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623|回复: 0

九卦丨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半年考”成绩揭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8-27 09: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 普益标准

编辑 | 武文 张云迪

美编 | 杨文华



资管新规过渡期于去年底正式结束,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完成,2022年已经过半,理财市场发展迎来“半年考核”。总体来看,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呈现以下发展点。


从产品层面来看,各机构均布局“固收+”及FOF类产品,以此作为探索权益市场触手;同时,理财机构积极发展创新主题产品;从营销层面来看,理财公司代销渠道快速扩张,中小银行开展代销业务趋势明显;从服务层面来看,理财机构正积极创新服务理念,健全投资者画像,全面提升服务的广度及深度;从金融科技层面来看,机构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投研能力,助力风险管理,拓宽客户渠道、提升客户体验几方面推动理财业务发展。


从理财市场格局来看,各类机构呈现差异化发展。国有行、股份行基本完成产品迁移,而城商行、农商行受自身条件限制,新发及存续产品数量占比高。与此同时,理财业务规模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国有行和股份行所属理财公司,头部效应愈发明显。总体来看,理财公司在各类机构中的优势逐渐显现,正长大为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通过对银行理财业务及理财市场格局的深入探索,可以看到银行理财市场在资金端、资产端及运营端均存在一定的挑战。为了应对市场发展变化,促进理财业务更加高效,银行理财公司应“对症下药”,从不同端口解决现有困境,为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022已过半,银行理财产品画像出炉

三年期的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收尾,银行理财已基本完成净值化转型,本文通过统计2022年上半年[1]存续的产品,分析其银行理财市场产品现状与特征,产品现状总结如下表所示。


(一)理财存续规模与新发产品数量同步回落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较2021年末有一定跌落,约为27.5万亿元。根据普益标准统计,银行理财存续产品规模自2021年一季度以来,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由2021年一季度的约2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四季度的破28万亿元。而进入2022年,规模有一定幅度的跌落,截至2022年6月30日,规模约为27.5万亿元。这主要是由于受国际经济环境及股债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刚完成净值化转型的银行理财市场,一季度产品大面积“破净”,赎回压力大,存续规模减少。进入4月份后,情况开始好转。特别是自4月中旬以来,随着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债市回暖,带动固收类产品收益率回升,银行理财市场有所企稳,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增加。




银行理财新发产品总数呈下降趋势。2022年上半年,银行理财新发产品数量相较于2021年明显下降。根据普益标准统计,银行理财新发产品数量自2021年以来逐渐下降,由2021年一季度的一万三千余款下降至2022年二季度的八千余款,下降幅度近四成。究其原因,首先,去年年底考核结束后,银行吸揽资金的压力相对较小,导致其发行新产品的动力减弱;其次,受疫情反复的影响,银行被迫缩短网点营业时间或者关闭部分营业网点,导致线下理财业务难以铺开;最后,资管新规引导资金进行长线投资,会压缩发行次数较多的中短期产品,进而导致发行产品数量下降。




(二)固收类产品占据绝对主流





产品类型仍以固定收益类为主流,占比超90%。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达92.11%,混合类产品占7.09%,权益类产品及商品及金融衍生品产品占比较小,两者之和仅0.81%。


(三)产品风险等级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





理财产品风险等级较低,主要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截至2022年6月30日,存续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总体而言处于偏低水平,中风险及以下产品占比高达99.11%,其中,二级(中低)风险的产品占比达77.37%,一级(低)风险产品占比为2.17%,三级(中)风险产品占比为19.57%。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理财存续产品中,四级(中高)及五级(高)风险等级合计占比仅为0.89%。


(四)理财产品的期限区间集中于半年至一年间





总体来看,理财产品流动性较高,产品期限区间集中于半年至一年间,其占比为42.25%。产品期限为一年到三年的产品占比也较高,为34.20%。此外,产品期限为一个月以下的高流动性产品占比为5.66%,产品期限为一个月至三个月的产品占比为11.21%,而产品期限在三年以上的长期限产品合计占比为4.73%。


(五)存续银行理财起购金额一万元及以下占比近八成





存续银行理财起购金额较低,一万元及以下起购占比近八成。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银行理财存续的产品起购门槛较低,起购金额为一元及以下的产品占比达26.80%,一元到一千元的产品占比为5.05%,起购金额为一千元至一万元的产品占比高达46.61%,一万元以下的产品占比近八成。整体而言,存续的银行理财的起购门槛显著低于净值化转型前的理财产品


