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816|回复: 0

[时政热点]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1-1-15 06: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住星辉中滨河路6号的张阿姨,因为一场改造提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从去年9月开始,她打开自家的院子和客厅,让游客也可以进来走走看看。

这也成为这条“脏乱”老街变身的一个缩影。从“脏乱”的小巷到新晋“网红打卡地”,这条老街不仅穿上了“新衣”,还有了“新名字”——北门里·爱情巷。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1.jpg


“两拆一增”、背街小巷品质提升等

项目的有机融合

让这里成为城市环境改造提升的另一亮点

通过拆除闲置旧楼、改造公共空间

利用释放的1800平方米

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

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曲艺剧场


主动分享自家的院子和客厅

“直接来就行,就跟回家一样”


14日上午11时许,星辉中滨河路阳光正好,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在路口一侧的微绿地玩耍。顺着锦江,从马鞍南路走进星辉中滨河路,一边是静静流淌的锦江,一边是红白相间的楼房。住在一楼的住户,有的院墙是玻璃的,有的则是镂空的栏杆。路边第二家住户的院门正开着,阳光从镂空的栏杆照入,在院子里洒下点点光斑。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2.jpg

市民到张阿姨家参观



不时有路人在门口探头张望。“这个就是我家的院子,大家可以进来玩。”张阿姨招呼着大家去院子里看看。院子入口两侧摆着各式各样的盆栽。“这个是金蛋子。”张阿姨指着一盆挂着小金桔果实的盆栽说。

56岁的张阿姨已经退休,在家门口开了一个小茶铺,来这里旅游的人可以在河边惬意喝茶。此外,这个充满成都家常味儿的院子则是一个开放空间,欢迎路过的人来感受成都生活。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3.jpg

市民到张阿姨家拍照



整个院子呈长方形,约三十平米。院子里摆着两张桌子,在院子中间位置还挂着腊肉香肠,最里面是一处池塘,几尾红色的鱼儿在其中游动。

院子连着客厅,客厅的门也开着。客厅朝着院子是整面的落地窗,靠窗有三个座位。客厅里面摆着一张六个人坐的长桌及茶具。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4.jpg

张阿姨家的院子



“不用消费,大家想进来看看花花草草、坐坐都可以。”张阿姨说,去年院子外的道路经过打造后非常漂亮,如果只是匆匆走过多可惜,所以她决定把院子敞开,同时也提供客厅作为大家休息娱乐的公共场所。“欢迎大家都进来坐坐,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感受一下老成都的惬意。”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5.jpg

张阿姨家的门平时都敞开着



院门左侧,摆着一排照片。“这个是我们去年9月9号开业时候的照片。”张阿姨说,她老公是摄影爱好者,这条路改造的过程中、修好后,他都拍了不少照片。

“这里是民宿吗?”一位在附近上班的男士和同事无意中走到了院子里,他认为这种私人空间共享的模式,对于聚集人气非常重要。无论是开一家店,还是发展一条街,首先要做的就是聚集人气。临走前他要了张阿姨的联系方式,说下次来前预约用。

“直接来就行,就跟回家一样。”张阿姨笑着说。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6.jpg

张阿姨开起了茶铺,提供茶水、小吃



生态、文旅互融互促

鼓励居民参与,营造消费场景


去年8月,星辉中滨河路改造完成,张阿姨家院外与锦江之间的道路由机动车道改为了步行道。这条街道的水泥围墙,也更换为了玻璃以及镂空栏杆等更通透的材料。张阿姨的老公指着镂空的围栏说,之前该处是不透光的水泥院墙,阳光都照不进来,现在舒服多了。

张阿姨一家的感受也是老街改变的一个缩影。“现在感觉挺吸引年轻人的。”一位在河对面上班的女士表示,这条街没有改造之前是一条小街巷,现在人气比之前旺多了。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7.jpg

张阿姨家的院子



改造前的星辉中滨河路,沿线围墙斑驳破旧、业态低端,占道经营等问题频发,深受周边市民诟病。自2019年底改造提升后,老街从“脏乱”的小巷变身新晋“网红打卡地”。整条街巷改造提升项目长达670米,总投资4286万元,包括2处爱情主题雕塑、6处爱情特色小品、120米爱情主题围墙,改造提升以爱情文化为主题,以红砖建筑为主调,以夜间经济为主业,实现了生态、文旅互融互促,将以前单纯的建筑立面改造,变为以消费场景营造和产业植入为主导的特色街区打造,按照“一带重塑,五点打造,品质提升,向内渗透”的布局,重点打造太升桥头广场、社区小剧场及风情民宿、西蜀码头、竹坞茶香和聚友酒居等场景节点。

自家院子“共享”为城市客厅,成都这条“脏乱”老街怎样变身打卡地?-8.jpg

市民可以在河边喝茶、晒太阳



金牛区驷马桥街道副主任段磊介绍说,不光是张阿姨家的共享空间,该改造项目拆除闲置旧楼、改造公共空间,利用释放的1800平方米,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休闲文化广场和主题曲艺剧场;结合“两拆一增”工作,拆除违建200余平方米,打通横街里巷2条,新建透视景观围墙240米。改造过程中,该项目鼓励居民参与,同时布设个性化外摆区域,智慧化打造安防措施,沿线居民房屋比同等条件房屋价值高30%以上。

“小家客厅变大家客厅,可能正是改造引发的连锁效应,同时也是一个良性循环开始。”段磊表示,下一步该处将重建“北门码头”开启特色文旅产业,依托周边区域四十年的菜市、三十年的婆婆粽、二十年的摊摊美食,打造北门里片区,力争再现酒肆茶铺林立、人群熙熙攘攘的盛景,在多元融合中吸引老、中、青各类消费群体。


蓉城政事记者 林聪 摄影记者 吕国应

编辑 周霖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