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舸
[size=0.833em]十堰晚报讯文/记者 冰客 图/记者 张建波 报道:12月10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受邀来我市,举行《中国战疫,文艺工作者在现场》专题报告会。他生动讲述了自己带领中国摄协摄影小分队深入武汉,在疫情期间66天的采访经历,来自湖北十堰、襄阳,以及陕西、河南等地的摄影爱好者聆听了报告。
[size=0.833em]在谈到对十堰的印象时,李舸说,他曾获得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颁奖地就是十堰武当山,因此对十堰有特殊的感情。
[size=0.833em]8年前曾在十堰领奖
[size=0.833em]对这里有特殊的感情
[size=0.833em]在中国摄影界,李舸大名鼎鼎。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任人民日报摄影部主任、高级编辑,还是中国摄影金像奖、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中国新闻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委。从业20多年来,他采访拍摄过中国发生的许多大事件、大场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
[size=0.833em]2012年5月26日,中国摄影界的盛典——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暨第二届“太极湖杯”中国武当国际摄影大展颁奖晚会在武当山举行,李舸作为获奖者首次来到十堰。
[size=0.833em]中国摄影金像奖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是摄影艺术领域全国性的最高个人成就奖。这是李舸第一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他的作品是一组专题照片《走进撒哈拉沙漠绿洲》。站在领奖台上,他激动地说:“‘金像奖’是对我20年来摄影工作的总结和肯定。自从当上摄影记者,我就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用镜头记录现实生活的艺术道路。在承担日常新闻采访的同时,我尽可能地捕捉生动的纪实影像。”
[size=0.833em]如今提到十堰,李舸说:“我的中国摄影金像奖就是在十堰武当山领的,记忆犹新。因此,我对十堰、对武当山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size=0.833em]66天拍下4.2万名医护人员的珍贵瞬间
[size=0.833em]此次来十堰,李舸是应邀为鄂豫陕等地的摄影爱好者举行《中国战疫,文艺工作者在现场》专题报告会。“虽然我到达十堰的时间是夜晚,但依旧感到这里很亲切。”李舸说。
[size=0.833em]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舸带领中国摄协摄影小分队逆行武汉,整整奋战66天,屡次进入重症病区,为4.2万名医护人员拍摄肖像照。他们以相机为媒介,和医护人员交心。在《中国战疫,文艺工作者在现场》专题报告会上,李舸动情地说,4.2万张医护人员肖像照对他来说,是4.2万次感动。
[size=0.833em]2月19日,李舸接到有关部门的电话,希望他能够到武汉,把前方摄影力量组织起来,为武汉一线医护工作者拍摄肖像照,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录。“其实1月底,我就向人民日报社领导请战,早已做好准备。”李舸表示,此次武汉之行,他的任务是双重的,不仅是作为中国摄协摄影小分队成员,拍摄医护人员肖像照,还要作为人民日报记者,用影像记录国家重大事件。
[size=0.833em]“我在武汉的66天,每天的行程都是满的。摄影小分队共5人,到达武汉时是2月20日晚上。听到高铁报站‘武汉站即将到达’时,我们把身上所有的防护装备全用上了。”李舸回忆道。
[size=0.833em]在武汉,李舸和摄影小分队成员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早晨8点戴着口罩进入医院,晚上10点才能回到酒店。“我们选择的拍照时间,一般都是医护人员交完班,进入清洁区休息空间后的一个空当。我计算了一下,平均为每个人的拍摄时间只有1分钟,而他们摘下口罩的时间只有几秒钟。”
[size=0.833em]为了拍下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宝贵瞬间,摄影家们顾不上吃饭。“有时我们的拍摄位置选在医护人员的饭桌旁,他们吃饭总得摘下口罩;有时守在淋浴间外的‘口罩回收桶’旁,因为医护人员进入淋浴间前,会把口罩扔进回收桶,在他们换新口罩之前,我们抓紧拍几张。”等到摄影家们回到酒店,盒饭早已凉透。
[size=0.833em]这个浩大的摄影项目被外界称为“为天使造像”。随着时间推移,摄影师队伍越来越庞大,在武汉一线的各家媒体记者、人民画报的小分队、湖北和河南的摄影同行,甚至医护人员中的摄影爱好者都加入了“为天使造像”的拍摄队伍。
[size=0.833em]在给医护人员拍摄肖像照的同时,摄影小分队成员主动给工作“加码”,为医护人员拍摄小视频,只问他们一句话,“疫情结束之后,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或者“你最牵挂的人是谁”。医护人员在镜头前的真情流露,让摄影小分队成员感动落泪。“疫情结束之后,我要好好孝敬父母……”“我要去父亲的坟前给他上香……”不少医护人员告诉李舸,其实住院治疗的患者是自己最牵挂的人,这让李舸有些意外。李舸让医护人员拿着手机,展示自己和患者的合影,拍下合照。“这组照片发布出去,很多网友留言说,这是新时代医患关系最理想的样子。”
[size=0.833em]专题报告会上,李舸精彩的报告和“逆行”的精神令现场听众泪流满面,会场上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size=0.833em]愿为十堰发展贡献力量
[size=0.833em]“艺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李舸用自己拍摄的123张照片做了一部纪录短片,名为《武汉,9秒66天》。这123张照片的曝光时长加起来大约9秒钟,但记录了人们从寒冬中的恐慌到暖春下的淡定,从抢救生命的“红区”到隔离生活的社区,从聚焦4.2万名医疗队员到面对上千万武汉市民的全过程。“在武汉不是采访,不是创作,而是一次生命的体验、一次精神的升华。”李舸说。如今4.2万张医护人员肖像照进入共和国抗击疫情的国家影像档案。
[size=0.833em]谈到这次来十堰,给他留下什么印象时,李舸说,十堰是全国文明城市,几十年的发展积累非常不容易。同时,十堰又是工业重市、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还是生态环保都做得很好,令人向往。
[size=0.833em]“我特别想来十堰进行摄影创作。”李舸表示,“我愿意带领广大摄影家为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摄影应有的力量。”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