(六)银行理财产品底层资产配置以固收资产为主





银行理财底层资产配置相对单一,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总体来看,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2],存续的银行理财资产配置以固收类资产为主,占比高达68.23%。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目标客群风险偏好较低,因此更侧重投资低风险的固收类资产。除此之外,货币市场类资产配置占比也较高,为22.46%,其余类型资产配置合计占比9.31%。其中权益类资产占比仅为2.02%,由于银行系机构投研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人才储备不足、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有限、客户“保本理财”观念尚未完全被打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短期内提高权益类资产发行数量和配置比例仍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


(七)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





理财产品除现金管理类外,其余产品收益率波动较大,权益类产品收益率波动最大。具体来看,统计期间,固收类产品的收益曲线相对平滑,产品收益率在2.55%-4.88%区间波动,权益类产品的产品收益率在-19.24%-21.51%区间波动,混合类产品的产品收益率在-8.45%-9.59%区间波动。其原因主要是2022年一季度国际局势混乱,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局部战争冲突爆发,导致全球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波动,债券、股票等收益下降,进而影响理财产品收益。4月以来随着股市、债市止跌回升,银行理财产品净值随之回升,上证指数得到很大修复,为部分与权益类资产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带来一定的净值修复,各类产品收益率均显著提高。而现金管理类产品自身流动性高、稳定性强,且受股债市场波动影响较小,因此其产品收益率无明显波动。



业务条线呈现全新发展趋势,创新发展风起云涌

(一)产品层面——丰富产品货架,创新产品主题

1、产品结构趋同,“固收+”及FOF类产品成探索权益市场抓手
近年来,全国性机构、城商系机构及农商系机构的产品结构均以固收类产品为主,其在产品结构中均保持在80%以上,混合类、权益类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的产品类型较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机构正在大力布局“固收+”及FOF类产品,其原因为,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收益水平显著下降,市场拓展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机构在业务驱动下大力布局“固收+”及FOF产品,通过银行传统优势领域——固定收益类产品作为基本盘,探索权益市场;同时,以FOF投资策略作为着力点,转移权益市场较大的投研压力,以此提高产品收益水平和自身竞争力。经统计2020年至2022年6月末存续的 “固收+”产品及FOF产品数量,可看出布局该两类产品已成各类机构共识,“固收+”产品及FOF产品数量均呈现出显著的逐年增长态势。未来,机构或将持续以“固收+”产品及FOF类产品作为探索权益市场抓手,调整产品结构,丰富产品货架,增厚产品收益。




2、发展日益差异化,创新主题产品层出不穷
多家机构积极布局创新理财产品市场。从新增主题产品数量来看,主题产品市场活跃。创新主题产品,如ESG、养老和碳主题产品数量日渐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产品存续数量较去年末分别增发了42款、21款和13款,三类产品的存续数量分别达到175款、25款和84款。从创新主题产品的发行机构来看,理财机构均积极参与发行。养老理财方面,随着试点范围扩大,以中邮理财为代表的机构正在积极筹备相关养老理财产品,进入赛道。此外,工银理财、交银理财和青岛银行等机构发行了“抗疫主题”理财产品;交银理财和中银理财日前分别发行两款“专精特新”主题理财产品并完成募集。


创新产品主题层出不穷,主要系宏观政策、产品自身表现及理财机构自身发展等多方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受到政策导向影响,资金配置在ESG、养老、碳中和、专精特新领域倾斜,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创新主题产品在市场中反映较好,在年初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下,理财产品大面积“破净”,但养老等创新理财产品收益率稳定在一定水平,受投资者青睐。另外,布局创新主题产品,能够为机构探索资产配置,拓展投研思路,形成差异化投资策略做出积极尝试,为机构内部构建相适应的风控模型提供经验。基于上述因素,下文以ESG和养老为例详细分析。


(1)ESG主题

ESG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首字母的缩写,用来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而ESG投资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的责任投资理念,在“十四五规划”强调绿色转型、我国“双碳”政策逐步落地的大背景下,ESG投资在国内的发展前景被进一步肯定,市场资金也由此逐步流向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ESG理财产品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从产品数量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存续的ESG主题产品数量快速增长。2021年末市场存续的ESG银行理财产品为134款,截至2022年6月30日市场存续的ESG银行理财产品为175款,产品数量增速达30.60%。其中,华夏银行和中国银行的ESG数量依然领跑市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两家机构存续的ESG主题产品数量分别为41款和27款,分别占ESG主题存续产品市场份额的23.43%和15.43%;而推动ESG主题产品数量增长的主要机构为兴银理财、农银理财及中信理财,三家机构在2022年上半年分别新发了9款、9款及15款ESG主题产品。可以看出,各家机构正积极布局ESG领域。


