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312|回复: 0

[自然风光] 一代人的坚守——我市逐“绿”前行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1-5-20 17:56: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十堰日报

记者 朱江

5月13日,在陶岔渠首,习近平总书记察看工程运行情况,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总书记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水龙头’水质不错!”

青山环峙,浪花翻卷;烟波浩渺,碧水连天。千里调水,水质是焦点,源头清水更是重中之重。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守井人”,350万十堰人保护好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既是政治任务、光荣使命,更是发展所需、民心所向。

生态立市逐“绿”前行

时值初夏,记者登上丹江口大坝坝顶,俯瞰一库碧水,鱼翔浅底;抬头远眺,大岳武当若隐若现;回首平视,巍巍大坝锁汉江,水库绿波万顷,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十堰好生态,最美是水库。为让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守井人”逐“绿”前行,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多年来,我市坚持把“生态立市”作为高质量发展“命脉”,坚定不移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上铿锵前行;坚持铁腕治污,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切实增进民生福祉。2018年,我市成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019年,我市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称号;2020年,我市以全国第六届参评地级市综合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南水北调,不仅改变受水区用水格局,还为生态环境加分;南水北调,必将作为一项惠及南北、造福中华民族的世纪工程,永载史册。”十堰市南水北调水源区保护中心主要负责人感触颇深。

生态修复涵养“好水”

2015年7月18日,丹江口水库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其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水质监测指标中,106项达到国家Ⅰ类水质标准。

中国好水,名副其实,也来之不易。

为了保护好水源地,十堰多措并举,实施全域系统治水、跨域联动治水、新技术新工艺科学治水、创新机制治水等系列工程。我市累计清除561万吨污泥和垃圾,整治590个排污口,完成138公里河道清淤,建设130公里生态河道、1400多公里清污分流管网;引入深港公司、北京排水集团、碧水源公司等多家第三方治水公司,引进人工快渗、红菌技术、膜工艺等27种先进主流污水处理工艺,十堰成了名副其实的“污水处理技术博物馆”。

好水源离不开好生态的涵养。市林业局天然林资源科科长袁晓秋算过一笔账,目前十堰天然林每年所涵养的水源相当于30多座1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从2014年起,我市强力推进生态创建“细胞工程”,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将生态乡镇、生态村创建列入市政府年度“十件实事”。截至目前,全市已创成生态乡镇123个,其中国家级6个、省级59个、市级58个;创成生态村1482个,其中省级410个、市级1072个,创建数量位居湖北省前列。

生态文明深入人心

每个星期,武当山污水处理厂厂长杜纲都会受邀到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授课两次,每次4个课时。

三年前,杜纲被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从事污水处理行业整整10年的他,毫不保留地把治污实践经验传授给该校环境工程系的莘莘学子,为守护一库清水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多年来,十堰坚持“立体式”生态文明宣教模式,广大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持续提升,“一库清水清又清,我护绿水亲又亲”的意识植根深厚。我们坚信,在十堰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十堰一定不负光荣使命,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