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409|回复: 1

一次罕见的胜诉,Illumina赔偿华大3.34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2-5-31 06: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品 | 虎嗅医疗组

作者 | 陈广晶

题图|视图中国

华大在与国际巨头Illumina的专利纠纷中,终于扳回一局。

当地时间5月6日,美国特拉华州法院对华大智造美国子公司诉Illumina专利侵权案,以及Illumina反诉华大智造等3家公司侵权案件做出判决,陪审团认定Illumina的DNA测序系统故意对华大智造子公司CG(Complete Genomics)的两项专利侵权,须定向赔偿3.33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22亿元。

而Illumina反诉中主张对方侵权的3项专利被认定无效。

在这场诉讼中,美国特拉华州法院支持了华大智造的全部请求。有行业人士盛赞这是基因测序仪自主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幕。

Illumina最重要的产品线——高通量NovaSeq 6000 ,中通量 NextSeq 仪器,包括NextSeq 550 Dx 临床测序仪,都要在涉诉专利双色测序技术上运行。判决结果一出,该公司股价应声大跌了15%。

在与Illumina交手的数次纠纷中,华大智造胜少败多,这次的胜诉,不代表最终的胜利,尽管如此,行业人士还是倾向认为,这次胜诉不是华大一家的胜利,对整个行业出海都有重要的意义。

来源:华大智造官网

一次罕见的胜诉

这场诉讼起始于2019年5月,华大智造子公司CG向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Illumina侵犯了该公司的“132专利”,随后又指控 Illumina 侵犯其“473专利”,这两项专利均名为“测序反应中高效碱基调用的方法和组合物”,也就是华大智造声明中的双色测序技术。

根据华大智造去年在科创板上市提交的招股说明书,双色测序技术使用两种荧光对四种碱基进行混合标记,然后再通过不同光信号组合,用高分辨率相机采集并转化为基因序列。

与常规的四色荧光测序技术相比,这项技术可以在保证准确率的前提下,提高测序效率和可靠性,节省数据处理时间,还可以减少荧光试剂的消耗、降低成本。该技术是华大智造基因测序仪所用源头性核心技术DNBSEQ测序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色测序技术原理图

来自:华大智造招股说明书

根据指控,这项技术直接波及Illumina的NovaSeq 6000、NextSeq 500/550/550x 和 1000/2000 系列、 MiniSeq等测序仪系统,以及一个或多个系统兼容的文库制备试剂盒、簇生成和测序试剂盒。Illumina测序仪近10亿美元收入,相当比例来自NovaSeq仪器和耗材。

双方都声称自己最早发明了这项技术。但是,美国当地的法院却判了华大智造胜诉,业界指出,这是非常难的。而且这场诉讼还是由华大智造方主动提起的,也是中国企业在跨国竞争中很少使用的打法。

“华大基因收购的这家公司专利布局比较强”,长期关注跨国专利纠纷的知识产权专家赵佑斌告诉虎嗅,CG与Illumina之间的诉讼很多,涉事专利的最早优先权文件是2008年和2009年提交的,这种专利布局策略和后期诉讼策略都是典型的美国公司做法。

从华大智造招股书看,这两项技术都是CG公司原始取得的。其中“132专利”是CG公司2014年获得的,“473专利”为2018年获得。而以“测序反应中高效碱基调用的方法和组合物”命名的专利,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甚至更早。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场诉讼表面上看是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之间的“官司”,实际上,是美国企业之间的斗法。“中国国内公司在美国的专利诉讼主要是应诉。”赵佑斌告诉虎嗅。

作为反击,2020年2月份,Illumina也针对华大智造DNBSEQ测序仪及相关试剂发起诉讼。华大智造为此还曾专门在官网发声明,称其诉讼毫无根据,就是滥用专利诉讼维护市场垄断地位。

这几起诉讼的庭审因为疫情被延误,直到5月份才完成一审。根据判决书,陪审团认为,华大智造子公司CG可以证明Illumina对“132专利”(美国专利号9,222,132 )和“473专利”(美国专利号10,662,473)有直接、诱导和共同侵权。而Illumina针对“修饰核苷酸”的侵权诉讼未获支持。

尽管这次诉讼的胜利是暂时的——Illumina也明确表示仍将上诉,变数还是很大,而且其核心还是海外玩家的对决,但是,对于国内基因测序仪产业来说,这次罕见的胜诉仍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一位基因测序行业内部人士向虎嗅指出,华大这次胜诉并不是“少年屠龙”的故事,未来也充满不确定性,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华大与国际巨头Illumina必有一战。“这是华大立足中国、走向全球的必经之路。”

华大得到了什么?