从发行类型来看,ESG主题产品类型较2021年末变化较大。截至2021年末,存续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以纯固收类产品为主,各产品类别数量差距较小。而截至2022年6月30日,存续的ESG主题产品以“固收+”为主,“固收+”产品数量占比增多,且大幅超过纯固收类产品。较2021年末,“固收+”产品占比从23.31%增加至61.14%,增幅超过158.96%;混合类产品占比从34.59%减少至6.86%;纯固收类产品占比从41.35%减少至31.43%,权益类产品变动较小。


(2)养老主题



目前,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养老体系结构失衡,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占比过大,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不充分,个人养老的第三支柱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以上问题,监管层为补充完善多层次的养老体系,推动个人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养老保障需求,积极开发可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符合养老跨生命周期需求的差异化金融产品。


其中,2021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允许工银理财在武汉市和成都市,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在深圳市以及光大理财在青岛市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启动以来,总体运行平稳,市场反应积极。


2022年一季度,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通知》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试点理财公司应当在试点地区范围内自主选择一个或多个试点地区销售养老理财产品,但不得超出试点地区进行销售。


从发行情况来看,第二批养老试点仍面向个人零售,募集方式仍为公募。目前理财公司对养老理财产品的计划募集规模从10亿元至100亿元不等,相对集中在100亿元;平均计划募集规模较第一批养老理财的45亿元增加至54.68亿元;平均实际募集规模从22.06亿元至22.71亿元;机构对发行养老产品的信心延续。


从产品期限来看,第二批发行的25款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除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的一款产品投资期限为10年外,其余产品投资期限均为5年;与首批养老产品变化不大。


从流动性方面来看,第二批发行的25款养老理财产品均可以提前赎回,为投资者的流动性提供了保障,与首批养老产品赎回机制类似。


从认购起点及理财费用来看,认购起点均为1元人民币起购,展现普惠属性;且大部分产品不收取销售费率,托管费率及固定管理费率分别集中在0.02%及0.10%,几近触底。


从收益及风险水平来看,2022年上半年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集中在5.8%-8.0%之间,收益水平较高,与首批养老理财产品整体一致。同时,也有个别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4.8%-7.0%,5.0%-10.0%,收益水平的上下线有所拓宽。相对应的,产品风险也集中于2级(中低风险)与3级(中风险),且96%的产品集中在中低风险,风险等级较低。


总的来说,养老主题理财产品依托出政策,产品数量从4款快速增长至25款,且随试点范围扩大,相关机构正在筹备发行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步入常态化发行阶段。今年以来,我国养老金融业务创新试点稳步推进,养老金融业务发展驶入“快车道”。继养老理财产品“十地十机构”试点稳妥落地后,养老储蓄试点启动在即。


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供给,银保监会正会同人民银行研究推出特定养老储蓄业务试点。此举将进一步推动从保险、公募资管产品到银行存款等多类型的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


(二)营销层面——渠道飞速扩张,代销趋势已显



银行理财市场近年大力加强代销渠道建设,其原因为,代销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产品销售范围的扩张,优化网点铺设的流程和成本,补充自身产品货架,丰富产品线。下文统计了2022年上半年银行市场的代销数据,对银行代销市场的全貌进行了刻画分析。


1、理财公司代销渠道快速扩张
理财公司代销渠道已全面铺开,较2021年全末增长显著。截至2022年6月30日,各理财公司代销机构共计有352家,相较2021年末的184家,代销机构数量增幅达91.30%。其中,股份制行全资理财公司代销数量占主导地位,且代销机构的数量增速较快,占比为55.46%。可以看出,理财公司已大面积拓展代销渠道,各理财公司都在打破自身限制,不局限于其母行销售渠道,其中股份制行理财公司的代销机构数量最多。




国有行全资理财公司,交银理财和中银理财代销机构数量最多,代销数量分别为20家和14家;中邮理财代销渠道为2家,且代销类型较少,仅涵盖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国有控股银行。


股份制行全资理财公司,兴银银行代销渠道数量最多,为113家;其次华夏理财及光大理财的代销渠道数量也较为可观,分别为26家及19家;代销渠道类型上,整体来看股份制行理财较其他类型理财公司更为丰富,兴银理财的代销机构类型最为丰富,较2021年新增加了民营银行及农村信用社两种类型,目前涵盖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控股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七种类型。


城商行全资理财公司,南银理财、苏银理财及杭银理财代销数量较多,分别为30家、25家和24家。其中杭银理财2022年上半年新增的代销机构较多,增加了14家,且新增加了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两种类型。


