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什么年代,“吃”这个话题总是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百年之前,在房县城关的老十字街西北角,有一座著名的酒楼——“望星楼”。它以菜式新颖、色香味美而名扬四方。值得一提的是,这家酒楼的厨师在房县当地菜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推出有名的特色菜“八大碗”。
望星楼因宝石得名
民国初年,房县城关老十字街西北角有一座生意兴隆的酒楼,名叫“望星楼”。
过去,这里有一栋五间二层的砖木结构楼房,是徐、傅两家的门面房。由于“码头”好,这里是开店经商的风水宝地。
为何取名望星楼?当地人传说,在酒楼旁边的老十字街水井边,垫有一块米筛子大小的石头墩子。午夜时分,人们站在石头墩子上可以看到天空中的星星闪烁,所以人称“望星石”。
望星石是房县城中的宝贝,也成为一处景观。1916年,城关西街的李氏兄弟租下望星石旁边的楼房开起酒楼,希望借宝石之名气,故取名望星楼。
1917年9月的一天,一位外地人在望星楼喝酒,听人说起望星石的神奇。他一看,果然是个宝石,便采用偷梁换柱之法,半夜盗走宝石,换上一块普通石头顶替。后来,人们站上去再也看不到星星了,才知道望星石被盗。有人报给当局,保安队曾调查过,但后来不了了之。
拜名师学得好厨艺
关于望星石的这个传说难以考证真假,但是望星楼一事却是有据可考。
年过八旬的房县老人傅大奇介绍,望星楼的主人是李氏兄弟,他们曾拜曹老爷的私人厨师杨洞爷为师。
据说,曹老爷曾任热河道台,杨洞爷是曹老爷的亲戚。曹老爷看杨洞爷在乡下当过大厨,手艺出名,便把他请去当私人厨师。
杨洞爷碍于面子,接下了这个活,一干就是20多年。在曹老爷家,杨洞爷又学到一些外地的烹饪技术。曹老爷年迈辞官,回到老家房县,杨洞爷跟着一起回来,在县城买房住下,继续在酒店做大厨。
李氏兄弟听说杨洞爷手艺精湛,慕名带上礼物登门拜师。杨洞爷收下礼物却不表态,只让他们给自己打下手。经过考察,杨洞爷认为李氏兄弟勤奋好学,对自己又敬若父亲,最终把全部技艺传授给他们。李氏兄弟潜心钻研厨艺,成为城内有名的厨师。
1911年,李氏兄弟经人介绍,被聘为县太爷的私人厨师。做了几年,县太爷调走,两兄弟没了工作,便想开家餐馆。一天,两兄弟来到房县城关的老十字街办事,抬头看到西北角的一栋二层楼,心生灵感:若在此处开家酒楼,生意一定不错。当时,李氏兄弟没有本钱,邻居听说后表示支持,引荐他们找到典当铺的温老板商量合伙事宜。温老板与李氏兄弟一拍即合,答应投资。
用心经营酒楼生意蒸蒸日上
这栋二层楼是百年旧房,房主是徐家和傅家,典当铺温老板出面周旋一并租下,并出钱打通板壁,合二为一,装修成通间。靠东头山墙边,设计了一个小戏台,专门请来艺人登台表演,为客人助兴。酒楼装修好,请来县城有名的书法家写了匾额,悬挂于门楣之上,好不气派。
望星楼开业这天,特邀县城达官显贵、名门绅士捧场,所有参观者一律免费就餐。这天上午,酒楼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李氏兄弟亲自掌勺炒菜,大显身手,各式美味赢得一片称赞之声。
李氏兄弟用心经营,酒楼生意蒸蒸日上。李氏兄弟收徒四人,还专门请来能说会道的顺娃(老河口人)做堂倌。当时的酒楼厨房分红白两案,李氏兄弟一人掌红案(蒸笼),一人掌白案(海鲜),专挑山珍海味做食材,承接高级宴席。
不断探索推出“八大碗”
李氏兄弟的厨艺在房县颇有名气。据传,当时房县人解某家中有《水浒传》一百单八将的人物肖像瓷盘,李氏兄弟根据人物特征能做出108盘菜,没有一样重复的,轰动了房县城。许多厨师争相一睹菜肴的花色品类,纷纷赞叹不已,回去钻研和模仿。
李氏兄弟重视采购,不仅要求食材新鲜,而且别出心裁,勇于创新。他们引进海参、仙贝等名贵食材,烹调工艺精细,讲究风味,不断推出新菜,形成自己的特色。后来,李氏兄弟还在房县当地菜的基础上改良推出了著名的“八大碗”,深受大家欢迎。
当时,望星楼的顾客多是社会名流。他们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在望星楼宴请尊贵的宾客。每天望星楼上,吹拉弹唱之声不绝于耳,堂倌吆喝声一阵接一阵。夜晚,楼上楼下灯火通明,热闹非凡。
望星楼本就是一座百年建筑,加之每天大量顾客踩踏,不堪重负,于1918年轰然坍塌。复建之后,时逢兵荒马乱之际,生意一落千丈。风光一时的望星楼,就这样被迫关门。
如今,在望星楼的旧址,许多房县老人仍在追忆这座酒楼当年的辉煌。
□链接
房县“八大碗”是什么?
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或有身份的人家来了贵重客人,厨师才会做八大碗。采用炖、炸、蒸、炒等手艺,做出上乘的宴席款待客人,以表达主人家对客人的敬重。
关于八大碗宴席,先摆上八碟凉菜,斟好酒,待客人入席落坐后,开始上第一个大碗菜,之后上一个菜撤一个碗,桌面上始终保留九盘菜。八大碗包括卷卷、火腿、炸鸡、熊掌、条子肉等,最后上一个肉圆汤,算是圆席菜。
当年,八大碗都是美味佳肴,一般穷家小户是吃不起、也做不起这种宴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