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西八大古景,渡春桥首屈一指。这座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单孔石桥,有何特殊之处让数十位文人骚客挥毫题诗?又隐藏着什么故事让全城百姓时时感念游览?郧西县又为什么根据它建成“织女河桥十三春”?
“渡春垂柳”醉凡尘
郧西县城西北有一条清代形成的小街,青瓦陈椽,自然淳朴。近日,记者沿公园走廊直奔渡春桥,沿途柳芽新绿,桃花灼灼,白发垂髫携手散步,好不惬意。
远观可见大榆树一棵,高三四丈,枝叶盛极,好似硕大华盖,罩于渡春桥上。只见石桥状如新月,嵌于潺潺小河之上。走近一看,石桥台阶已被万千人踏去棱角,不知历经多少风雨洗刷。
桥高一丈八尺,宽一丈二尺,基址入土二丈,两岸距空二丈六尺。岸边建有防洪大堤,堤上植有柳、梅、桃、杏等观赏树木。桥两侧栏柱各十二根,造型美观,且具防车碾震动之效。此桥至今屹立于北门外,安然如初。
据当地村民介绍,它西对春山北依黄山,又与黄山坡上的“思退亭”(该亭遗址已不可寻)相互辉映,景色迷人。于是,“柳桥渡春”就与“黄山晚照”一起,成了郧西八景之首。如今,桥下小河内植有数顷荷花,至盛夏时节,荷花沿河道绽放,伴着河边垂柳,颇有江南小镇的风貌,成为市民采风之绝佳去处。
到了月中夜晚,圆月清辉洒于这座静谧的鄂西北小城,河中荷影绰绰,微风袭来银波暗浮,石桥与河中倒影合而为圆盘,“月桥衬柳,柳映月桥”,难怪渡春桥可列郧西八景之首。
翁县令善行解民忧
关于渡春桥的来历,一说清道光年间,郧西春荒严重,农民大批逃荒到外地,县令翁吉士边奏请清廷拨粮救济,边组织饥民修桥挣钱买粮。到了夏收,春荒已经度过,此时桥梁也正好竣工,所以称“渡春桥”。
还有一说也和翁县令有关。据说翁县令名吉士,字惠农,系福建侯官县嘉庆已卯科举人,于道光已亥年赴任郧西县令,和林则徐同时代又是同乡。当时的郧西物产丰富,百姓安居乐业。
县城北门外一里地,有一条直峪河(即今小河西),此处为湖北通往陕西的咽喉要道。河上原以木板为桥,遇大水常常漂失。每逢阴雨绵绵,便无法通行,西北诸乡百姓粮食蔬菜、柴米油盐等集市贸易,往来其间十分不便,两岸群众只能望河兴叹,而冒险过河者或被淹死,或被冲得无踪影。
道光三十年(1850年),翁县令为解群众之忧,广组人力,筹措钱财用以建桥,却因一场暴雨,所建之桥顷刻间化为乌有。为攻克建桥难题,翁县令发挥广大百姓和能工巧匠的集体智慧,将桥身改为月门,顺应水性,保证流水从月门下顺利通过。
转眼冬至,大地一片萧瑟,建桥工匠无一畏缩退避,舍己为公赶抢进度,一时建桥工地之繁忙热闹景象如同元宵之夜。到了天色明亮之时,桥基凸出水面。为保桥坚固不摧,翁县令采纳邑尉袁名懿的建议,于桥南河堤中藏二石柱斜砥之。整个建桥历时一年有余,直至清咸丰元年(1851年)二月方才完工。
石桥竣工后,因桥西有“春山”,故命名“渡春桥”。翁县令于桥栏上亲刻四联,曰:“三千年前会秦楚,五百里内划荘園。遊勝有人揽月宫,问津此处近天河。解鞍得句秦淮海,题柱谁才杜少陵。汉上丈人日抱瓮,商山太老行千足。”至今,石柱之上的诗刻仍清晰可辨。
据了解,后人为渡春桥作诗20多首。清代诗人李鼎赞渡春桥:“一道飞虹压绿波,夹溪柳弄影婆娑。绝怜细雨斜风里,隔岸山皆染翠螺。”当时的西邑才子曾有诗曰:“隔断春山直峪河,渡春无计奈春何。天边虹落桥横起,知渡人间春几多?”此即渡春桥之由来。
织女河桥十三春
郧西自古就有“古八景”之说。民间歌谣中唱道:“狮子摇铃悬鼓观,凤凰展翅天池庵。二龙戏珠两岔河,石公公对着石婆婆。四十八步上天梯,韭菜崖对着老鳖窝。”
自2001年起,郧西县委、县政府决定以“七夕文化”为核心,全面开展“
七夕之源、约会之乡、爱情圣地”的建设,拦河造湖,逢水架桥。武汉市援建了12座风格各异的风景桥,加之原有的渡春桥,共有13座桥。经过反复商议,给武汉市援建的小桥都以“春”字命名,并且都配诗一首,以和渡春桥,名曰“织女河桥十三春”。
“织女河桥十三春”,即渡春桥、元春桥、望春桥、迎春桥、探春桥、畅春桥、留春桥、咏春桥、报春桥、怡春桥、沁春桥、惜春桥和恋春桥。在此基础上,自2009年起,郧西投资800余万元,在城区建成占地1.3万平方米的渡春桥休闲公园。
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也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如今,渡春桥作为当地很多学生的写作对象,歌咏不断,连尚未入学的幼儿也知渡春桥是郧西县内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经过时更会手抚先贤手书诗作,向家长询问不认识的诗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