农商行理财公司,目前仅有渝农商理财一家农商行系理财公司,其代销渠道共有10家。代销类型为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三种,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代销机构数量最多,达7家。


2、分化局面渐显,中小银行转战代销


在净值化转型的背景之下,不少中小银行面临严重的投研能力以及系统建设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自身很难建立完善的净值化管理运作体系,而大型银行在理财公司设立方面具备资金规模、业务基础、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故中小银行更倾向开展代销业务,理财市场的分化局面初步显现。


中小银行开展代销业务趋势明显。截至2022年6月30日,开展代销业务的276家商业银行中有115家为城市商业银行,104家为农村商业银行,两者合计占比为79.35%,较2021年增加了4.70个百分点,中小银行大力布局代销业务的态势进一步凸显。从代销渠道引入银行机构数量来看,江苏银行保持2021年的领先地位,引入12家理财公司;苏州银行增加引入2家理财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共引入8家理财公司;同时,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及厦门银行均引入7家理财公司。从引入理财的数量排名上看,排名前十的银行中城商行数量过半。综上所述,中小型银行正积极引入理财公司产品,大力布局代销业务。




(三)服务层面——创新服务理念,完善客户画像





近年来,随着我国财富积累快速增长,企业和家庭财富规模不断扩大,居民资产配置结构随之调整,居民的理财需求也呈多样化发展,对银行理财服务的要求也同步提升。但现阶段的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对投资者服务和客户管理的支撑作用有限。未来,理财机构可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和建立服务评价反馈机制来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以提高客户黏性,助力业务市场拓展。


1、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维度



我国理财客户管理市场发展时间较短,市场成熟度和复杂程度较低,主要经营模式为直接销售产品,对客户需求的了解维度较为单一,在投资者服务方面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目前,理财机构通常通过定期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问卷内容通常涉及客户理财偏好、风险偏好等相对简单的内容,未对投资者潜在财富管理需求进行多维度探索。


未来,银行理财机构应创新服务理念,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梳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人生财务规划,平滑投资者的人生财富需求;同时,理财机构应紧密链接客户需求,积极丰富服务维度,以此打破传统的单一产品销售业务方式,探索创新业务模式。一方面,机构可以将理财服务不断延伸至养老、房产等服务上,不同机构以自身的优势领域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多层出、多方位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在投资者服务层面加入对资金需求,对创新产品偏好等要求等要素的考量,以此加强对创新理财客户的管理,进一步拓展业务宽度。


2、完善客户画像,挖掘服务深度

在理财市场竞争激烈,投资者教育不断深化的过程中,银行理财机构暂未形成健全的客户评估体系,相对局限于产品复购率、偏好程度等时段因素,未能结合客户职业发展等因素形成综合的客户评估体系,对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投资者黏度的助力有限。


未来,银行理财机构在构建财富管理产品体系时,应从客户的需求和理财公司的盈利两方因素同时进行考量,建立客户数据库,对客户的投资偏好、财务状况、家庭情况、消费行为、退休规划、遗产安排等情况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以此完善客户画像。理财机构应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清晰认知和深刻理解,为其定制服务方案,持续挖掘服务深度,并结合理财机构产品运行情况,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


(四)金融科技层面——全方位赋能,助力业务腾飞





金融科技是提升和改善财富管理市场适配性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快速转型的核心动力,金融科技优势将成为资管行业核心竞争力之一。目前,多家银行和理财公司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科技,赋能理财业务的投资、风控、运营等方面,通过建设前中后台一体化的技术平台,助力理财业务创新发展。


1、金融科技赋能银行理财投研能力



相比公募基金等资管机构集研究、交易、风控、合规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来说,银行理财的投研体系相对薄弱。因此,银行理财机构积极建立系统化的投研体系,涵盖策略、行业的大类资产研究框架,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获取数据,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行业动向,为产品设计和投资方向提供观点和投研判断支撑,加深对底层资产的洞察整合,提升资产管理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促使银行理财投资方向的多元化发展。例如,光大理财自主开发了信用债一级发行预测模型,为一级投标收益率确定提供了有力支持。信用债定价平台通过搭建模型驱动的场景化、协同式投资研究服务体系,为信用债投资研究提供数字化分析依据。


2、金融科技助力风险管理

相比过去以满足监管合规为主的被动风险管理模式,依托新技术进行监测预警的主动管理模式优势明显,可通过系统化的运作实现全面、有效的风险防控。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通过模型构建客户画像和企业经营全景视图,由系统自动实时抓取外部信息,及时获得关注对象的行业、舆情、诉讼等多个不同维度信息,识别可疑信息和违规操作,强化风险防控和预判能力,从而提升风险预警精度,不断优化风险评估模型。


