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415|回复: 11

郑州人才回流之痛:工资低,工作难找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5-28 06: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是先有鸡,还是还有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就像郑州科创产业发展滞后与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样,都让人难以回答。是先有科创产业,还是先有高端人才?

如果郑州有科创产业,会吸引高端人才回流吗?

如果郑州有高端人才,会吸引科创产业落地吗?

郑州科创产业迟迟没有重大突破:没有一家科创板企业,也没有互联网巨头重要的业务落地。

人才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所以,现在很多城市不仅仅在大力的招商,更在大力的招才。

现在城市之间的竞争是高端产业的竞争,而高端产业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所有城市都在大力做的事。

对于高端人才,北京、上海等城市直接开放落户资格;深圳、武汉、杭州等城市除了对他们开放落户,还有花样繁多的贴心政策支持。

相对于一线城市甚至与武汉、长沙、合肥等新一线城市来说,郑州在高端人才引进上更为迫切。

因为郑州和其他城市不一样,郑州没有那么多顶级的大学。而郑州想要发展科创产业,就势必需要更多的高端人才,而本地高端人才的培育有限,从省外引进高端人才是一个很困难但是正确的路。

因为没有顶级高校,郑州对于顶级人才的吸引就不如其他城市。截止到2021年,郑州一共有17位两院院士,而西安两院院士超过60人,武汉的两院院士超过70人,差距太大。

因为没有顶级高校,郑州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很少,只有6家。而武汉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29家,长沙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家,合肥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有12家。


这些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不仅仅为当地产业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更能吸引业界顶级的人才加盟。

既然我们本土培育的高端人才少,留住高端人才的平台少;但是为了发展科创产业,必须要大力引进人才。
招才并不比招商简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
河南虽然不是高等教育大省,但却是高考大省。虽然高考难,录取比例大,但是考生基数大,依旧有很多考生考到省外的顶级高校。
根据掌上高考统计的数据:2020年双一流高校在河南录取分数线以及位次来看,文科双一流的最后位次是24442名,理科双一流最后的位次是117811名。我们可得知,河南考生每年至少有5万人去省外上双一流大学。
这些学子是郑州招才的后备力量。河南人恋家,如果家乡的机会更多,相信会有很大一部分人愿意回来。

这些从河南走出去的学子,虽然很多都留在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但是新一线城市的压力太大了,而且房价高、生活成本高。

一线城市的房价太高了,根据房天下的数据:北京、上海、深圳的房子均价在5万元以上,对于在这些城市漂泊的年轻人来说,买房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房价高就意味着吃喝住行的成本高。虽然在一线城市挣的多,但是花销更大。

以前,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二线城市容不下灵魂。

现在,情况已经悄然变化改变。

随着产业的转移,二线城市在不断崛起;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强省会战略的推进,省会城市的发展一日千里,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本省人回归,人才开始下沉。

根据《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为2015年届的22%上升到2019届的26%,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已经从2015届的26%下降至2019届的20%。

随着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确立,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河南人开始从省外回来,而首选城市就是郑州。

郑州对于整个河南省具有强大的虹吸能力。

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每年净流入人口超过20万人,目前常驻人口为1260万人。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才开始回流,但是回郑之路并不顺畅。
1,郑州企业给出的薪资低

那些外来的企业在郑州设立研发中心的薪资待遇还算可以,互联网企业的技术开发岗位能给到15-20k。




而郑州本地知名的上市企业,诸如汉威、新开普的普通开发岗位在6-10K左右,高级的开发岗位在15K左右。

如果郑州有足够多的外来企业,能承接不少回流的人才。不过目前的形势来看,招聘需求更大的还是郑州本地的企业。

同样的岗位,只有一线城市一半的薪资待遇。薪资低是目前人才回流的最大阻碍,没有之一。
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小伙伴总是说:会回来的,再等等,再看看。归根到底还是工资低。
2,郑州新兴产业有所欠缺

