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在外留学人员掀起了新的一轮回国浪潮,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于: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连续几年保持7%的增长率。“海归”这一次也在这个时候开始被频繁使用,在多数人眼中,“海归”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带来了不一样的市场和观念。海归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他们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人民网就曾经甚至表示过:“海归人士绝大多数都是中华民族的精英。”
近年来,“留学热”依旧在持续,但是“海归”却没有之前那么热门了,所以那些“海归”都在哪,做着什么样的工作呢?2019年12月19日,全球化智库与智联招聘联合在京发布《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这其中就给出了一些我们想要的答案。
在本次调查问卷样本特征方面:接受问卷调查的海归群体(以下简称“受访海归”)中,女性样本占比略高于男性;出生年代多集中于80-95年区间,“95后”群体占比显著升高;六成以上海归工作经验不超过3年。
从年龄分布来看,受访海归多集中于90-95年(不含95年)年龄区间(下称“90后”),占比达52%;其次是80-90年(不含90年,下称“80后”),占比达27%。值得一提是,2019年“95后”受访海归占比为17%,较2018年上升了10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90”后,尤其是“95”后新生代海归正在发展成为海归就业创业的主力军;国际关系变化对留学国家的选择及回国进程产生影响;“具有国际视野”代替语言成为海归在国内发展的主要优势;海归平均薪酬高于中位数,海归的就业供需匹配仍存在失衡状况;海归可选择的城市更多,“家乡”对于海归的吸引力显著上升。这几点就是《2019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的几个重点,下面将会展开详细地讲述。
改革开放以来,在“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政策方针引领下,我国出国留学事业得到稳步快速发展。中国正在不断创造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留学热和回国潮,出国留学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的数量还在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先出国留学,再回国发展,正成为越来越多留学生的人生轨迹。
2019年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方便与家人、朋友团聚”仍是受访海归选择回国发展的首要原因,“国内经济发展形势较好”继续位居第二;“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则以22%的比例位居第三。选择回国发展的这几点原因也都在情理之中,只是没想到“对中国文化和美食的眷恋”这一项的比例居然占据了22%,说明中国人始终改不了的还是他们的“中国胃”啊。
在国内就业是受访海归事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占比达到61%;选择在国内创业的受访海归占5%;选择其它的受访海归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在选择创业的海归中,大多数受访海归集中于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行业,服务业是受访海归创业的第二大行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和房地产/建筑业并列第三。
从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的匹配度来看,2019年,认为“匹配程度一般”的受访海归占比从2018年的34%上升至39%,继续保持首位。
在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岗位设置逐步具有国际属性或与国际接轨,使海归所学有“用武之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选择自己的专业,并非一味地涌向所谓的热门专业,缓解因“扎推”热门专业而导致相应行业劳动力供给过剩的问题。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而且这个热度一直持续不降?报告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程度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学子可以实现出国留学的愿望,而选择出国留学的原因也呈现多样化。
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体验他国文化、生活,丰富个人阅历”继续成为受访海归选择出国留学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81%,较2018年升高了5个百分点。“国外教育水平相对较高”与“磨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仍为第二与第三大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7%与45%,与2018年相比无明显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薪酬福利仍是受访海归求职最重要的关注点,占比65%,然而随着国内就业市场的竞争加剧,更多海归的关注点正从高报酬转移到更加合适的工作。
同时,“完善海归人才就业服务机制”替代“提高人才薪酬福利待遇”成为78%的受访海归较为迫切的诉求,较去年上涨了约21个百分点;“与家庭背景相关的领域”提升了14个百分点,与“主要合伙人的创业理念”一并成为海归选择创业行业的第一原因,占比25%。
此外,报告还显示,“家乡”对于受访海归的吸引力显著提升,占比从2018年的9%提升至2019年的30%。从海归户籍地数据上看,户籍地为北京、上海、深圳的海归人才占比较高,分别为9.91%、6.27%、4.55%。这三地也是海归最期望就业的城市,同时也是居住海归最多的城市。
这上面这些数据来看,“海归”群体面临的就业竞争也是日益加剧,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其实都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发光发热。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