3、金融科技拓宽客户渠道,提升客户体验



金融科技在银行与理财公司获客、活客和留客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获客方面,银行及理财公司通过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利用各种生活化场景导入大量客户,并进行客户动态画像,为其理财进行客户细分、开展个性化金融服务提供保障。借鉴“场景+金融”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将销售行为嵌入到客户其他交易流程中,借助场景化的优势提升获客能力,扩大产品销售半径;在活客和留客方面,金融科技通过客户画像,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与潜在挖掘,创设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再将相匹配的产品或服务针对性地嵌入生态化场景,对接客户需求,并通过智能投顾实现客户“千人千面”的快速响应和综合服务。例如,中银理财全力完善业务处理支柱,聚焦业务流程处理,强调高效、合规、安全,围绕产品、投资等核心能力提升,加强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推出T+N、因客周期等新产品、新功能,从而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提升客户体验。



理财市场格局改变,理财公司崛起

(一)理财公司发展突飞猛进,成为亮眼之星



自2018年12月《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商业银行陆续设立理财公司开展理财业务,推动理财业务体系变革。经过三年多的转型发展,理财公司数量快速扩张,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6月30日,我国已有29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其中,26家完成开业,1家获批开业,仅剩渤银理财和恒丰理财尚在等待开业批文。


从设立情况来看,全国性银行已基本实现了理财公司布局,共有17家;区域性城农商行受限于业务规模、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布局较少,仅有8家;外资银行纷纷布局我国银行理财市场,与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公司成立合资理财公司,目前有4家。


从地区分布看,29家理财公司主要分布于北京、青岛以及长三角等地区,地方性银行的理财公司注册地与其母行所在地均一致。以17家全国性银行的理财公司为例:北京有6家,即工银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华夏理财与民生理财;上海有4家,即交银理财、浦银理财、信银理财以及广银理财;深圳3家,即建信理财、招银理财与平安理财;青岛2家,即光大理财与恒丰理财;福州与天津各1家,即兴银理财与渤银理财。




从产品发行情况看,2022年上半年,理财公司共计新发4878只理财产品。其中,建信理财、信银理财、招银理财位居前三,分别为483只、439只、400只。


从市场集中度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总量14184只,其中招银理财以1465只位列理财公司榜首,占比达10.33%,工银理财、中银理财紧随其后。存续产品数量前十理财公司合计10157只,占比71.61%。总体上,理财公司新发、存续产品数量集中度高,前十合计占比均超过70%,头部效应明显。


从业务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有10家理财公司的业务规模突破万亿,均是全国性银行的理财公司,国有行和股份行各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工银理财、招银理财和建信理财的业务规模更是超过2万亿,远超其他理财公司。国有理财公司中,仅中邮理财的业务规模还在万亿以下;股份理财公司中,广银理财的业务规模较小,还没能超过部分已开业的城农商行理财公司;城农商理财公司的业务规模差距较小,规模均在5000亿以下。整体来看,当前理财公司的业务规模已呈现出了较明显的头部效应。




从营收角度看,2021年,理财公司盈利能力均实现大幅增长,多家理财公司2021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其中,招银理财净利润32.03亿元,同比增长30.57%,排名第一;“黑马”兴银理财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08.62%,暂列第二。与此同时,国有控股银行理财公司也在迎头赶上。中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去年分别实现净利润26.09亿元和20.62亿元,同比增长473.41%、515.52%,增速迅猛。此外,信银、农银、平安、光大、中邮、交银等理财公司2021年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18.06亿元、17.21亿元、16.16亿元、15.86亿元、12.25亿元和11.55亿元。


(二)理财市场机构相争,差异化特点凸显

1、全国性银行基本完成产品迁移,存续及新发产品数量较少
随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不断向理财公司转移,银行理财市场各类机构发展格局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从国有六大控股银行情况看,其存续产品和新发产品在各机构中最少,分别为801只、603只,占比仅有2.13%和3.63%。可见,由于国有控股行均设有理财公司,绝大部分理财业务已经转移。与此同时,在12家股份行中,仅剩浙商银行尚未获批筹建理财公司。2022年上半年,股份行新发产品数量仅649只,在所有新发产品中占比为3.91%,收缩效应明显。


