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主要写本溪的钢铁厂与煤矿人文历史,未来一篇补充本溪生活等内容。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图片备注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1950年 杨溥涛摄
正在修建中的本溪煤矿公司职工宿舍。
1953年 贾承滨摄
国营本溪钢铁公司所生产的各种特殊钢材不断地供应各地的需要。
贾承滨摄
东北地质学院1200余名学生于1953年7月上旬先后到了我国著名矿区——本溪进行暑期实习。
本溪彩屯竖井 1954年 于肇摄
于肇摄
1961年 顾松年摄
本溪彩屯竖井在1954年12月15日正式投入生产。这对竖井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机械化。
1955年 贾承滨摄
东北工学院机电系的学生在本溪彩屯竖井进行毕业实习。这是安装工人在向学生们介绍“联合采煤机”传动系统构造。
1956年 王少清摄
本溪南芬铁矿工人李庆振改进了打眼方法,使采矿挑顶效率达到日产600多吨。
吕厚民摄
1959年10月27日,北京的全国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上……本溪钢铁公司第一钢铁厂党委书记彭石华在发言。
1960年 肖野摄
本溪彩屯煤矿二采区总支书记王树志(左前二)向矿工报告完成计划的喜讯。并号召大家保证全区五月红到底,二季满堂红。
1959年 苗明摄
本溪第一钢铁厂二号炉由于认真学习了一炉的先进经验,使利用系数超过了一号炉,现在一号炉工长又来向二号炉炉长(左)请教。
1960年 肖野摄
全国高炉利用系数领先的本溪第一钢铁厂已连续24个月荣获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的冠军。这是炼铁车间高炉工长曲守信在给炉前工人讲技术课。
1960年 于兆摄
本溪第一炼铁厂党委书记彭石华(右二)、副厂长左风仪(左一)正和工人一起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
1960年 贾承滨摄
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选矿厂的工人,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精砂含铁量达到了65%以上,铁粉回收率达到78%以上,两项指标都创造了最高纪录。
1960年 肖野摄
本溪钢铁公司南芬露天矿的青年职工,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组成了32个“青年突击队”。仅一个多月,就提出了2500多件建议,到目前已有较为重大的160多件建议实现了。
1961年 张玉同摄
本溪煤矿共有职工集体宿舍42栋,有1000多名单身工人在这里住宿。他们以50名退休老工人为骨干,成立了宿舍民主管理委员会,把宿舍生活整顿得井井有条,不但保证工人睡好,还展开各种有益身心的文娱活动。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