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25|回复: 2

热评丨140瓶油焖笋 送去浙江人的真心实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7 16: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张萍

一份特殊的抗疫援助物资,经过多家央媒和上海媒体的接力报道后,最近在网络上受到了很多关注。

近日,一批由宁波市慈善总会捐赠的蔬菜包,陆续分发到上海闵行区新虹街道的居民手上。在这批蔬菜中,有140瓶自制的奉化特产油焖笋和一封给上海人民的手写信,它们来自一位对上海有着深厚感情的老人和他的家人。

捐赠者是宁波奉化的一名退休教师毛佰钧。1962年,17岁的他跟随父亲从上海到奉化。“今年是我离开上海的第60个年头,我对上海有着深刻的感情。疫情发生以后,我很想为上海人民出一分力,回报曾经养育我的地方。”

140瓶油焖笋,在数量上和一些动辄以吨计的豪迈手笔无可比拟,只能让有限的人品尝到这份春季限定美味,但是140个瓶子里面倾注了一位善良老人最真的情义。老人在信里说,前一天晚上,五点不到起床,和老伴挖了300多斤雷笋,和家人邻居一起一刻不停地剥笋、洗笋、切笋,三大锅笋经过8小时土灶烤制,再装瓶、封口、杀菌,一直忙到深夜11点钟……这份投入,像极了为了离家儿女准备吃食的父母,周到、细心,真心实意。

就像老人在信中说的,“虽然只是一瓶小小的油焖笋,但也是经过许多双爱的手,饱含了我们对大家最真挚的问候。”

这些笋,抚慰了新虹居民的胃,也抚慰了上海人民的心。全国都在合力守“沪”的关键时刻,各地都在想办法给上海人民送物资,都想尽一份力,浙江也不例外。物资救急,而真情暖心,就像一位上海同胞说的,“能够‘被投喂’意味着被惦记”“同疫情的不确定性交锋,我们需要这种被惦记带来的安全感”。

4月初,一则院士朋友圈寻人的故事同样感人,身处上海的她,拍下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援沪“大白”的背影说:“作为一个杭州人又激动又心痛。回杭州的时候我要当面谢谢你们,不要是大白的样子。”援沪期间,类似的寻人故事发生了好几起。这些非常默契的行为好像在说,人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语言已经无法倾诉感激,只好用“待无恙再相聚”的疫后之约,来锁定未来的联系。

长三角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浙沪两地百姓往来密切,有像毛佰钧老人一样有两地生活经验,有像黄院士这样身在上海的异乡人,也有亲友在上海的。共同守“沪”,守的是那些具体真实的人,护的是两地人民朴素真挚的情感。既然是一家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要团结一心,十根手指攥成拳头,打出去才更有劲儿。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7 16:2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眼红[泣不成声],肯定很好吃[比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7 16: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无产品,小心邵坏人不讲道德直接起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