2、大多数城商行及农商行未获理财公司资格,新发及存续产品占比高
相较于国有控股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因自身资金实力、客户资源等方面条件有限,理财业务规模相对较小,大部分尚未获得筹建理财公司资格,仍以银行为主体开展理财业务。2022年上半年,城商行、农商行新发产品数量为4865只、5746只,二者合计占比达63.95%;目前来看,在产品数量上,理财公司逐渐占据优势,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紧随其后。但随着银行理财市场发展,一些具备较强实力的城商行、农商行有望获批筹建理财公司。例如,理财规模在500-1000亿元之间的贵阳银行、苏州银行、广州农商行、长沙银行、成都银行等。


3、全国性银行及其理财公司更偏好发行中高风险产品


从各类型机构存续产品投资性质角度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国有控股银行及其理财公司的存续产品中,混合和权益类类产品数量占比达21.38%,在各类机构中占比最高;其次是股份制银行及其理财公司,占比为11.92%。相比之下,城商行及其理财公司、农商行及其理财公司较为保守,混合和权益类类产品数量占比低,分别为4.03%、1.41%,均未超过5%。可以看出,全国性银行及其理财公司更偏好混合类及权益类产品(混合类为主),显现出一定的中高风险标的资产配置能力。




4、农商行及其理财公司、城商行及其理财公司产品收益率较高


从各类型机构存续产品的收益率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6月30日,城商行及其理财公司、农商行及其理财公司整体产品收益率更高,超过90%的产品收益率都在3%以上。其中,农商行及其理财公司35.13%的产品收益率超过5%,位居第一;其次是城商行及其理财公司,占比达到26.06%,国有行及其理财公司收益率达5%以上占比最低,仅为8.97%。与此同时,受资本市场调整等因素影响,有部分产品出现亏损。其中,国有行及其理财公司产品出现亏损的占比最高,为7.41%;其次是股份行及其理财公司,亏损产品占比4.32%。


5、理财公司战略定位多元,深耕各自优势领域


对于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而言,其理财公司战略定位主要侧重于综合服务商模式。国有行和股份行在客户、渠道、人才等方面优势明显,产品线布局较为完整,具备形成综合服务商模式的资源和实力。同时,部分国有行或股份行通过参股或控股的方式,旗下拥有不同类型的资管机构如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通过与集团旗下其他资管机构的协同,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从目前已获批成立的大行理财公司战略定位来看,其主要特点:一是在全面综合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市场配置资金和全产业链布局,并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寻找特色化经营方向;二是服务母行集团业务的战略目标,与集团实现业务协同,充分发挥母行资源优势。




对区域性银行而言,其理财公司更偏向于核心服务商模式或专业服务商模式。区域性的城商行和农商行在客户资源和综合能力相对有限,发展分化较严重,在全国市场的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但是在区域市场中具备较好的客户基础与资源优势,所以核心服务商模式或专业服务商模式将是更好的选择。区域性银行的理财公司主要通过发展特色产品与服务,巩固区域市场,并在未来谋求逐步打开全国市场。





银行理财路在何方?

(一)净值化转型结束,银行理财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转型完成,理财市场面临全新变化,理财公司在资金端、资产端和运营端都存在一些发展难点。具体而言,资金端,投资者投资理念难以从“保本保收益”向“卖者尽责,买者自负”转变,居民投资理念依旧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理财公司营销渠道对母行渠道依赖较大,自主拓展业务渠道能力有限,营销渠道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资产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权益产品布局工作有序展开,但与券商、公募基金相比,权益投资能力尚有差距。运营端,系统建设亟需优化、人才缺口较为明显、独立的风控体系有待完善。


1、资金端——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理财公司营销渠道仍在摸索
投资者教育投入较少,投资者教育任重道远。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仍存在不确定因素,金融市场扰动不断,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加大。加之投资者对净值波动仍较为敏感,正确投资理念还未完全树立,银行机构在投资者教育方面还需继续发力。此外,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统计,2021年银行理财投资者人数从2019年12月的2200万增加至8000多万,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超过99%,预计2022年投资者将超过1亿人。这说明银行理财投资门槛下降吸引了大量的长尾客群,随着投资者规模的快速提升,加之投资环境的复杂多变,营销压力显著增大。银行理财在投资者教育投入的增长速度还需进一步提升以匹配高速增长的投资者规模以及复杂的投资环境变化,投资者教育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


