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十堰柏和心理 曲鹞奇
编辑 /十堰柏和心理 邹悦
谈及中国的亲子教育,著名的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讲了一句精辟又戳心的话:“有些家长他在该管的时候不管,不该管的时候却开始管”,这是很多家长常犯的一个错误。
相信很多家长都体会过,当父母絮絮叨叨、重复再重复地给孩子强调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后,孩子们还是一脸天真无邪的继续犯了错后,大人们的内心是崩溃的、心肝脾肺肾都是疼的,而孩子是越大越难管教,好像每天都得跟他们大战三百个回合,最后会被他们气到吐血……
孩子在三岁前需要父母尽可能的满足,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完好的自恋感、依赖感还有安全感。
在孩子三岁之后,就要开始对孩子进行秩序感方面的培养,也就是俗称的生活行为习惯。经过几年的秩序感方面的培养,孩子上学以后就会变得容易配合,并且遵守制度。在这个阶段帮助孩子培养秩序感,孩子并不一定都会配合,这个时候加以适度的体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好完善的行为习惯。
在这里值得要说的是,我并不认同某一些心灵鸡汤中说的,在这个阶段要对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并且要用道德去感化孩子。通常这种管教方式达不到效果,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道德感、理解能力还有思维能力尚不完善。
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讲道理,也许他在字面上能够理解你的意思,但是在身体上。配合不了。这个时候只能通过行为强化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修正习惯。例如孩子做对一件事情就给他奖励,做错一件事情就给他相应的惩罚。
这个时候孩子虽然并不理解那些抽象的道德感,但是他能从切身的身体体验上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同时,这也是让孩子从他律发展为自律的重要过程。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还小,并不舍得管教,但等到孩子一旦进入到青春期,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个时候家长才会想起来纠正,通常会激发孩子强烈的叛逆。
总结一下今天的核心概念:
第一,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度的体罚
第二,孩子养成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是在三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之前。
孩子犯错,挨打是可以的。但家长掌握住分寸,把握住度。发挥体罚真正的作用,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让孩子心理更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