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600|回复: 1

【玲珑瓷语】你见过长在瓷器上的小鲜肉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7-5 13: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印象中瓷器上的人物是否都是一副衣袂飘飘,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高冷范儿?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有些也是很接地气的,比如人见人爱的“小鲜肉”,一个瓷碗、一个瓷瓶都可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云“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婴戏纹也正像诗一样反映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和审美趣味。



儿童具有健康自然之美,也是人类延续生命的象征。他们不造作、不雕琢,质朴、纯真,是人类和自然最能和谐统一的象征,是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代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有“连生贵子”、“早生贵子”之说,以莲子、枣等瑞果组合成的传统装饰纹样,往往被列为吉祥图案。




碰上有品位的皇帝,“小鲜肉”们都变优雅了!

宋耀州窑青釉刻花婴戏纹碗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之一。宋徽宗就自称“道君皇帝”。道学崇尚自然、含蓄、平淡、质朴的美学思想极大地影响了这个时期的审美情趣。这一时期,磁州窑、景德镇窑、介休窑等分别用刻划花、印花、绘画等多种技法表现婴戏纹。常见的有瓷枕和瓷罐,多表现儿童与花卉、儿童嬉戏、抱书入睡等生活场景,极富浓郁的民族气息。


宋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
由于社会经济发达,宋代十分注重市民社会生活,对于儿童生养、教育十分重视,随着以婴戏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的流行,以婴戏为题材的文物图案也逐渐成为宋代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金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枕
宋代磁州窑的婴戏枕,崇尚简洁的绘画技法,大多数儿童形态夸张、笔法简练概括,很少绘制细节之处,寥寥几笔,便将儿童的神情、动态勾画出来。


三彩婴戏枕枕面

三彩婴戏枕出土于河南济源,图中三个童子,左边童子左手提锣,右手执棒击锣;中间童子吹笛,右边童子在玩木偶。童子所玩木偶应是提线木偶,古时叫悬丝傀儡。从画面中可见宋代童子可爱、积极、活泼向上的整体精神。

宋代瓷器造型追求大方稳重、内敛,反对矫揉造作和繁冗的附加装饰,体现了当时人们平淡自然、质朴无华、清逸典雅的风格。
明清瓷器上高贵端庄的“小鲜肉”叫人想不爱都不行

明成化斗彩婴戏图杯
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婴戏纹大量出现在瓷器、绣品、石雕等之上。反映在瓷器上的明代婴戏纹极富特色,民窑日常用品中的婴戏纹,画面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从曲线勾画到局部描绘再到整体表现应有尽有。构图繁密,线条精致,儿童体态丰满喜人,充分体现出古代艺术家的创造精神。


清光绪青花婴戏图碗
清代所绘婴戏纹上的孩童形象刻画细腻,笔端工整,画面丰满,以富含吉祥寓意的图案为主。更多的是象征富贵满堂和业旺家兴。从纹饰整体风格来看,清代婴戏纹彩瓷具有满、繁、密的特色。


清乾隆·粉彩花卉凸三婴戏瓶
乾隆时期,粉彩婴戏纹瓷器发展到顶峰,画面清新活泼,刻画精细,借鉴西洋画法,造型准确且有立体感、色彩丰富、构图缜密。


清粉彩婴戏双凤耳大瓶

明清婴戏纹融汇了宫廷的细腻精致和民间的热闹红火,无论是色彩还是技法上都显得更加丰富,表现力十足。因此,上至宫廷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对婴戏题材十分喜爱。


明正德青花婴戏纹碗

艺术品的创造往往反映着时代的生活风尚,婴戏纹以特有的装饰风格在陶瓷装饰艺术中被广泛应用,是千百年来广大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理想,同时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造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克服困难的伟大意志,寄托了人们在现实中追求幸福平安,健康快乐的希望。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发表于 2016-7-5 13: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鄂西北中心四大交易平台
一   南京文交所
二   宁夏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中心   
三  景德镇陶瓷交易所
四   湖南省中南钱币邮票交易中心
欢迎您随时来咨询了解!

南京文交所鄂西北中心
像炒股票一样炒钱币邮票!!
咨询热线:0719-8660505  地址:张湾区公园路71号农行大厦4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