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956|回复: 4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20-11-2 13: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华为2020年度旗舰新品发布盛典今天下午在上海正式召开,发布会上华为Mate40、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 RS保时捷设计及典藏版四款机型在国内首次亮相。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1.jpg





01
国行版独占功能



对于这款史上最强Mate,我们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深度体验,大家可以移步查看我们的相关报道。同时,下面给大家附上最关心的国行Mate40各版本的价格:

华为Mate40:8GB+128GB 4999元、8GB+256GB 5499元;




华为Mate40 Pro:8GB+128GB 6499元、8GB+256GB 6999元、8GB+512GB 7999元;




华为Mate40 Pro+:12GB+256GB 8999元;




华为Mate40 RS保时捷设计:12GB+256GB 11999元、12GB+512GB 12999元、12GB+512GB典藏版13999元。


发售时间方面,华为Mate40 Pro、Mate40 Pro+、Mate40 RS保时捷设计今天18点08分正式开卖,而华为Mate40将于12月21日开售。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2.jpg


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解释称,Mate40 系列海外发布后,预定超出了华为的供应能力,目前正在加紧生产。同时,余承东还强调:“华为正在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供应问题。”
在国行发布会开始之前,余承东在预热视频里留下悬念:Mate40有一个功能很特别,将在国内发布会上揭晓。这一谜题也随着发布会的结束而解开。
会上余承东介绍了Mate40系列的一项新功能——智慧扫码支付。该功能使华为Mate40系列具备了更简单、更便捷的扫码支付能力。简言之,它允许用户在结账付款时(解锁状态下),当用户将手机的前置摄像头对准商户的扫码区域(大约15cm距离),手机就能自动感应并调出付款码界面。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3.jpg


目前,这一国行版本独占功能仅支持调动华为钱包和支付宝。说到支付,在华为发布会上,余承东还宣布,Mate40系列成为国内首款支持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支持双离线交易,收付双方的设备无需网络即可交易。





02
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一直以来,业界都存在华为将进军汽车界的传闻。虽然华为高管也多次站台表示,华为不造车,只是聚焦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部件供应商;但是一则发布会前亮相的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终端产品,再度引发了外界的热议。毕竟,拥有智慧大屏业务的华为,一直也都强调自己不做电视。
而在华为年度旗舰智能手机Mate40发布会上,华为正式首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据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介绍,HI代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HUAWEI Intelligent Automotive Solution),旨在通过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以创新的模式与车企深度合作,打造精品智能网联电动汽车。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4.jpg


所谓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概括起来有三部分。硬件上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电动、智能车云,以及激光雷达等整套零部件;软件上拥有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HOS(智能座舱操作系统)和VOS(智能车控操作系统)三大操作系统,并且支持与华为的HICar生态系统互联;而在算法上,拥有三大计算平台,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智能座舱计算平台和智能车控计算平台。
从官方的介绍来看,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具备了成为了一家造车新势力的基础,不夸张的说,一旦华为拥有了汽车生产资质,其就能够凭借华为HI迅速完成一辆智能电动车的生产。
当然,在发布会上王军再次公开强调,“HI带来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我们继承华为三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并追求跨越式技术发展,实现领先与超越。我们相信新模式一定会开发出好的智能电动汽车,实现品牌向上,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
至于华为不做车却又要进入智能汽车领域,官方给出的答案是智能汽车是ICT行业与汽车行业融合的产物,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软件将在未来汽车行业中发挥更大价值。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5.jpg


目前华为公布HI相关的信息并不太多,在自动驾驶方面,华为HI采用了以终为始的设计思路,以L4级自动驾驶架构为基础,提供面向L4~L2+级自动驾驶全栈解决方案;在安全上华为HI提供业内独家全系800V高压快充解决方案,充电10分钟即可续航200公里。
同样尚未公布更多细节的还有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在发布会上华为手机业务产品线总裁何刚只表示,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与华为手机实现了无缝衔接,基于分布式能力,华为手机上支持华为HiCar的应用可以无缝流转至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
而根据余承东透露,华为HiCar已经与一大波国产、合资车型达成了合作协议,目前合作了150+款车,2021年计划预装超过500万台,这意味着将会由500万台新车预装华为HiCar。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6.jpg


不过,何刚确认华为将面向旧款车型推出车载智慧屏,安装之后就可将手机上的APP体验同步到车载之上。遗憾的是,何刚没有透露更多关于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的消息,只表示其即将上市。





03
质感不输机械表的智能表

这场发布会除了是Mate40系列的国行发布会,也是一票生态新品的国行发布会,发布会上华为也正式公布了华为Watch GT2 Pro、华为Sound智能音箱、华为FreeBuds studio等产品的国行售价。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7.jpg


华为Watch GT2 Pro拥有四个款式,运动款售价2188元,时尚款售价2388元,保时捷设计款售价4688元,ECG款售价2688元。我们也提前拿到了其中的时尚款,并且进行了上手体验。在我们的体验过程里,华为Watch GT2 Pro无论是整体效果还是细看轮廓、按键等细节部分,给人的质感都更像是一块传统的机械手表,佩戴上它完全可以出入高端场合,即使是配上正装也丝毫不会显得突兀。
此外,华为Watch GT2 Pro这一次还新增了一个ECG版本,官方宣称是其首款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认证的智能穿戴设备。也就是说,购买这款华为Watch GT2 Pro的朋友,可以使用心电采集功能。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8.jpg


随后华为首款头戴耳机FreeBuds Studio发布国行价格也出炉,售价1999元。该耳机支持三重自适应降噪,能够准确识别和判断外界声场环境变化,自动在轻度、均衡、深度三种高自适应性降噪模式间切换。
同时,华为FreeBuds Studio可实现中高频达40dB物理隔音效果,并支持双透传模式,在人声透传模式下可保留更清晰的周围人声。续航方面,根据华为实验室数据,华为FreeBuds Studio60分钟充满电后可在关闭降噪状态下播放音乐24小时,充电10分钟可在关闭降噪状态下播放音乐8小时。
其他产品方面,备受关注的“自拍神器”华为环闪保护壳售价299元,华为Sound智能音箱售价999元,华为智能体脂秤3售价169元。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9.jpg


发布会最后,华为播放了一则名为《在一起就可以》的短片,算是作为华为对接下来的困局进行的回应。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对华为来说,过去几年中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手段很重,华为的各个业务不免受到影响,其中智能手机业务显然是承压最多的部门之一。在缺货的影响下,华为的手机销量已经开始下跌,不过对于手机业务,华为无论如何都会继续坚持下去。

华为国行Mate40发布会最大惊喜:华为首个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亮相-10.jpg


至于接下来华为会怎么走?从本次华为选择将HI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在这样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发布会上推出,不难看出华为内部已经开始押宝智能汽车新的赛道。
我们知道,汽车被视为人类的下一个“移动终端”,并且该终端由于悠久的行业历史,在核心技术的限制比起手机要少许多;而智能汽车想要“智能”,其严重依赖一整套成熟可行的算法系统、通信技术架构等等,在这个方面华为拥有业界一流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储备。基于此,我们认为华为可能真的是不愿意亲自下场做汽车。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 13: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鸿蒙系统什么时候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 13:5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比价发出来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 14: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2 14: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