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比结束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的长春第一汽车厂,很多人可能对二汽比较陌生。其实就在一汽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就考虑建设二汽了。
1952年,毛主席提出"要建设第二汽车厂"。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烽火连天之际,志愿军的汽车损失非常大,能不能把前方急需的给养、物资运上去,直接影响战事的进程。所以彭总每次给中央来电,总是不忘要求中央解决志愿军的运输问题。建设二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1952 年 8 月,周恩来访苏时,向苏联提出了建设二汽的意向。紧接着,李富春副总理率领代表团赴苏,在与苏联商谈 156 项援建项目时,另外追加了二汽建设项目的谈判。李富春向苏联人提出,毛主席说过:中国这么大,光一个一汽制造厂是不够的,“要建设第二汽车厂”。
1953 年1 月,一机部上报了《第二汽车厂建设说明书》,设想将第二汽车厂建设成年产10 万辆以上仿制嘎斯 51的汽车生产基地。考虑到一汽放在北方,于是中央决定将二汽放在南方的中南地区。苏联专家也赞同这个决定,认为中国搞建设要考虑战争因素,所以二汽的选址应该避开大城市。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中央成立了由苏联汽车拖拉机设计院、国家一机部第一设计分局和汽车局组成的选址小组,先后对湖北的黄陂横店、滠口、石咀等地进行了勘察,得出的结论是:石咀地势起伏不平,滠口有严重的吸血虫病,横店离城区远,给水、排水、供电等困难,在此地建厂投资太大,以上三处均不适合建厂。
1953 年底,选址小组看中了武昌青山,但是当时的华中钢铁公司也选中了青山。时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的李先念考虑到华中钢铁公司这样的大型钢铁企业对水路交通要求更高,于是将在青山选定的二汽厂址让给了武钢。
选址小组在全国多地勘察多地,又将二汽新址定在四川成都、德阳、绵阳一带。 但当时因新中国的底子较薄,“一五计划”摊子铺得较大,人力财力难以承受,所以二汽建设项目也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1964 年之后,国民经济逐步好转,二汽的建设再次提上议事日程。当时的中国,奉行的是反帝反修的"革命"外交路线,同美、苏的关系比较紧张,外来军事侵略随时可能发生。一旦打起战来,就必须要有可靠的战略后方和坚强有力的军需后勤保障。为此,中央做出了"大三线"建设的战略决定。汽车是重要的军事后勤装备,是重要的"三线"建设项目,所以搁置了十余年的二汽车建设项目,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第三个五年计划之中,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项目。
1965 年 2月,新成立的二汽选址工作组由长沙出发,勘察了澧水沿岸的澧县、津市、石门、慈利、张家界等地。经过勘察,工作组认为把二汽摆在湘西辰溪 、泸溪一带比较可行,并专门向邓小平同志作了汇报。小平同志认为,大型汽车厂从运输角度考虑,应该和国家要建设的铁路大动脉一起考虑,既要靠近铁路,又符合"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于是,二汽选址的重心就从湖南、四川移向了位于大巴山和秦岭交会的湖北、陕西一带。
根据中央的意见,二汽选址工作组又从湖北的襄樊沿汉水向西,经武当山进入秦岭地区。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工作组在鄂西北和陕南两地勘察了10多个县,搜集了大量铁路、公路、航运、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灾异、水电、工农业等多方面的大量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将厂址定在郧阳地区一个叫十堰的小镇。
但是,当时中央主管三线建设的是极左派,他们死搬硬套"靠山、分散、隐蔽"的六字方针,要求二汽必须建在大山里面,最好是在秦岭深处。二汽选址工作组坚持认为建二汽这样特大型的汽车厂,是百年大计,必须要考虑到长远,要对子孙后代负责,坚决不同意秦岭深处建厂。双方都坚持己见,最后,选址工作组的意见得到了一机部领导的支持。
一机部在向中央报告二汽选址设想时,将鄂西北的郧县十堰到陕西的旬阳一带,作为二汽建设的最佳地区。这里也是山区,能很好的隐蔽;即将建设的川汉铁路又由此通过,水陆交通方便,在此建厂,可以年产汽车 10 万辆以上。
为了选址工作更加可靠,一机部组织了大量的人力详细踏察,确定这一地区布置工厂的可能性。在察看地形的同时, 还组织了防洪、供水、供电、交通运输、基建材料、农业规划等小组,全面细致地进行工作。为了贯彻中央三线建设 “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大家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提出厂房尽量低一些,充分利用山势,选点时山的高差不低于 150 米;建筑要一贴、二埋、三嵌、四散、五藏、六进洞、七伪装;一个建筑群的总面积应控制在 2 万平方米, 几个建筑群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得少于 1000 米;车间的长度不超过 70 米,宽度不大于 20米, 单独建筑物的占地面积应控制在 1000 平方米,去掉工厂的标志,用油漆涂色伪装,仿照民房设计厂房立面等等几百条意见。
即使这样,二汽的厂址仍有很大争论。一些造反派写信给中央领导,反对在十堰建厂,认为十堰的厂址不符合战备的要求,是"小隐蔽大暴露",要求将厂址移到襄樊。他们认为,二汽选址定在十堰,进出只有一条公路,如果一旦爆发战争,很容易被敌人炸毁公路,憋死在山里。"
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高潮时期,二汽建设也因为这些造反派的反对而被迫停工。直到1968 年 6月,国家建委又组织人员再次到十堰考察,最终认为二汽选址符合战备要求,维持十堰方案。这个方案经周总理1968 年 11 月 19 日批示同意后,厂址之争才尘埃落地。
今天看来,二汽的选址似乎有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作出将厂址放在十堰的决定是一个大胆又富有一定远见的,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放在西南、西北那些深山大漠中的“三线工业”相比,遗留的问题也是最少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