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千年佩戴史的绿松石,因“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相传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和氏璧,就是绿松石所制。如今,这款玉石不仅成了湖北十堰下营村致富的宝藏,还吸引年轻人纷纷返乡创业,甚至嫁到外省的姑娘也回村开起了网店。
下营村地处鄂西北秦巴山区深处,是全球著名的优质绿松石产地。2010年开始,村里的年轻人依靠互联网销售当地特殊资源——绿松石,3年时间线上销售额达到了1500万元,成了湖北省第一个淘宝村。
电商对市场拓展和财富积累的巨大示范效应,吸引了这座只有300多户山村里的近一半村民参与其中。截至去年,全村电商销售额达到1.2亿元,电商产业的兴起不仅连接了这座大山里的村庄与海外买家,还让返乡创业成了流行。
蒋家明(右)和朋友王韬在十堰市的绿松石店铺内。
年轻人不再外出打工 村里没有留守儿童
下营村虽然地处大山深处,却是全球著名的优质绿松石产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在当地建设国营绿松石矿场,下营村村民因此很早就参与国营矿山的开采和分拣,熟悉绿松石的选料和加工过程。
今年29岁的蒋家明想不到,当初艰难做出的决定,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也让山村发生了剧变。
2012年以前,蒋家明在湖北卖过汽车配件、做过服务员、装过电梯,甚至到西藏摆摊卖过绿松石,看到朋友在老家开淘宝店效果还不错,自己也有了做电商念头。“当时不懂网店运营,也不懂客服,犹豫再三,就怕做不成又出不来了。”蒋家明说,最初在附近的加工作坊选成品放到店里卖,一直无人问津,过了大半年才开张,“3颗玉石坠,一共卖了800块钱,几乎是成本价。”
离下营村几公里外的镇子上,聚集着许多绿松石加工点。
2013年4月,随着网店运营逐渐成型,蒋家明的生意也出现了转机。先是当月营业额达到了5000多块钱,第二个月就超过了2万,第三个月5万块,一年下来营业额有50多万。这一年,蒋家明在老家买了房、买了车,一下子出名了。
年轻人创业致富的事迹,很快被村里更多的同龄人效仿,外地工作的大学生回乡开起了网店、退伍军人停掉了在十堰原本红火的汽配生意、甚至很多嫁到陕西、江苏等地的本村姑娘也回到下营村。
“现在村里成家的年轻人没有外出打工的,也没有一名留守儿童。” 下营村村支书刘廷洲说,截至去年,下营村339户村民中,从事电商的有139户700多人,线上营业额超过1.2亿元。
在绿松石加工点,打磨、雕刻、抛光……诸多工序有条不紊。
千年绿松石线上出海 电商成就乡村财富传奇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罗震东说,电商平台连接的全球海量市场,不仅满足国内持续升级的消费需求,也让很多个性化、小众型产品就地产业化。
罗震东在下营村调研发现,没接触电商前,下营村人主要的经营地点在拉萨、北京以及广东,经营规模有限,物流成本偏高;通过电商,下营村将原本线下的小众商品做成了具有高附加值、就地集聚的产业,实现扩大就业、促进扶贫,“电商平台成就了下营村这样一个地处大山深处的封闭乡村的财富传奇。”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7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28.66万亿元,同比增长24.77%。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330万人,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就业人数已超过2500万人,电子商务已逐步长大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
每晚,网店工作人员通过淘宝直播与粉丝互动,在线销售。
绿松石产业在下营村的壮大,甚至带动了当地在物流、通信、电力、交通、金融等基础设施上的改善。村支书刘廷洲说,最近几年当地政府为了支持产业发展,不仅引入多家物流企业在乡镇开设服务站,到村里上门取货,还实现了4G网络全覆盖,村民家里也接上了百兆光纤。
绿松石销售资金流量大,银行跨行转账的高额手续费和网银转账限额,让当地人做生意很不方便,“乡里就组织银行和企业对接座谈,给村里做电商的家庭提供支持。”刘廷洲说。
如今,当地很多网店已不再单纯采销成品,而是把延伸到原石采购、设计和加工的产业链上游。作为第一批回乡创业的年轻人,蒋家明也成了当地淘宝村带头人,目前当地电商协会会员已经超过300人,2017年线上交易额接近1亿元,千年玉石也通过电商平台,卖到了美国、韩国、新加坡、印尼等多个国家。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