作的成果。这也是算对那些一心留下业绩的,当权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哟。
学校安排带七年级1,2两个班的政治,八年级三,四两个班的历史,五,六两个班的政治。也就是说,俺得备三门课了。这是学校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课程安排。因为历史政治是中考课程,一般说来,最重的课时量,也就是两个中考课头的。并不是说,没有三个以后的课头,但那是非中考课头的安排时,才会出现了。比如说植物,比如说地理,比如课音乐与体育什么的之类。
三个课头的后果,在短短几天就显示出来了。办公桌上六大堆作业,还不是最使人难受的。毕竟,作业在批解了几本以后,大体上对学生的思维状态有所了解了。一眼看去,在心中已经有了成算的。只要在几外关键的地方,用心细看看,就可以把学生作业,正确迅速的作出决断的。
使人头痛的,是备课。在你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政治与新课程标准,现在,却是历史与政治思想。几种知识在头脑中打架起来,二十二节课,每天都有四节课的,最多时两天有六节课。每节谭都有作业哟。
学校把晚自习撤了。放在课外活动时上。本来上午四节课,下午三节课,现在没了晚自习,第八节九节课,就是晚自习的课了。一天九节课,俺就上了一大半耶。你还得备课,还得批解作业,还得找学生谈心聊天,还得进行自学提高,还得研究教材与教参,还得与同事次序自己的近日体会与心得……
每天早早的赶到学校,在早饭前,急起直追的批解作业来。能够批解几个班是几个班吧。然后是备课。三本教材放在面前,一本本的看过,三本教参放在左边,一本本地研究一过,三本课堂作业(那是市县教委编写出版的啦,据说对学生应付考试,很有帮助的)一本本的对照教材与教参看看。三本与教材教参有关的资料,放在办公桌最边上,一本本的粗粗看过。啊,要上课了。赶紧拿出教材与备课本。要知道,即使你备了课,可是,如果没胡拿到教室里去,也要扣除你的工资耶。
上课铃响,走进教室,急急忙忘记的,有一次,要到八年级四班上课,居然走进七年级四班教室里去了。唉,老师,你又来给我们上课吗?
你又来给我们上课吗?不是,不是的。这几年,为了研究学科交叉知识渗透对教学的作用,俺自己在几个历史政治教师里面,进行了一个试验。那就是,常常请几个专利号 。带别的年级,别的学科的教师,给自己班上讲课,当然,自己也常常到别的班上,给别的学生上课了。
学生以为俺是给他们再一次上课咧!
于是,理所当然的,俺也病倒了。在大冬天,在将要进行期终考试,还没有进行期终考试时候。请假,是倒在县人民医院的病床上打的电话。断断续续的几句话,向校长说明自己的病情,竟然用了五分钟。因为痛疼难忍,也因为无力说话。但比起卫春丽老师,在学校操场上,缓缓地倒在全校教师与学生面前,毕竟好上了许多。
近一个月的课没有讲吧!六个班,三个课头,历史与政治。期终考试,仍然为俺挣回了六百余元的教学奖金。
高兴的事,没有被扣除工资耶!
只是,这一住院治疗,就是半年。近万元的医药费,有七多千元是自己出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九
                                              融政史
                              
