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924|回复: 0

农村80后的真实故事(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21 14: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于1987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村子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我们村的最大特点就是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窑,这个窑就是用来烧制瓦、砖和兽的,以前人们盖房子都需要这些建筑材料,我们村烧的瓦是蓝瓦,砖是蓝砖,兽主要是分为马、鱼、麒麟之类的兽,他们都放在瓦房的房顶上,起到装饰美化辟邪等作用。
我们家也有窑,平时烧窑的任务都是有我爷爷承担,窑都在村西头,紧挨着窑就是瓦场,做瓦的流程有以下几个步骤,挖土、盘泥、上泥垛、做瓦,掂诈子(把从泥垛上取下来的泥做成瓦桶,把瓦桶放在瓦场里),瓦场很平,走上去很柔软,瓦场旁边是我们的檩子屋,檩子屋一般都是两间,一件用来盘泥,垛泥垛,做瓦。一间用来放置在瓦场上晾干的生瓦,等到檩子屋的生瓦储藏满了,配着挖的砖和捏的兽够装一窑了,就开始装窑,装窑完成就开始,烧窑,一烧一般就是一个月出窑,在村子西边的窑群中间环保着一个太上老君庙,我们村敬的是太上老君老,老少爷们亲切的称呼为老君爷庙,我们小孩子当然没那么多的约束,在烧窑的过成中,为了使砖瓦兽变成蓝色,窑的顶部在烧制的过程中会用水泵加水,水从顶部渗到窑下的烧制的砖瓦兽上,水加多的话会变成水茬瓦或者水茬砖,那么这些水茬砖瓦兽就不能用了,会被扔到沟里去,所以水加的多了不行,加的少了也不行,不加更不行,所以烧窑是一个纯技术活儿,一家人干了小半年才装一窑,如果都成水茬瓦砖,几乎都会让大家陷入绝望当中,所以在我们老家,到出窑的时候是很庄重的,如果娃烧的好,还要在村里演电影。
谁家要是演电影,提前半月在村子里都传开了,大伙儿都高兴,都喜欢看电影,到放电影当天,老少爷们儿们拿着扇子,搬着凳子提前开始占座了,电影放映队的人骑着摩托车,带着电影放映机和电影胶片就来了,几辆摩托车,开起来真威风。最活跃的就是孩子们啊!大家是奔走相告。知道村子里要放电影。爸爸妈妈也提早从地里干活回来,忙着做饭,晚上好看电影。孩子们也是赶忙把作业写了,也特别乖巧的帮着妈妈干活,喂鸡喂猪。也提前准备些吃的,夏天就带些甜赶(就是秸秆能吃的甜高粱)西红柿,冬天就带些苞米花。天不黑就让妈妈提早做饭,好去站个座位啊。宽大的白色帆布质地银幕镶着黑边,被拉扯开长大方形,四个角分别绑在两根柱的上下方,放映机的投射光线照在银幕上,如果这时电影还没开映,小孩子们就会用手对着投射光钱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影子造型投射在电影布上。放映机下的那几个铁盒子是我们最感兴趣的,里面装着的就是当天晚上要放的片。记得每次放电影都是两部片子,一般是一个是戏曲片像《抬花轿》,《五世请缨》,《我爱我爹》,《倒霉大叔的婚事》等等。一个是香港枪战警匪片或者香港武侠片,《方世玉》系列《黄飞鸿》系列《大内密探零零發》周星驰的电影等等。当时的放映员一般都是乡里领导的亲属,到每个村子里放电影。到谁家好吃好喝招待,招待的好的话选好看的香港电影给大家看。
我从小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