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法第一互动媒体——书艺公社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古琴是中国传统的文房雅乐之一,其音色“冷然”,出音“苍古”,被视为国乐,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
古琴的式样在传世琴书中分类众多,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列子式、仲尼式等。据记载,古琴样式可达44种之多,但以仲尼式和列子式居多。
此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棋、书、画并称,用以概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琴则冠于四艺之首。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以及高洁清雅的艺术表现力,受到世界艺坛的钟爱,如今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长107厘米,七弦,通体施以彩绘,彩绘风格为线描与平涂相结合,线条精细流畅,木胎有轻微炭化现象,应为战国时期王族娱乐之器具。
此琴为仲尼式,长123厘米。龙池内刻隶书“光化二年”、凤沼内刻隶书“升”字,琴底刻有长方形篆书图章“松雪斋”,底面上端镶“玉堂富贵”白玉牌,已被涂盖。光化二年是唐末的公元899年。从“光化二年”及“升”刻字的尺寸来看,应是先刻字再合上琴的面板和底板。从刻字的字迹来看,其风格为典型唐隶风格,遒劲自然。观其风化程度非常古旧,应为光化本年所刻。此琴有流水兼蛇腹等断纹,细密自然,环绕琴身,无后世开盖修复痕迹。综上可知其年代悠久,当为唐末所制古琴。本琴刻有“松雪斋”篆书图章,与赵孟俯印谱核对几乎完全一致,很大可能是元初名家赵孟俯曾收藏过本琴。 据明代万历蒋一葵着《尧山堂外纪》第70卷记赵孟俯“有古琴二,一曰大雅,一曰松雪,因以大雅名堂而号松雪焉。”如此良琴所配之物当很贵重,是否刻有琴名或印章,现无法得知。
这件北宋黑漆「虞廷清韵」官琴,由梧桐木制成,为伏羲式,琴底部刻有“虞廷清韵”琴名,及“开宝戊辰”四字,意谓该琴制于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的开宝九年,即公元九六八年,被视为宋代最早的官琴之一。该琴先后由苏州琴师吴兰荪、徐少峰所藏。
古琴背“玉振”篆书款,桐木面,梓木底,造型秀美,肩当三徽,耸而狭,典型南宋琴风,十三黄金徽,琴背
古琴为宣和式,木质大漆,色隐紫气,形若箭鉡,身系七弦,和响天籁。器形完美,至今古弦呕哑。背额“小雷”二字,题“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句,以及“万古流韵”文,落方印“朱大甫”款。
古琴仲尼式,桐木面板,梓木底板,木质朽旧,松透,典型“桐天梓地”,通体上数层鹿角灰胎,髹褐色大漆,漆色厚润坚实,老红木制岳山,呈露,冠角,焦尾,餍足。整张古琴造型大气浑厚,身宽体重,美材良工,琴面通体显大腹蛇断,琴底显密集整齐的小腹蛇断,古朴苍穹,华贵无比。琴背刻篆书“松风”,结字古拙。
琴额题:“风啸云明,庭坚题”铭。
琴项题:“黄太史有言,东坡之生眉山草木衣被声先盛矣。况家氏之才子兼资文伟然于此得,句中可以想见,所以有增岷峨之高喇,锦水之清。三敬叹乃书。圣元辛巳秋兮,陈有宗。”铭。
琴腰题:“余北游五年,尘垢所蒙不知久,上林下高不忘耶,惠我琴张其太古法言,皆是物也。元三年二月一日,眉山苏轼记”
琴腰钤印:“宣文之宝”“东坡居士”大印二方
琴尾题文徽明记,可惜己弥待考。