在国际竞争中,诉讼是常见的制衡对手的手段。中国企业在这种攻势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在以往的诉讼中,即便是在中国,本土企业也往往落败。据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助理教授漆苏博士梳理,2013年到2015年间,跨国公司作为原告在中国发起了117起专利侵权诉讼,其中102件胜诉,胜诉率接近90%,二审维持原判的比例也基本持平。

更重要的是,诉讼本身就会给企业带来损害。

即便是最后胜诉,被告也会因为耗时太长,失去了市场先机。比如2021年重审的华北制药维生素C反垄断案。这个案件是2005年由美国的两家公司以价格共谋、形成垄断为由,向东北制药、华北制药子公司华北维尔康制药等4家中国企业提起诉讼的。

直到17年后(2021年8月),历经一审、二审、再审、重审之后,才终于以华北制药的胜诉落幕。尽管如此,华北制药的维生素C出口也受到了影响,相关业务毛利率降到了3%以下。

华大智造以往与Illumina的交锋中,也往往处于劣势。

就在今年3月份,华大智造刚在美国旧金山输了另一项纠纷官司,当地的法官维持了去年11月份的判决。按照判决华大需要支付 Illumina 800 万美元赔偿金。

更早些时候,华大智造及其子公司在包括美国、德国、瑞典在内的6个国家,以及该公司在芬兰的客户,都受到了临时禁令影响,难以拓展涉诉产品业务。

从这个意义上讲,华大智造本次胜诉能不能最终拿到3.34亿美元的赔偿款还在其次,最关键的是,他们不仅冲破了对手的阻击,还反手给对方挖了个“坑”。

“诉讼时间至少两三年,七八年也是常有的事。”赵佑斌告诉虎嗅。根据判决书内容,美国特拉华州法院不会支持CG提出的对Illumina实施禁令的要求,但是在2029年1月份相关专利到期前,Illumina可能需要支付许可费用。“这会增加对手竞争成本,使其失去了竞争力。”

而且到2022年8月份,Illumina的“改良核苷酸”(美国专利号7,771,973)专利就要过期了,“修饰核苷酸”(美国专利号7,541,444)又被裁定无效。这些将给华大智造基于CoolMPS测序技术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一步清除障碍,为其争取到了更多市场选择的机会。

变局

回归历史,华大基因和Illumina相爱相杀多年。

2010年,华大基因从Illumina购进了128台高通量测序仪,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

到2013年华大基因耗资7.2亿元收购了当时处于裁员、重组中,也是Illumina竞争对手的CG,从此跻身产业链上游。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华大基因保留了CG的DNA纳米球、规则阵列芯片(Pattern Array)等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推出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逐渐摆脱了对Illumina的依赖,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能量产临床基因测试仪的企业。

此后,华大与昔日合作伙伴Illumina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根据华大智造公开信息,2019年以来,双方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相关诉讼就至少有30项,且多数未见分晓。

据业内人士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所说,Illumina指控涉及的应该是测序仪及试剂的某些细小技术,这些技术难度不大,但是无法绕开。

据前述基因测序行业人士分析这些诉讼认为,Illumina属于攻击一方,由华大及其相关方发起的诉讼仍在少数。

不过在市场上,华大智造还是会抓住一切机会反击。2020年4月,Illumina在中国中标了10台测序仪,华大智造还写了质疑信,直指招标过程存在“公示期过短”“定向招标”等问题。

从全球市场格局看,2019年,Illumina占到了74.1%的市场,Thermo Fisher(赛默飞世尔)占到了13.6%;此外还有罗氏等巨头。华大智造的业务收入在整个市场中占到了3.5%。

