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601|回复: 0

[装修交流]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引发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6-8-1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70年代后期,化学合成材料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大量人工复合型建筑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他们在建筑中广泛被采用,其中一些材料排放有害气体。当时出于节约能源的考虑,建筑物的气密性大大提高,新风量减少,由此带来的室内通风率不足,污染物在室内空气中形成富集效应,对人体产生危害,使得长期生活和工作在“现代”建筑中的人群中表现出一系列病态反应。

        1.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主要表现

        病态建筑综合症(SBS)有如下主要表现:

        1)眼睛,尤其是眼睛,鼻黏膜,以及咽喉感觉到刺激症状。

        2)嘴唇等黏膜干燥。

        3)皮肤红斑,麻疹,湿疹。

        4)易疲劳。

        5)频繁引发头痛和呼吸道感染。

        6)明显感觉气短,胸闷。

        7)没有外力的作用也会引起过敏。

        8)头晕,恶心,呕吐反复发作。

        这些症状并没有显著的病理改变,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病症会明显的减轻或者消失。

        2.国际上有关病态建筑综合症(SBS)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2年首次解释“SBS为在非工业区主诉具有急性非特异症侯群(眼、鼻和咽刺激症、头疼、疲劳、全身不适)的建筑物室内活动者的频数增加的情况。这些症状在离开该建筑物之后能得到改善。”WHO在1983年对病态建筑综合症进行了定义,并将这些建筑和不良反应归纳“病态建筑(Sick Buiding)”和“病态建筑综合症(Sick Buiding Syndrome)”。

        1989年WHO又提出新的定义:“SBS为一种对室内环境的反应,大多数室内活动者的反应不能归因于某一明确的因素,例如对已知污染物货不良通风系统的过渡暴露。这种症候群被假定为由若干暴露因素的多因素互相作用所引起,并涉及不同的反应机理”。

        1991年欧洲室内空气质量及其健康影响联合行动组织又重新划分了定义。SBS:专指由受到影响的工作人员所主诉报告的,在工作期间所发生的非特异症状,包括黏膜和眼刺激症、咳嗽、胸闷、疲劳、头痛和不适。

        3.SBS发病机理

        尽管SBS的发病涉及不同的反应机理,因而很复杂。然而有关SBS发病机理的研究仍然在不断深入。SBS发病主要涉及到:刺激症状、过敏症状和全身症状。

        比较著名的有W.S.Cain学说和G.D.Nielsen学说。这里仅对G.D.Nielsen等的学说简介如下:在眼、鼻、咽部和上呼吸道黏膜中分布有大量的三叉神经的无髓鞘Aδ纤维。在无髓鞘C纤维和薄髓鞘Aδ纤维膜中镶嵌有感觉性刺激受体(Sensory IrritantReceptors,SIR)和阳离子/钙通道(Cation/Ca2+ Channel)的蛋白复合体。VOC和甲醛等能够通过物理性吸附和/或化学反应的方式激活SIR,从而打开阳离子/钙通道,然后引起钙内流。细胞内钙的积累又可以导致神经细胞在局部和中枢的纤维末梢内P物质(SubstanceP,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CalcitoninGene-related Peptide,CGRP)颗粒的脱颗粒。当SP和CGRP脱颗粒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时,即可产生刺激感觉和全身症状,当发生在眼、鼻、咽部和上呼吸道黏膜,则会发生局部炎症等反应。

        参与这个过程的因素还有:VOC和甲醛等在上呼吸道的代谢(—);质子供体的调制作用(+);SP和CGRP在上呼吸道的代谢(—);SP和CGRP代谢的抑制(+);SP受体的拮抗剂(—)和激活剂(+)等等。


十堰绿博士环保,专业室内污染甲醛检测治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