琴身秀美,敦实,通体靝粟壳漆并退光打磨,光亮华丽,面桐底梓,琴材朽古,其承露,岳山,龙龈,焦尾,雁足俱老红木制,细腻光滑,古琴因年久,面底俱开小蛇腹断纹,古朴美观。张弦试弹其音,高音尖亮,低音拙透,三准音俱佳,然古漆保存极佳,其纳音边缘以湘妃竹贴边。手感舒适,且制作极精,殊为鸿宝,名音良琀。
宣文之宝:为元顺帝内府收藏章。
琴背刻“水月宗风”行书款。古琴黑漆,仲尼式,面桐底梓,和符法度,通体髹以鹿角霜漆灰,外罩退光漆,十三镙钿徽,岳山,承露,冠角,焦尾,俱原装黄花梨制,未经修缮,包桨古朴,琴身通体开流水断及牛毛断,如棱如羽,宛如溪越石涧,缤纷百极,华贵无比。绕丝为弦,漆木相合,始出原音,琴身宽大,额阔尾狭,弧颈。束腰,符合元代型制,造型稳重,出音宏量。雄若晨钟,细若幽泉,三准协合。琴背原刻草书“水月宗风”款,字口罩金,髹漆,打金胶,贴赤金,红艳动人,为元明旧金彩,毫无重镀之嫌,历经数百载,保存得当,品貌全美,长物耳。
仲尼式是古琴中最常见的一款样式,只在琴体的腰部和头部有两个凹进的线条,通体没有任何其它的修饰,它的简捷而流畅、含蓄而大方的造型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的中庸内敛的风格。
全长:3047.5px;肩宽495px;尾宽360px。
仲尼式。白玉髓轸,雁足。岳山,焦尾均为酸枝。琴面为梧桐木。琴底项处刻有隶书:秋塘寒玉,是为琴名。龙池右刻铭:招明月、引清流、猿为友、鹤为俦。左刻铭:棄却人间俗事、长伴此君游。龙池左腹内刻铭:赤城朱致远制。清朝后期重修,黑漆,间带浅褐色,鹿角霜灰胎杂以少许金/铜沙。依希始发牛毛及小蛇腹断纹。朱致远所制之琴,多为仲尼式。现今偶有见收藏于博物馆,私人藏家,或流传于琴人手中供抚弄。其大小尺寸不一,腹内署名不尽相同,造型风格亦互有回异。究其因由,此或为自南宋过渡至明初时,元朝社会政治之动荡,士大夫知识分子阶级首当其冲,从而影响当时古琴造型风格。并,其琴内腹鲜有书制年款。目前所知带有年份之腹铭:1)见于1936年出版“今虞琴刊”之“古琴徵访录”中,记有琴家白体乾先生所藏,其腹铭为:洪武三年赤城朱致远。2)公元二千年,台北市立国乐团出版之“古琴纪事图录”一书中,录有一无名仲尼式琴,琴腹内左右铭:赤城朱致元制明龙丘祝公望修祝公望即祝望即祝海鹤,为明初时代琴家,见“龙游县志”,“琴”(屠隆德542-1605《明史》)等。就以上数点,朱致远制之琴,当以明朝初期为下限。
底刻“虎啸”篆书款。
琴体硕大,厚实,仿唐制,杉木面,标木底,斫制规整,漆灰俱厚,岳山承露,焦尾,雁足皆老酸枝木制,十三螺钿徽,琴身通体开大小蛇腹断纹,面见大片龟背断,或隐或显,或联或离,集沧桑显于断,蕴古拙出于材,漆木相合,始出原音。琴体宽大,稳重,出音宏量,雄若晨钟,泛音轻幽,细如幽泉,三准协合,敦厚稳重,取连珠式,始于秦汉,盛于唐,明代亦制,工材俱佳,堪称佳制。历经数百载,保存得当,品貌完美,仍能上台演奏,长物耳!
款识:“清吟”、“吴绮”款。
古琴型籹典雅见谱,作工精细考究。通体髹漆。吴绮(1619~1694) ,清代词人。字□次,一字丰南,号绮园,又号听翁。江都(今江苏扬州)人。顺治十一年(1645)贡生、荐授弘文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又任湖州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时人称之为"三风太守"。
仲尼式样,通身光素,其表面黑漆乌亮,有明显的蛇腹形断纹,当是明代髹漆特征。
琴为仲尼式,形制秀巧,通体黑漆,七弦十三徽,背面琴池上半部阴刻有“霜天铎”,池右侧有喻继高题“广陵第十一代古琴宗师梅曰强”。此琴音质苍古,琴面合缝严紧,内部未经剖修。十三琴徽象征一年的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意为天圆地方。