理财公司营销渠道仍在摸索,对母行渠道依赖较大。理财公司成立时间短,业务规模体量大且增长快,其销售渠道主要为依托母行、直销和同业代销三种方式,母行渠道为理财公司业务渠道主要来源。由于理财公司营销渠道建设刚刚起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通常对母行渠道资源进行直接运用。理财公司营销渠道对母行渠道依赖过大,使得自主拓展业务渠道的能力有限。同时,由于过度依赖母行渠道,使得理财公司在风险隔离方面也存在隐患。母行与银行理财公司在业务和人员管理方面多为垂直关联关系,未能满足独立性及风险隔离要求,容易滋生道德风险。除此之外,理财公司直销与代销渠道的建设也存在诸多挑战。直销对客群规模、公司信息系统有着较高的要求,理财公司建设直销渠道必须对成本效益的进行综合考量。而代销虽已渐成趋势,但通常仅表现为产品货架、陈列相关产品,未能提供综合服务,营销模式单一。


2、资产端——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有待加强
权益类资产投研能力尚不成熟。与经验丰富的公募、私募基金、证券资管等理财机构相比,银行理财公司在投资策略、资产配置、风控管理、投研能力与投顾经验等方面都相对薄弱。银行理财传统优势在于信用债和非标投资,在权益投资能力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短板。就配置比例来看,银行理财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通常不足3%,部分中小银行或理财公司存在未配置权益类资产的情况。此外,银行理财目前主要依靠寻求第三方专业投资管理的方式对权益类资产进行布局,自身对权益市场了解不够深入,在市场短期出现巨大波动的情况下无法快速根据变化及时调整策略。而随着银行理财市场化进程推进,若该情况未进行相应改善,获将影响理财产品的经营情况。


3、运营端——科技未能与金融进行深度融合,全面风控管理有待提高
系统建设待完善,科技未能与金融进行深度融合。伴随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理财业务数字化与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但银行理财的系统建设受限于理财业务本身的复杂性特征与较大的前期投入成本,仍未能致臻完善,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深度还有待加强。对银行机构而言,理财业务相关系统仍处在建设初期,基本满足业务运作要求,但未能发挥科技在产品创新、获客渠道探索、风险智能预警、中后台轻量化、投研能力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的赋能作用。从业务方面来看,理财业务获客渠道较为依赖自身或母行渠道,线上渠道建设有待改进,且理财产品暂未能通过信息系统智能匹配客户,金融科技对业务的促进作用未能完全发挥。


风险管理能力不足,产品稳定性较弱,全面风控管理有待提高。伴随着理财业务的转型发展,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拓宽,投资标的种类更加丰富,在交易模式衍变、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理财风险管理难度不断提升,进一步影响理财产品稳定性。当前机构对理财产品风险评级、风险预警能力处于初期建设及摸索阶段,未形成完善体系,在理财业务推进过程中的风险把控能力有限。同时,为适应产品净值化转型完成,银行理财机构推行多种组合产品,但高波动资产与稳健收益资产的配置比例有待优化,产品稳定性不足。


(二)展望未来,银行理财何如突破困境?



为了理财业务能够更加高效,在资金端,理财公司需要深入落实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投资者对净值型产品的认可度;在资产端,加速养老、绿色金融领域布局,不断健全产品体系,丰富服务类型;在运营管理端,坚持稳健经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并持续完善投研体系,提升科技赋能。


1、资金端——探索有效的投资者教育方法,建立自有销售渠道


在长期“刚兑”的环境下,我国投资者缺乏了解风险与收益关系的渠道,不同投资者对“打破刚兑”的接受度有差异。银行理财公司应探索有效地投资者教育方法,引导投资者树立“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财观念。同时,建立自有销售渠道,减少对母行的依赖。


探索有效的投资者教育方法。首先,理财公司可以从决策教育、资产配置教育和权益保护教育三个方面加深投资者教育。在决策教育方面,向投资者普及金融知识、风险收益及金融资讯;资产配置方面,为投资者塑造多元配置意识,并关注到资产配置的持续性、完整性;在权益保护教育方面,引导投资者建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并在机构内部设立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


其次,理财公司要提升理财经理的专业水平,以构建投资者“守护屏障”。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可通过销售人员内部培训、举办竞赛等方式加强对理财经理的专业性培养,避免在理财产品营销阶段出现投资者教育不到位的情形,以此构建投资者教育第一道“守护屏障”。


最后,理财公司投资者教育要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针对不同客户类型探索不同的投资者教育方式。依托于现有平台,做好公司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的运营和维护,将投资者教育嵌入线上宣传中,加深投资者教育。同时,结合直播方式构建与客户的互动交流平台,不断优化电子销售渠道展示功能,提高客户体验感,针对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匹配个性化投资者教育。


