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018|回复: 0

国务院发文,定调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圈了这些关键词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0-11-4 07: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未来十五年新能源车发展的整体路线定调。

《规划》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量的约两成,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近期,新能源车市场正在经历一轮“V”型反弹,要实现《规划》提出的目标,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产业协同,依然不可少。

新能源车发展定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规划》指出,我国新能源车产业自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

如果说,过去几年新能源车走进消费者的视野,政策与补贴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在新一轮的规划中,市场和企业的“主心骨”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而政府的角色则是“保驾护航”。

国务院发文,定调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圈了这些关键词-1.jpg


《规划》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更好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引导、标准法规制定、质量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维护、绿色消费引导等方面作用,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南都记者翻查数据了解到,2019年6月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后,新能源车产销曾出现一波较为明显的负增长,2019年更是首次出现全年销量的负增长,今年年初的疫情,也影响了新能源车的销量反弹。但中汽协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9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3.8万辆,同比激增67.7%,也是连续六个月取得增长,“V”型反弹的态势明显,更值得注意的是,C端购买新能源车的情况,越来越成为主流。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品牌间的竞争回归到产品实力之间的竞争。”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的消费者们,对于新品牌的接受度也在逐步提高。

《规划》提到的发展愿景显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以2019年为参照,我国汽车销量在2500万辆级别,20%的体量约等于500万辆。而2019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仅为120万辆,因此未来五年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

而在更长远的愿景中,《规划》提到,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攻坚核心技术,智能汽车加速落地

当然,新能源车要逐渐成为主流,离不开好的产品,而好的产品,则是优秀技术的集中反映。

因此,《规划》提到,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支持各类主体合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商业模式创新力度,形成新型产业创新生态。

具体的时间节点上,到2025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具体的做法上,《规划》提到要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国务院发文,定调新能源汽车未来15年!圈了这些关键词-2.jpg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的生产场景。

其中,“三纵”指的是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汽车——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包括整车平台、动力集成、节能技术、安全技术等等。

而“三横”指的是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构成的产业基础能力,包括开展先进模块化动力电池与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攻关,探索新一代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开发,突破计算和控制基础平台技术、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支撑技术等瓶颈。

针对技术突破,《规划》也特别提到了鼓励建设技术创新平台、产业间协调、以及对外开放合作等等。长远来看,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

在林林种种需要突破的技术中,南都记者注意到,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的相关词汇,也成为《规划》中的“热词”。

其中,智能网联技术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之一,《规划》认为,以新能源汽车为智能网联技术率先应用的载体,支持企业跨界协同,研发复杂环境融合感知、智能网联决策与控制、信息物理系统架构设计等关键技术。

对于自动驾驶,也有明确的应用时间表,到202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到2035年,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规模化应用。

声音:目标更务实、形长大期利好

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认为,在产业目标上,《规划》提到的愿景非常务实,比如,针对“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提法,是把车用操作系统提升到很高的层次,“我们要自主掌握操作系统,不能再像手机一样,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操作系统。”

针对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崔东树表示,这个目标较征求意见稿的25%更为稳健,在去年的市场低迷期后,对未来目标需要有更稳健的考虑,“我个人认为这个20%目标肯定能实现,25%的目标是有希望的。”

对于提高充换电服务便利性,崔东树表示,这一说法原先并非放在“目标”中,《规划》发布后,必然是对充电和换电模式有更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慢充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快充也是要建立体系的。而换电模式虽然有场景特殊性,但重视度也是明显提升。”

有意思的是,相比原先的意见稿,《规划》删除了“共享化”的内容,对此崔东树认为,共享化并非新能源发展的目标,而是一种商业模式,“汽车共享在中短期是不现实的,以共享自行车为参照,由于潮汐现象,它并不能满足真正的实时出行需求,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不可能通过共享取车实现,因此删除共享化很正确。”

多家机构也紧追热点。国信证券分析认为,《规划》明确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而从“量”和“质”来看,均对于新能源行业的销量以及技术要求相对原政策要求有所放松,“量层面,后期将更加注重由各车企产品力提升推动的市场自然消费需求带来的销量提升。技术准则层面,我们认为短期技术重心是提高续航里程,提升同价位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力,因此对于新能源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略微有所放松。”

中金公司表示,规划显示了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视,规划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的发布,表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广阔空间和决心,对新能源汽车整车和产业链标的形成了长期利好。

采写:南都记者 钟键挺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