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4309|回复: 0

[十堰城事] 揭秘!古人的腰带上为何镶玉?“衣冠禽兽”曾是赞语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2-23 08: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些古装戏里,经常能看到古人穿着华丽的官服,搭配着精美的腰带。而在腰带上,装饰着玉器,不仅美观好看,还能彰显身份和地位。这些装饰在腰带上的玉器,叫做玉带板。近日,收藏爱好者付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精心保存的多个玉带板。
玉带板,是古人腰带上装饰的玉器。

玉带的等级制度始于唐代
在付先生展示的这些玉器中,有几块板状的玉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些玉器尺寸都不大,多为方形,有的还带有扣环。特别是有一对玉器,从造型上看,特别像现代人的皮带扣。“这些其实就是古人的‘皮带扣’,叫做玉带板,是古人腰带上装饰的玉器。”付先生介绍,这些搭配在腰带上的玉器饰品,大多呈扁平状的方形或圆形,有的还镶金嵌宝。
那么,古人是从何时开始,在腰带上装饰玉器的呢?付先生介绍,在唐初,高祖李渊颁布《武德律》。据《唐实录》记载:“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许用玉带。”也就是说,玉带的等级制度始于唐代。在唐代,官员的服饰的特点是穿长衫,所以腰间要用革带束住,在腰带上装饰玉带板,即是装饰品,又是实用品,同时还代表佩带者的官职,是显示权位尊卑的象征。
付先生展示了一块晚唐时期的萱草兔纹青玉带板。记者看到,这块玉带板为方形,上面雕琢着一只兔子。从雕琢手法上看,这件玉带板借鉴传统中国画白描单勾技法,运用阴线刻画动物。“阴线琢刻得刀工遒劲,线条流畅飘逸,根根见底,排列密集有序,一丝不乱。”付先生介绍。
元代玉带板更有生活情趣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玉带板的形制也在发生变化。到了元代,玉带板除了原有的方形、长方形,还出现了桃形。
付先生珍藏的玉器中,就有一块元代的青玉带板。记者看到,这块玉带板镂雕着松下仙女的图案,宽7.3厘米、高5.8厘米、厚0.7厘米,是一件立体镂空拉丝工艺玉雕精品。从镂刻的图案上看,由于元代统治阶级追求草原民族粗旷的风格,工匠以简约的技法为主,刻画出一幅阆苑闲居图:在跌宕的山崖下,古松劲挺,枝干虬结,苍针茂密。松荫下仙草灵芝丛生,白鹤亭立,高足长颈,神态逼真。头戴凤冠的女仙轻盈移步,长裙委地,宽袖舒展,纱衫飘逸。女仙前面有侍女挑绣球灯引路,上有侍女乘祥云而降,手执一盘果品。“玉匠们精心构思采用线刻、镂空、圆雕等多种技巧,使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刻画得神态自若,惟妙惟肖,达到呼之欲出的境地。因此,元代衣服上的玉带板,更多地流露出了生活气息,这也是当时人们穿衣风格的一个变化。”付先生说。
从造型上看,特别像现代人的皮带扣。

那么,元代的玉带板为什么会喜欢雕琢仙女形象呢?付先生解释,在宋代和元代,由于佛教、道教的影响,文艺作品中多以仙女为题材。无论是文学作品、绘画、雕刻,都出现了众多的仙女,或腾云驾雾,或轻歌曼舞,或手捧仙果徐徐飘来,或跨龙骑鹤缓缓而去。从题材来看,它突出体现了当时艺术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和世俗化的倾向特征。
明代玉带板工艺繁缛细腻
到了明代,玉带板多由长方形、桃心形、竖条形组成,其装饰分素面、透雕、镶嵌宝石三种形式,所雕纹饰有了较大的变化。唐宋时期的玉带板,多以浅浮雕图案为主,如胡人戏狮、胡人献宝、高士图或云龙纹。元代,镂空技法发展至玉带板上,开始出现双层镂空之龙纹、花草题材于玉带上。明代,发展更加成熟,工艺繁缛细腻,以单层高浮雕、双层镂空雕乃至三层镂空雕为精美。
付先生收集到了一对明代的玉带板。记者看到,这对玉带板规格不大,所用的材质为和田青花籽料。从造型上看,这对玉带板最像现代人使用的皮带扣,不过,在玉带板的扣首部分,还雕刻着螭龙首的图像。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招财,也寓意男女的感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于是蛟龙赤螭。”付先生介绍,在许多玉器上,都可见到螭龙的身影,无一例外的是,这些螭龙都很神气。付先生解释,在我国,自古以来,龙就是权势、富贵的代表,“龙”又通“隆”,代表了生意兴隆、子孙兴隆。螭龙被称为“屋上兽”,因为螭龙居高处防火,并且龙也有腾云驾雾的本领,所以玉螭龙也寓意着生活工作节节高升,越来越好。
>>延伸阅读
“衣冠禽兽”是何意?
玉带板一般和官服搭配出现。说起古人的官服,和一个成语“衣冠禽兽”关系很大。如今,这个成语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在以前,这个成语的本意并不是这样。
据了解,“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武官一品绘麒麟,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死谏,武死战”的从政理念被贪官佞臣彻底颠覆。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文/记者 罗毅 图/记者 吕世银 编发:幻影)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