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11月15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对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实行中转查验的通知》,相关中转查验从今天11月16日零时起实施。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此前在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新的研究发现,原本以为只有冷链运输环节作为新冠病毒载体,实际上进入冬季以后,很多货物运输在低温环境下也产生了类似于冷链运输的传播环节。所以,除了冷链以外,其他涉及到国外的货物也应该加强检测。那么,如果有海外的货物被新冠病毒污染了,它们传染给人的概率大吗?就此,我们再次采访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来听听他的介绍。
境外物品成为新冠病毒载体需要特定条件 传播概率取决于污染量多少及人员接触频率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冬天低温环境,它类似于冷链运输的环境。物品会不会造成传播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污染量的多少,污染严重传播概率高,污染不严重传播概率小。第二个因素取决于人员接触的频率,接触频率高,多次反复接触感染高率就高,如果是偶尔接触一次,概率就小。
海淘有收到被病毒污染包裹的风险 用酒精擦拭包裹 处理后要洗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海淘确实有收到病毒污染包裹的风险,像这样一个情况下,如果要减少风险,可以采取收到包裹以后,用含酒精的湿布湿纸擦拭外包装,处理完包裹以后要洗手,不能直接接触包裹的手去做抠鼻子揉眼睛这样等一些动作。所以注意手卫生,应该还是可以安全的去淘宝。
接触境外包裹的快递人员属感染高风险人群 涉传递境外包裹的快递员需定期做核酸检测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对于传递境外包裹的快递员来说,他们就类似冷链或者是境外物品的装卸工,他们会多次长期反复接触境外的包裹,所以说他们是高风险的感染人群。在作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在手没有清洁以前,不要触摸脸、鼻子、眼睛这些部位,下班以后一定先洗手,同时要定期做核酸检测,所谓的定期应不少于一周一次检测。如果是国内的快递员没有必要按照每周做核酸检测这样一个要求,同样,因为快递员接触的人群比较多,万一有感染的话,传播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加强个人的防护,定期进行检测也是有帮助的。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两份工作指南,对港口和冷链食品运输的防疫工作进一步规范。指南要求,在冷链物流过程中,不能使货物直接接触地面,司机及随行人员应当避免与门卫值班员、工作人员有不必要的接触。港口工作人员尽量避免与船员发生直接接触,进口冷藏集装箱拆箱作业中,人员应相对固定,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来源:央视新闻)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