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782|回复: 0

[自然风光] 胡琴老手艺人杜长江谈做胡琴得有耐心?从叶子上雕刻出美丽故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4-13 05: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胡琴老手艺“守”艺难



杜长江说,做胡琴得有耐心,否则干不了
双忠祠街是济南老城区的一条东西小街。小巷里偶尔会有咿呀的胡琴声,这声音是从杜福庄胡琴铺里传出来的。杜长江是琴铺主人,他的爷爷和父亲都以制作胡琴为生,传承至今,这家琴铺已历经了百年风雨。2016年,杜福庄胡琴被列为济南市第四批非遗项目。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杜长江既心忧又无奈,因为这门手艺面临着失传。现在,59岁的杜长江依旧坚守着,他说,遇到真心想学而又愿学的人,他愿意教下去。文/图记者施娟
琴铺
琴铺靠近小巷的十字路口,杜长江早上7点多便从家出发来到琴铺,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张摆放着各种工具的掉了漆的木桌,一个挂着各色样式胡琴的两层木柜,一个亮着黄色灯光的台灯,一张木凳,这便是杜长江平日里工作的办公桌。这间十几平米的小房间里堆放着各种制作胡琴的材料与工具。柜头上挂着蛇皮,这张蛇皮将用来蒙皮。衣架上晾着鱼鳔,这些鱼鳔晾干后将再次被融化,制作完成后将用来充当胶水的功能。桌上放着竹筒,琴弓,松香,马尾,这些都是制作胡琴必不可少的材料。
记者见到杜长江时,他正在制作琴轴。他穿着黑色布鞋,腰上系着一条白而发黄的围裙,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一下,两下,三下……烙红的铁与竹制琴杆碰触,青色的烟升了起来,圆形的孔渐渐形成。杜长江说,用火烙出来的孔不会对琴杆造成影响,“一个孔要烙20分钟左右吧,孔的大小正好要与琴轴对上,不能漏风。”
杜长江说,制作胡琴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活儿。“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制作,每一个材料都是采用自然的材料。”
讲究
“胡琴的三大要素是琴杆、琴筒和琴皮,从选材开始,每一个材料都非常讲究。”杜长江说。琴杆选用的是福建闽侯的紫竹,这些紫竹需要生长5年以上的时间。“这种专做胡琴的竹子只有那里产。”杜长江说,那里的竹子都是自然生长,非常适合做胡琴。“琴杆上有四个节,从上到下分别是8厘米、9厘米、10厘米、11厘米,这都是自然生长的。”不仅如此,杜长江说,琴杆的使用和竹子的生长刚好相反,“做琴杆时要把竹子倒过来,琴杆的头是竹子的底端,琴杆的底部是竹子的上面部分。”
琴杆一般是上粗下细,手握的地方直径在1.9到2厘米,杜长江说,采购竹子一次大约两千根,但是能用的只有两百根左右。而且,采购回来之后还要从中挑选出更好的。做琴筒需要的也是五年以上的竹子,叫毛竹,在福建、湖南、浙江才能买到。通常五至六米高的毛竹,做琴只需要根部七八厘米长度。
蒙在琴筒上的蛇皮也是有要求的,杜长江介绍,这种蛇叫乌鞘蛇,生长在武汉汉口,蛇皮“黑如炭,白如线”,正是蒙皮的好材料。他一边介绍,一边从柜子里拿出蛇皮,这些蛇皮用白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是他前段时间从汉口采买回来的。他摸着蛇皮说,一张蛇皮好几百块钱,能用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这其中最好的部分,要属花纹成菱形状、大小差不多的蛇皮。接着,他告诉记者,蛇的年龄得七年以上,长到2米多长,“蛇皮一般是当年之内用完,最多不能超过两年,否则会影响蛇皮的韧性和油性。”蛇皮的薄厚、颜色、花纹形状都是影响蒙皮好坏的因素。而蒙皮最少需要3天时间。
采用的胶叫做鱼鳔,也都是手工熬制。马尾是采用的草原上的野马,一把胡琴要用一百七十到一百八十根马尾。尽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材料的选用和制作都显得比较繁杂,但是杜长江认为,这些都是做一把好琴的“必需品”。杜长江说,每一个材料的选用都是沿袭着祖辈的传统,“材料真,做出来的东西才真。”
坚守
在杜长江的心中,胡琴对他来说,很是亲切,这不仅是一件工具与物品,更多的是背后的情感传承。
“我家开琴铺的历史要从爷爷那一辈开始说起。”杜长江说,爷爷是河北人,民国初期,爷爷去北京学做胡琴,学艺结业后,爷爷来到了济南。“济南当时算是曲艺文化的重镇,对胡琴的需求量也比较大。”
当年,杜长江的爷爷在济南鞭指巷8号开了一家店面,“那时的鞭指巷算得上是乐器一条街,有做三弦的,做胡琴的,还有做笙的。”杜长江介绍说,那时候他还跟着爷爷奶奶到芙蓉街卖过琴。
“父亲从爷爷手里接过了这门手艺,我又从父亲手里接了过来。”如今,杜长江的父亲已经90岁高龄。眼下,没有人跟着杜长江学习这门老手艺,但他依旧坚守着,“能做一天是一天,会做到干不动的那天。”
对于杜长江来说,制作胡琴是一件幸福的事儿,他很享受制琴的过程,“每一个都是艺术品。”杜长江看着挂在架子上的胡琴,“都是纯手工一点一点做出来的,把胡琴做好了,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价值。”杜长江说他没有其他爱好,平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琴上。除了做琴,他也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比如换马尾,重新蒙皮。不过顾客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轻人很少。
“做这行首先得有兴趣,还得有耐心,耐不住性子的人是干不了的。”杜长江表示,如果有人真心想学,或者能学下去,杜长江说他愿意教下去,“这是一门老手艺,还是希望能传承下去。”
从叶子上雕刻出美丽故事