暑假参加了课程新标准学习,是政治学科的。按照教育局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在新学期,带七年级政治课的。
学校安排的是,俺带八年级六个班的历史,一个班的政治了。八年级共八个班,俺一个就带了七个班的正课了。谁人能及?去年突破了三个学科的历史纪录,今年又是破了纪录了。历史课程,以往都是六个班课,今年是六个班的历史课,再加上一个班的政治耶。
近年来,在探索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融和,其因也始于学校的课程安排的。历史与政治学科,在教学中进行渗透,对学校,对教师,对自己,到底是得是失,谁又能够说得清楚呢?
学科知识渗透,相互交叉配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内容吧。科学课,是地理自然等学科的自然化合,艺术课是音乐美术等课程的自然化合。而政治历史课,在古代中国,从来就是没有分开过的啦。我们知道,政治历史学科有许多相似之处,政治历史教师能否在一起教研,在一起集体备课,甚至选择一些课题在一起来共同研究上课或进行课外活动,以实现学科教师之间、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整合呢?能不能在共同来探讨中,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便利两学科的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策略以及学科整合成熟为最优的策略呢?
历史与现实是联系的,现实是由历史发展而来的。历史学从根本上要服务于现实,历史如果对现实不发生任何作用就失去了生命力。所以历史学的基本功能是揭示历史规律、提供历史经验、启发人们智慧、提高文化素质,政治课,则尤其是与现实紧紧相联系,是培养学生思想感情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国家接班人的最基础要求。让学生在认识历史中,加强对自身的认识,加强对祖国的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爱国观和人生观。
学校内,几名政治历史的教师,在一块谈论时,话题大多围绕着自已班上学生的学习及思想感情变化,没有形成整体的合力,这是学科渗透时的阻碍。如果,让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话题,那么,学科渗透就出现了的。如何操作呢?
请老师给自己班上学生讲课,让自己给别的班上学生讲课,也让别人给不是他们所带班级讲课。这是课堂教学上,便于操作的唯一途径了。
郭国霞教师,带初三年级政治课,请她给八年级讲历史。徐辉权带初三年级历史课,请他给七年级带政治,哈哈,去年,徐辉权教师的政治课,甚至在县里举办的大赛上,得了大奖了。那算不算学校的,政治历史学科组的,他的,一节学科交叉课成果呢?
在课堂教学上,它的内容是开放的,即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教学方式上,结合社会热点、焦点,强调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在操作规程中,重视实际,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营造开放的教学课堂,使他们在开放的民主的、轻松的、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这是大家的共识了。
学科渗透的理论基础,是由于,当今学生知识面广、参与感强,在学习中不满足于教师的“一言堂”,喜欢全方位地看问题,但是他们不自觉的渗透,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不但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还出现了许多负面影响。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讲授本科内容时或随意发挥时,涉及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突出地表现为认识的模糊和观念的混乱。
只是,刚刚在八年级上了半年课,学校一位政治教师病了。于是,在下学期,俺又一次成为政治教师了。带七年级六个班的政治。
不带历史课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7: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门外谈史之十

                                             求不得
                             

佛祖释迦牟尼说人有八苦,分别是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求不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生理上的痛苦;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和求不得,是精神上的痛苦。怨憎会,就是和怨恨、憎恶的人或事物在一起,无法摆脱,是一种痛苦;爱别离,和自己亲爱的人分离,是一种痛苦;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行识。‘炽’,火热也。盛,众多也。阴,障蔽也。是说这五种法能障蔽吾人本具妙觉真心,使之不得显现。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却总是得不到,又是一种痛苦。
生,求不得不生(不生非死);老,求不得青春;病,求不得健康;死,求不得永生;爱别离,求不得团聚;怨憎会,求不得解脱;五蕴炽盛,求不得清明。求,就是欲。求不得,便是苦恼。
生老病死世人皆无可避免,只是这“求不得”之苦,应是可以凭主观意志免除的。奇怪的是,古往今来,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大都是在这“求不得”上苦苦折磨自己。或费尽心机,或使尽伎俩,或机关算尽,或明争暗斗,最终是“反害了卿卿性命”。
原本渴求的东西,却远远的只可观,而不能走近,甚至观而不得,只可放在心底。欲罢不能,欲求不得。情绪里不免伤心,焦灼和懊悔。
七年级的政治课,六个班,均为县第一名。升八年级了,还是带政治吗?积极准备好了备课资料及,可是,开学后,安排的是八年级,八年班的历史课。
到底在俺心中,是爱历史课多一点,还是爱政治课多点呢?
学校一次次,安排教师,参加县市举行的新课程标准学习,自己一次次要求,学校最好安排到历史班去。实际上,自己都是到了政治新课程标准的培训班。而在实际教学中,一次次安排的,却是带历史课程。
总是失望耶!
你想得到的,总是得不到,你不想得到的,总是一次次来临。
那就带历史课程吧!
让自己对政治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深化到历史课堂教学中去,不也是一种选择吗?
只是,唉。新课程标准中,很多方法与现行的制度,是不大合拍的咧!
比如说,对学生的作业,是多种多样的活动与研究,是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探索与反思,是一此无法形成文字的或者说很长时间的活动,形成的文字材料却很少的啦。可是,这不符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符合学校对教师作业次数的要求。
历史课作业是三十次。
课本上不够三十篇课文。更何况,还有几课是不布置作业的啦。
于是,作业本的作业,只有二十二次。当你在布置学生做却的作业时,当你与学生沉静在探索研究的喜悦中时,你会想起学校的制度规定吗?如果不能,说明你不是一个好教师。不是一个名教师,更不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了。
优秀教师,什么时候,在心中,都是学校的规定制度与章程的。
俺不想当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名教师,一个好教师。俺只想,当一个普通的教师。做好自己的本份,不辜负自己为人的良心,就行了。
于是,作业不够次数,那是扣除了俺二十七元钱的。
钱极少,可那是俺的工资耶。
不想再往下写了。这个系列,就写到这儿吧!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