在新兴战略产业布局上,郑州比一线城市,甚至比二线城市合肥都有不小的差距。
比如新能源、半导体等热门产业,在郑州相关的企业很少,所以能提供的相关岗位也不多。这就导致了大批关于新能源、半导体相关的人才难以回流。

3,郑州相关的岗位不多

就拿互联网产业来说,在高端的技术开发、运营、产品、市场公关等岗位是缺失的,或者能提供的岗位较少。

郑州虽然有不少做互联网的企业,但是大部分都是To B业务的,To C的互联网企业并不多;这就导致郑州的这些互联网企业对于产品的开发和销售更为看重,对于产品设计、产品运营、市场公关等不够重视。而外来的互联网企业中,这些岗位大部分都在总部。

4,郑州没有相应的工作氛围

一线城市的互联网企业工作氛围比较轻松,公司管理扁平化,工作环境友好。
比如:很多一线城市互联网企业是弹性工作制度,可以过了12点来上班,也可以加班到很晚;而郑州的绝大多数公司都是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很少有弹性工作制度的。

互联网大厂还有着免费食堂、免费零食饮料、健身房、游戏室、阅读室等服务。单说一条:郑州的互联网企业有食堂的就不多。
更关键的氛围:一线城市的互联网企业讲究的是自由、平等、尊重、人性化,是追求创新,而不是等级森严、死气沉沉的氛围。一线城市的企业有自己真正的企业文化和公司愿景,有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同事之间能够友好的协作。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从大厂回来的员工到郑创业、就业,有不少互联网公司的氛围还是不错的,但不多。
5,在郑州很难实现自我提升

由于郑州的科创产业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较为滞后,而且没有多少大企业,导致行业之间的交流不多,不能及时的掌握到潮流的理念,个人能力不能有效的提升。

之前有不少回到郑州的人才又离开了郑州,他们告诉燃科创在郑州的企业工作,只有知识输出,很少有知识输入,个人长大受困,不得不选择离开。
而互联网又是一个快速迭代的产业,如果不能及时的学习和交流,就很难跟上互联网发展的节奏,长此以往会被行业淘汰。

6,郑州的岗位与其技能不匹配

郑州的企业规模相对于一线城市较小,很多岗位都是一人多岗位,也就是说一个人干几样活,但不一定每样工作都做的很好;而一线城市的企业管理上更加精细化,职能分工更加细致,人才更有专业深度而不是广度。
就比互联网运营,从获客渠道到提高活跃度、提高留存、提高收入等等过程,每个过程可能都需要一些岗位;大公司就是一岗多人,而小公司就是多岗一人。

这就导致了很多从大公司回来的人才,在某一领域可能比较精通,但是很难面面俱到,工作时需要团队配合,所以很难去适应小公司的岗位。

7,郑州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风头最盛的互联网新巨头字节跳动,其创始人张一鸣在一次演讲中称:创业初期,他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招人。据称:字节跳动的前100名员工全部是张一鸣亲自面试的。小米创业时,雷军对招人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对于人才,不应该当作是成本,而应该看人才到来之后的回报和产出。在人才密集型的科创产业里,人才招聘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郑州的很多企业的创始人对于人才的重视程度都不太够。这种理念需要转变,没有足够多的人才,很难支撑公司长远的发展。

8,招聘和求职信息不对称

很多在一线城市的人才想要回流郑州,但是对于郑州的企业并不了解,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到郑州了解。而郑州的一些企业也需要相应的人才,但是其在招聘网站上覆盖的用户大部分都是本地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一线城市的人才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相关企业也招不到合适的人。郑州还是有一些高端的岗位,还有一些企业有潜在的高端人才需求,但是苦于本地高端人才不足,有些高端岗位没有放出来。

人才已经成为制约郑州科创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郑州产业想要进行转型升级,就必须有更多的高端人才参与。

郑州应该怎么做?