从技术角度看,华大智造在主流的二代测序仪领域,位列前三。

二代测序仪(NGS)的特点是高通量、成本更低。

据华大集团CEO尹烨多次在公开场合介绍,第一代测序完成一个人的基因序列耗资38亿美元,而且是由来自6个国家的8000左右科研工作者用时13年完成。而现在,最快的二代测序仪已经可以一天完成70人的基因测序,每个人的费用只需2000-3000元人民币。这也是基因测序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可以说,华大智造是极具竞争力的后起之秀,令巨头们感到了威胁。这也是Illumina频繁发起诉讼的原因,目的就是争夺市场。

实际上,翻开Illumina的发迹史,并购小企业几乎是其领先的主要手段,而专利诉讼也是其牵制对手的主要策略。

然而近年来这一招已经越来越不灵了。

在华大智造胜诉前,Illumina在与第三代测序公司ONT(英国牛津纳米孔公司)的缠斗中已经碰了壁。

2012年Illumina曾试图与ONT合作,然而计划失败了。Illumina将ONT视为潜在对手,开始处处找茬。

后来,为了专利诉讼牵制其发展,2018年Illumina拟以12亿美元收购另一家第三代测序公司太平洋生物科学公司(Pacific Biosciences)。

遗憾的是这场收购,导致Illumina深陷了漫长的反垄断调查。2020年1月7日,Illumina不得不宣布放弃收购。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同一天,ONT拿到了1.1亿英镑的债权融资。

与此同时,一直受到诉讼牵制的公司也在试图突破。比如:为了躲开”修饰核苷酸“这个纠纷关键点,华大智造2015年已经推出了替代方案,2019年以后,升级版的CoolMPS测序技术,已用封闭核苷酸亲和的抗体来代替修饰核苷酸连接的荧光基团显色。

这也预示着,Illumina的“杀手锏”恐怕要玩不转了。作为应对,除了增加研发投入——2021年Illumina研发投入11.85亿美元,同比增长73.75%,该公司还在拓展新领域。

就在上述诉讼结果公布之前,Illumina已经宣布与Deerfield Management 建立了为期5年的研发合作关系,将利用基因方式来发现和开发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新疗法。简单说,就是基因测序仪巨头要进军创新药研发了。

而在Illumina官方发布的2021年财报中,该公司首席执行官Francis deSouza已经透露了向蛋白质组学、传染病和药物开发等新市场渗透的意图。

有行业人士将其比喻为“卖铲子的亲自下场挖金子了”。这也将促使基因测序的战场进一步拓宽。

根据BCCResearch统计,2020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达到了135.18亿美元,到2026年这个市场空间将提至377亿美元以上,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9%。

这个速度在中国更快,可以达到21.6%。特别是近年来产前筛查、辅助生殖和精准医学的兴起之下,按照华大智造招股说明书援引数据,到2030年,中国仅基因测序仪和耗材市场就能达到300亿元人民币以上。

基因测序赛道也吸引了更多入局者。仅在中国就有贝瑞基因、达安基因、泛生子、燃石医学等入局。

测序仪在产业链中技术壁垒和价值都是最高,也是下游的基础支撑,是兵家必争之地。贝瑞基因董事长高扬在今年两会期间更是直言,测序仪的国产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测序仪领域不乏拥有较前沿成果的企业,比如成都一家企业研发出了中国首台纳米孔测序仪,这也是曾令Illumina受挫的第三代测序技术。

“专利的暂时胜利,不代表最终的胜利。专利之战更多付诸诉讼,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条款,结果不以人的意志转移,也没有必然的胜利。”前述基因测序行业人士告诉虎嗅。

在这种不确定中,可以确定的是,任何想要在这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都必然面对来自既得利益者的极力阻挠。

“面对诉讼要先搞清楚对方的目的,然后尽量找专业的美国律师应对。”赵佑斌向虎嗅给出建议。

要想在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形成的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光有经得起考验的专利技术是不够的,熟悉巨头们的商战打法,甚至主动出击,也许才是最好的防守。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5-31 06:3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罕见的胜诉,Illumina赔偿华大3.34亿美元意味着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