藏印:黄节 何玄夫印 六如手拓 留山馆藏 水墨纸本 何曼庵旧藏。 157*1162.5px
款识:“九天仙乐”款。
款识:“康熙三年”
此琴为仲尼式,玉轴,木质为桐木,琴池上刻有“伴云”二字,池内书写“康熙三年春甲辰白云山人监制”,池左上方刻有《成亲王印》及《皇十一子》两方印,池左刻有《邓氏家藏子孙永宝》、《男水云慕鲁恭奉于白云楼之白云深处》,池右刻长圆型印为《白云山人监制》。此琴做工精细,形制秀巧,通体黑漆施八宝灰。此琴具有皇室气息,为清代邓氏家族家藏,此琴音色结实、深沉是一把不可多得具有使用及收藏价值的好琴。
造型仿效唐琴工艺制作,大器饱满,圆混厚重,琴漆木质古朽,温润苍穹,通身髹紫漆,退光亮丽,漆质优良纯净,手感极佳。
琴腹龙池内墨书:“蜀都北高,冯瀛笃造,壬寅岁仲秋月,玲珑山馆主人制于江洲尊德堂”,楷书铭文,通身髹八宝灰胎,松石银硝,满布漆间,珠光宝气,更显华美,此琴凡岳山,承露,冠角,焦尾无不以整块象牙掏挖而成打磨圆润,奢侈华美,体现了以奢华著称的乾隆典型工艺,将古琴的装饰和制作工艺推向极至。张弦试音,三准俱佳,低音浑厚凝重,深若晨钟,高音亮丽,穿透力极强,不愧“良工出佳音”德美誉。现中国中央音乐研究所珍藏“明黑漆仲尼式小递钟琴”亦以象牙镶嵌尾,额,足,颇有同工之妙。
款识:“乾隆五十七年”
此琴为仲尼式,玉轴、玉枕、桐木黑漆,琴形扁圆修长,做工考究。琴池上刻有《乐意、琴声》琴池右刻《落落尘寰、知音最难惟我与尔乐意相关》琴池左刻《眉山少鸿氏自识》琴池内书《乾隆伍拾柒年王子岁南吕月造作于湔江之古城》琴池下刻有《雅韵》,此琴音色古朴浑厚、结实。
琴背刻:金声玉振。白衲斫成,五音斯偏。
清緽醇和,合乎天地。□□公李勉潢
龙池下刻:“长生久眠”大印
风沼下刻:“玉清宫道人藏”“杨伯润”篆文印
纳音内刻“道光丁亥中秋月制”
古琴仲尼式,髹褐色大漆,微发隐下小蛇腹断,漆下施细薄鹿角霜,琴身体长修美,桐木刨制,饶丝为弦,木质古旧,以紫檀制岳山、琴轸,以翠玉做焦尾,雁足,琴额镶明代玉雕灵芝花片,琴体素雅不失华贵,此琴发音细腻温润,三准轻幽灵敏,极富古韵,更见其镶制奢华,当为琴家所重之物,越百年,原物重显,原音重响,流传有序,足见其珍。
“秋籁”古琴由衫木斫成、木质松黄、配以蚌徽,岳山焦尾均以红木制成为工艺规范琴,鹿角黑胎漆,突显琴面浑古、音质苍古、古意盎然,琴面合缝严紧,天地柱均极牢固,未经剖修,略一匀拨清雅醇和,发出金石之声。琴腹左部提有“广都彭省三监制于翠微山”,右部提有“清光绪之闲逢阉茂秋九月韵”等题字。背面琴池上半部刻有“秋籁”楷书,琴池右部刻有著名书画家喻继高所提行书“广陵第十一代古琴宗师梅曰强”。实属稀世之品。“秋籁”琴是广陵派第十一代古琴宗师梅曰强先生所藏之一。该琴制作工艺精湛,具有典型的清代仲尼式风格。
早在明《永乐大典》中曾记载,唐代已有了蕉叶琴的式样,但没有实物留下来为证,我们目前看到的蕉叶琴最早的是明代祝公望君制作的。蕉叶琴是指琴的形制酷似芭蕉的叶子,故取名蕉叶式,古琴的形制来源有四:一则圣人制琴类、二制作师制琴、三文人造琴类、四为民间野斫,蕉叶式古琴是文人制琴类中的典范之作。她的造型飘逸、流畅、完美、细腻,音色既保留了其它式样的古朴凝重,又增添了一份甜美和浪漫。王鹏先生制作的蕉叶琴,历时两年的时间,采用四百年的古杉木为面板,梓木为底板。通体大漆鹿角霜灰胎,流水兼牛毛断纹,造型典雅流畅,比例适中,音色古朴厚重,圆润甜美,实为不可多得之佳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作者】王鹏 高级古琴制作师、中国乐器制作协会常务理事
2016新春公社各大微信群速度加入中~~~请大家按照各自符合的群选择加入,如发现不符合群身份者,将移除出群不再接受加入~
Tips:浏览微信好文章5个标准礼仪动作!
①点赞 ②阅读原文 ③点广告 ④写留言 ⑤分享朋友圈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