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773|回复: 0

[杂谈] 昌邑市龙池镇:探索以红色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龙池模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4 22: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一刚 潍坊报道

2020年以来,昌邑市龙池镇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深挖文化发展潜能,全面启动红色文旅小镇建设,提升文旅产业的厚度和内涵,打造党性教育综合体,让革命旧居“活”起来,让历史故事“立”起来,让外来游客“动”起来,引领以红色基因弘扬和传承为主线的转型发展之路。通过推行整镇式的红色产业发展,有效引导区域综合开发,打造了融合红色旅游、特色餐饮、乡村民宿、康养医疗、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红色文旅小镇,让游客既“来得了”更“留得下”,形成了红色文旅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探索出红色文旅带动“红色经济”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龙池模式”。

深挖潜力,留存记忆,“建馆修志”凝聚思想认同。着眼于文化底蕴深厚、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印记众多、仁人志士辈出的实际,龙池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契机,紧扣乡村文化振兴发展主线,深挖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资源,全面推进红色村史馆群建设和村志编修工作,打造了一批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红色村史馆,开发出一大批底蕴厚重、乡土味浓的红色村志。一是建好红色村史馆。邀请党建和传统文化专家现场论证指导,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广泛搜集全镇27个村历史渊源、人文构成、风俗习惯、人物事迹等情况。建设中坚持分类推进,采取现有场所改造提升、集中连片开发村庄预留、有条件的改扩建和企业、学校联办等方式,一馆一策,稳步推进。目前,已建成6个红色村史馆,有13个正在规划建设,计划用3年时间全部建成村史馆;群众捐献各种革命历史文物48套(件)、提供重要史料材料78篇,撰写回忆录17篇。二是编修红色志书。紧扣选人用人、材料搜集、编辑整理三个关键点布局编志工作,由全国唯一以出版地方志为主的国家级出版机构——国家方志出版社全权负责龙池镇志编纂,并对各村村志编修工作进行统一指导。全面启动镇村两级档案整理工作,聘请专业团队,对镇政府和各村存放的近三十年的档案进行集中统一整理,共整理出涉及党建、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镇级档案360余卷,村级档案210余卷。目前,《中国名镇志·龙池镇志》已完成终审,齐西、北白塔等18个村村志完成初稿,镇村志编修工作即将全面完成。三是做好结合文章。以红色村史馆为主阵地,以编修村志为载体,举办文化下乡、村史展览、红色旅游等活动,带动党员群众近距离感悟红色文化、优秀传承,着力营造崇尚英模、弘扬正气的浓厚氛围。目前,已组建红色村史宣传队8支,带动新增乡村文化活动200余个。此外,把红色村史馆建设、红色村志编修作为过硬支部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大力量下沉、经费保障、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力度,带动提升基层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目前,已建村史馆所在支部全部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员表彰、纳新及贡献比率均为同比最高。

党教引领、融合创新,“红色龙池”成为特色品牌。深入挖掘昌北人民保卫“渤海走廊”的光辉革命历史,打造了以“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为核心,整合周边红色文化展览中心、抗日战争纪念馆、红色马渠政德政风教育基地、齐氏家风家训馆、瓦东村过硬支部村史馆及陈干纪念馆等6处教育基地,形成了半径3公里的教育基地聚集圈,构建起融家风家训、爱国主义、党史党性、政德政风“四位一体”的红色文旅党性教育综合体。一是挖掘革命斗争史,打造红色教育核心基地。会同昌邑市委组织部深度挖掘渤海走廊革命斗争史,建成以“信仰”为主题的“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集中再现昌邑、潍县、寿光北部地区军民为保卫“渤海走廊”所进行的伟大斗争。该馆自开馆以来,已接待省内外4万余人参观学习。二是依托齐西古村落,打造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以齐西村清朝民居群为中心,整修村内古道、胡同、古建筑,建设民俗馆、剪纸馆等特色文化展示馆,修建齐氏村史馆,传承齐氏家族“忠孝、诚信、厚德、重义”家训。三是围绕殉国烈士祠,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资200万元,对烈士祠进行保护性修缮,拍摄《渤海英魂》微电影。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对陈干墓园、陈氏家庙进行修缮,建成陈干将军生平陈列馆,举办纪念陈干将军逝世九十周年活动。四是立足红色收藏馆,打造党史党性教育基地。注册成立全武红色文化收藏博物馆,馆内设展厅20间,展示的从革命战争年代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书籍、影像、生活用品、毛主席徽章、画作等藏品十万余件。目前,月接待参观2000余人。五是聚焦马渠老革命,打造政德政风教育基地。以马渠村红色文化和老革命为重点,建设红色村史馆,重修昌邑市委和宣传部旧址,整修马渠村名人故居、赁铺胡同,修缮魏孔举、魏坚毅等名人故居,中央党校教授指导开发3个教学课题。

丰富形式、延展链条,“文旅组团”形成良性循环。坚定走文化强镇战略,抢抓市委党校、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落户的有利时机,结合独有资源,打好红色文旅牌,各文化项目“攥指成拳”整体提升,延伸产业上下游,让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实现红色文旅资源和产业化运营的有机结合。一是谋划引领。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进,善用“外援”,巧引“活水”,邀请中国城市联盟专家为小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召开“红色文旅产业运营座谈会”,整合10余家组织和企业产业资源,举办“文旅项目调研和座谈活动”,邀请各级专家为全域旅游“把脉问诊”。二是丰富业态。建设了“齐氏牛街”“龙乡客栈”“白塔公园”“马渠战廊”四处红色文旅片区,引入特色餐厅,规划“吃、住、学、游、购”精品路线,形成以渤海走廊红色交通线为龙头,特色景点深度体验为组团,集合文化旅游、生态游览、教育培训、主题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其中,“白塔公园”项目打造集教育实践、休闲观光、写生垂钓于一体的红色文旅景区;“齐氏牛街”项目开发全牛宴、牛杂汤、牛肉包、进士宴、牛肉火锅烧烤、牛肉熟食专卖等特色美食,打造成为昌邑美食新地标;“龙乡客栈”项目将展览销售昌邑市特色产品和红色文创作品,提供1000余人团餐,进一步丰富龙池文旅消费业态。三是群众参与。连续成功举办四届龙乡文化节,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每年文化节期间举办摄影比赛、书画展、文艺展演等20多项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参与热情,成为昌邑市最具名气的节会活动品牌之一。

红色文旅产业的不断升级,让昌邑市龙池镇实现了“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精神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的工作目标,不仅打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人文新高地、党教新地标,更在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有效凝聚了思想共识,推动重点工作攻坚和乡村有序治理,成为带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