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逍遥谷屹立着一尊老子驾青牛出关雕像。
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不仅流传着一些关于牛的故事,还有不少地名带“牛”字。来吧,随记者开启一段“寻牛之旅”,一起去感悟和领略武当山“牛”的传奇。
牛漕涧,赫赫有名的二十四涧之一
在神秘的武当山,牛年说牛,牛年探牛,期盼的是武当山发展一天比一天牛。
“尹喜岩,一名仙岩,展旗峰在北,翠峦耸笔,玉涧调琴,昔文始先生隐此。下有一涧,名曰‘牛漕’。太上隐化访喜,青牛卧此。因以名焉。”“牛漕涧,自尹喜岩飞湍西入青羊涧。”在元朝道士刘道明所著的《武当福地总真集》里面,记载了武当山赫赫有名的二十四涧之牛漕涧。
以牛字给山涧命名,是因为相传太上老君驾青牛在武当山访问尹喜时,青牛卧在水边而得名。
同样,在武当山还有牛槽关之说。明朝任自垣撰写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四记载:“金锁峰在展旗峰之北,地形类阁,上倚苍穹,下临青涧,石如刀剑,藤若纲罗。凛凛有不可近之势。牛槽关即其西也。”
这是大多数游客闻所未闻的地名,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除了爱好武当文化的探险者,普通的游客是不可能有机会亲身接近的。因为,隐居于武当山的古代隐士们发自内心的表达是“多隐其名字,藏其时日,恨山不深,恨林不密”。这也难怪,行踪飘忽不定的太上老君驾青牛能常游于此。
武当博物馆陈列的老子驾青牛出关雕像(2018年11月11日摄)。
沉入水库的铸铁青牛
鲜为人知的是,在武当山的凝虚观有一座牛王殿。
据2012年长江出版社出版的《武当之最》记载:“殿内供奉一尊明代锡铸牛像,高3尺,长6尺,两角朝前,尾微翘,四足用力,造型与真牛一样。”据介绍,这是全山最大的锡铸青牛,也是全国罕见的珍品。不幸的是,1954年失火烧毁牛王殿,这尊青牛也被烧成锡块,后卖给草店收购站,重千余斤。
这是一段曲折的“寻牛之旅”。时光倒流,揭开武当山下那段关于“铁牛”的尘封历史。
在均州城南5公里的古神道上,有座黄沙桥,亦为一座石筑漫水桥。水出八里川,桥东边即曾河,此地年年被山洪淹没或冲毁。因此,这条道是从中原通向川陕地区的古官道,又是均州城通往武当山的唯一古神道,却常常因洪水泛滥使大量行人通行不便。宋元时期,人们在桥南头东侧铸造了一头高6尺的铸铁青牛,仰首摇尾,雄壮威武,以镇此桥。
据老人们介绍,自从这头铁牛镇桥以来,水患就很少发生了。由于曾河水的长期冲刷,加之1935年武当山地区发生一场特大山洪,突如其来的泥石流冲垮了石桥东侧。于是,铁牛掉进河里。有人分析,这座重约4吨的铸铁青牛已没入丹江口水库,若想打捞起来难度极大。
武当山太常观诠释了老子驾青牛紫气东来的传说(2017年2月12日摄)。
老子驾青牛巡游武当山
关于老子,历史上应该说是实有其人的。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遗传下来,就是因为有尹喜真人才有的《道德经》。中国有一个故事叫紫气东来,说的就是尹喜真人在函谷关当官的时候,观星望气,看见东方有紫气飘来。
今天,武当山的太常观诠释了那一段传说。那是一个秋天的清晨,紫气从函谷关山谷升起,尹喜在等候一个骑着青牛、须发皆白的老者。他因为这次等候而位列真人、名垂青史。他等候的这个人叫李耳,人们更习惯叫他另一个名字——老子。
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过来,在武当山的牛漕涧、牛槽关等地会晤尹喜,并留下了《道》《德》二篇五千言。
因为青牛的帮助,才有了尹喜与老子的结缘。闻名中外的《道德经》,是由尹喜承传推广于世的。两千多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政治、军事、史学等学术界影响极为深远,意义非凡。
驾青牛,游武当。这里留传的老子会访尹喜的神话故事,随着《道德经》的传播,影响和感染着世世代代……(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记者 朱江 编发:幻影)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