1,继续大力发展科创产业。
人随着产业走,只有一个城市的产业足够强,才能够容纳下足够多的人才。
积极对外招商
依托郑州的政策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人口优势对外进行推介招商。前不久,作为行业领军企业的华为和比亚迪纷纷落户郑州,足以证明郑州的吸引力,也足以证明这些行业巨头对郑州发展的看好。

承接北京科创产业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郑州做科创产业,要抱紧北京大腿,做北京科创的副中心。
因为北京有大量的高校、独角兽、互联网巨头、高新技术企业,但是北京的运营成本太高,郑州可以承接一部分产业、大公司的一些职能,和北京进行产业分工。
虽然这些产业不够高精尖,但是对于郑州的科创产业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助力;也将会吸引大批人才回归。

承接河南省地市头部企业的研发中心
前两天刚写过一篇关于地市企业的文章,地市企业受到人才、资金、政策等困扰,想要进一步发展、转型,可以把研发中心迁移到郑州来。而研发中心就需要大量的高端人才,不仅可以吸收郑州本地的人才,还可以吸引豫籍的人才回流。

成立产业研究院、实验室

自从楼书记上任之后,科创相关的实验室、研究院迅速的落地。嵩山实验室、神农实验室、黄河实验室相继成立。还成立了10个新兴战略产业相关的研究院来支撑产业发展。而这些科研机构的成立势必会吸引大量的人才。

2,出台豫籍人才回郑的政策
武汉自从2012年就开始推出了大规模的楚才回家的活动,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进行推进,吸引了大批的湖北籍人才回家。
而郑州相对于武汉来说,本身在高教实力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但是郑州作为河南的省会,可以呼吁大量的豫籍人才回家。让更多的人了解郑州以及河南的发展,帮助了本地企业招募高端人才。
对于人才不仅仅要给钱,还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要做好人才回流服务,让人才在郑州能够安居乐业。

3,提升城市软硬实力
城市不仅要有足够多的就业岗位,还要宜居,要有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在徐书记到来之后,郑州的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不过有一线城市相比还有差距。
在公共服务配套、人文关怀、文化生活上相对一线城市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招募豫籍行业领军人物作为招才顾问
从河南走出去很多人才,这些人才已经成为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郑州可以向武汉学习,招募行业领域人物做城市的招才顾问。
武汉第一批招才顾问有小米创始人雷军、泰康保险创始人陈东升、海康威视董事长陈宗年、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等等。


河南也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人物,可以做郑州的招才大使。比如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360创始人周鸿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APUS创始人李涛、前微软工程院院长张宏江等等。
鉴于郑州人才回流的痛点,我们也希望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目前,我们已经对接了郑州多家知名企业,欢迎有回郑求职需求的人来联系。也欢迎更多的郑州企业与我们联系,对接相关的人才需求。我们都将免费服务,可私信我。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头像被屏蔽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5-28 06: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平均工资8k多,还招不到人,你需要多少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孩子上大学不选郑州的211,去外省大学毕业,又考北大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毕业从未想回河南。我也认为河南落后,经济跟不上,思想观念滞后,没有科创氛围,工资低到可怜,人才回来就是浪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5-28 06: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最低工资标准1900,市政府严格执行这个标准。[捂脸],大部分工资三四千,不管吃住。单休,没有保险这就是郑州郑州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2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工资是真的很低很低,甚至比一些小县城的工资还要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是消费水平高收入低的城市,没有大工业做支撑,房价特高。只不过是人口做支持,很多人是刚解决温饱。所以郑州看着是个大城市实际上与真正的差的很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工资最高的企业并不是在这种科创企业,而是在一些省属国企、央企的河南子公司或者分公司,但是这些单位招聘机会很少很少,很难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2-5-28 06: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工资是真低!!!消费房价还很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28 06:4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州还没有我们集镇上工资高的,我侄女在家超市上班一个月三四千,下午五六点就下班了,中午管饭,晚上下班回家也就两公里,我在郑州上班将近七公里了还是近的早上七点多到晚上十点中午不管饭一个月才四千五,我们老家县城一个月还三四千的更本没有两千多的,还没在郑州上班时间长,想回去了可是孩子在这上学,社保也在这交好几年了,不是这也想回老家县城了,[捂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