都婉莉在雕刻叶雕
都婉莉是济南叶雕代表性传承人,做叶雕已有20年。嫦娥奔月、后羿射日,金玉满堂、松鹤延年等神话故事和代表着美好寓意的作品在一片片小树叶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都婉莉的眼中,千姿百态的叶形和色彩万变的叶色都是大自然赠予的礼物,叶脉则是生命力的象征。创作时,都婉莉会在充分保留叶脉完整的前提下,将要表达的故事建立在叶脉网络上,而每一个网络上都编织着一个故事。文/图记者施娟
“叶雕就是树叶上的剪纸”
都婉莉在小区社区里有一间工作室,平时,她在这里创作,也在这里讲课。工作室的墙上挂满了剪纸作品,都婉莉说,这些作品多数都是她的学员创作的。工作室的桌子上放着一片绿色的杨树叶,等待着在都婉莉的手中变身。“还没想好做成什么。”都婉莉一边说着,一边将其收了起来。随后从柜子里拿出做好的叶雕作品。这些叶雕作品都被封存了起来,大的单独装在了筐子里,小一点的装在了一本本册子里。这其中很多都是十几年前的作品,翻阅时就像品读一张张充满回忆的旧相册。
都婉莉今年64岁了,她做叶雕已有20年。从小,都婉莉深受母亲影响,喜欢剪纸、刺绣,还喜欢玩树叶,“把树叶捡回来拼成图案,或者夹在书本里。”都婉莉说,那时候她喜欢修修补补,“就是觉得好玩,没有正儿八经地做一些东西”。直到80年代都婉莉结婚之后,她才慢慢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剪纸风格。后来她才将剪纸图案应用到叶雕上,“其实叶雕就是树叶上的剪纸,是最古老的剪纸文化,只是材质不同而已。”都婉莉介绍,叶雕其实有着很深的渊源,“《史记》中有记载,周成王‘削桐叶为圭’,说明那时候就开始用树叶做东西了,算是一门古老的手艺。”
“第一次有了颜色的概念”
都婉莉做过的最大的叶雕作品是“十二生肖”,一片约38厘米长的树叶上“趴”着十二个小动物。而最小的作品仅有一厘米宽,两厘米长。
“树叶是大自然的,既然做那就要保持大自然本来的颜色,调色调得再真也不如自然的真实。”都婉莉说,她想把大自然的美从各个角度展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作品中的形象。
在一次偶然情况下,都婉莉发现此前做好的一片“金龙玉凤”叶雕变得更好看了,仔细一看,她发现凤凰的颜色成了红色,龙却还是原来的颜色,“这不就是火凤凰嘛“,都婉莉感到十分惊喜,她记得雕刻的时候叶子是绿色的。“那是我第一次有了颜色的概念,创作时可以将叶子本身的颜色融入到人物和风景里面。”之后,都婉莉开始做变色叶雕。“在原先单色的基础上,变色是一个大进步,雕刻的作品更加生动。”在此基础上,都婉莉又意外发现了拼色叶雕,一幅叶雕作品可以有多种颜色,“这些颜色都是树叶本身的颜色,只是把合适的颜色放到合适的部位。”
“叶脉完整才好看”
小到一两厘米,大到40厘米的树叶,都婉莉都能将其充分利用,“叶形、叶脉、图案是创作一幅完美叶雕作品的三个要素。”都婉莉从小爱剪纸,长大后也是以剪纸闻名,也恰恰是剪纸的功底让她在叶雕上能绽放出更大的光彩。
在都婉莉的眼中,叶脉很美,有很强的生命力,“是生命力的象征,就像人的血脉一样。”她认为,做叶雕就得展现叶子的美。“只有叶脉完整作品才完美。”都婉莉说,叶脉很纤细,稍不注意很容易断,因此镂空部分尽量避开叶脉。“叶脉充当树枝,比如猴子偷桃,叶脉就是很好的树枝。”
都婉莉雕刻的最小的是黄栌叶,只有一厘米宽,两厘米长,她在上面雕刻出花花草草。这些是她早年的作品,那时候树叶少。“济南那时候主要是杨树和柳树、槐花树。渐渐地,都婉莉开始关注树,关注树叶的叶形。每一片叶子都婉莉都视如珍宝,对颜色好、造型好的树叶更是爱不释手。
目前都婉莉创作的叶雕作品已达数千幅,栩栩如生的叶雕作品还远度重洋去到国外展览。2015年,叶雕成为济南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婉莉成为传承人。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