建立自有销售渠道。长期以来,依托于商业银行的广泛客户基础,理财公司初期必须要依赖于母行的渠道进行营销,但完全依赖母行并非良策,理财公司需要逐步建立自有的销售渠道,“直销+代销”双轮驱动。短期来看,理财公司可以根据母行及自身资源禀赋进行针对化建设,如线下方面,选址人流量大的街区,以“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综合化”为导向,坚持“实用原则”和“效益原则”进行运营服务。线上方面,完善如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头条号等主体资质注册认证,注重与母行的定位进行区分,专注自身,围绕“理财业务”完善模块内容及功能建设,减少甚至摒弃客户的其余业务场景选择;同时可以借助母行及代销渠道,进行公司品牌形象及美誉度宣传,提升客户认知和认可水平,并通过场景化设置,激发客户触达理财公司直销渠道的次数。中长期来看,在已有直销渠道的基础上,理财公司需要建设具有特色并且完善的产品线,做好客户服务和维护,提升自身投研实力,稳定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提升客户转化率和依赖程度。


2、资产端——健全产品体系,发力创新型产品


明确业务定位,以“固收+”为基础,健全产品体系。随着中国居民财富规模扩大,理财市场竞争加剧,投资者需求多样化发展,银行理财公司对创新产品的需求也愈发明显。因此银行理财机构须继续探索“固收+”模式,在充分利用固收领域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配置多类资产、采用多类策略,把握资本市场发展机遇,兼顾低波动率和实现较高弹性收益。同时,投研体系是产品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银行理财资产配置能力的重要基础。银行理财一是应更加强调以大类资产配置为主的投资体系建设,在资产运作方式上做到持有到期和交易并重;二是强调资产久期和负债久期的匹配,从投资端加强对利率风险和投资风险的把控;三是产品定价更加注重利率变化,强调通过充分的宏观市场和利率走势分析,并基于产品特性和所投资产类型,最终确定组合久期和价格。


紧扣国家战略,发力产品创新,关注养老理财、ESG行业等重点领域。就养老理财而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战略之一。2021年9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且于2021年9月15日推行“四地四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促进了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丰富发展,各银行理财机构应积极把握养老理财产品发展机遇,推动养老金融多元发展格局的建立,稳步推进商业养老金融发展。就ESG行业而言,伴随“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确立,ESG行业发展前景值得期待,同时由于ESG理财产品所投资领域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方向,相对具有更强的风险抵御能力。银行理财将ESG投资理念融入到理财产品的运作管理中,能在加强产品稳定性的同时保证相对收益性,更好地服务绿色经济,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


3、运营端——加速科技赋能金融,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


坚持稳健经营理念,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随着理财业务转型升级,银行理财风险管理难度相应提升,风险管理作为支撑理财业务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支点,贯穿于业务开展的全过程,银行理财公司须优化风险管理措施,并做好各个环节的把控风险工作。


在风险机制建设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应建立健全产品风险管理机制与结构,设立独立的风险管控部门和岗位,并配备相应风控管理人员,采取分层管理、集中与分散相统一的模式进行管理,持续完善公司风控管理体系。在风险管理责任方面,明确董事会、监事会、监理层、经理层、各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全面履行风险管理的政策及机制,明确理财产品主要负责人的投资运作管理职责及风险承担责任。在风险预警能力方面,银行理财公司可通过积极与第三方合作管理的方式提高信息获取的及时性及有效性,以此加强对理财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同时,理财公司还需进一步丰富风险管理工具。落实包括系统、风险类型、业务在内的风险管理全覆盖。


加速科技赋能金融,在前中后台嵌入数字化平台。目前银行理财公司的金融科技正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机构在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进步空间较大,未来须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的需求,以提高企业效能。具体而言,一方面,银行理财机构应将智能化、自动化渗入应用场景,以推动业务高效转型发展,切实解决管理层面、业务层面的痛难点问题。另一方面,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优化内部信息系统,以符合监管要求。同时,理财公司可在前中后台嵌入数字化平台。在前台,发展线上业务以更加精准地匹配到持仓客户和潜在客户,在智能运营方面为理财公司赋能,探索自有渠道建设,以APP等形式建立线上直销渠道。在中台台,引入全流程整合系统,提高中后台团队协作效率,运营效率,并在各个部门、各流程间贯穿风险管理体系。


[1]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
[2]该数据为普益标准披露的最新数据。
[3]此处仅统计存续固收类理财产品中已披露细分产品类型的样本。其中,纯固收类产品指理财资金全部投向债券类资产,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则计入“固收+”产品类别。
[4]理财公司业务规模数据既有自身口径,又有集团口径。
作者丨普益标准研究员 余雅琴 雷文杰 姜玲 罗倩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