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2006|回复: 3

方药中:谈中医学中的整体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2-7-6 06: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语:方药中简介:方药中(1921-1995),重庆市人,原名方衡,中医学家。从医50余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方面,成就突出。首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对中医气化学说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同时,对辨证论治规范化提出新设计。参加创办并长期主持全国中医研究班、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的工作,培养了一批中医高级人才。临床长于肝病、肾病以及若干疑难病症的治疗。1995年病逝,终年74岁。
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是近些年来中医学术界所常常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指导中医学术的理论思想基础,有人认为是阴阳五行学说;有人认为是阴阳学说,有人认为是脏象学说,有人认为是辨证论治,但是指导辨证论治的理论思想基础又是什么?辨证论治的涵义及其内容又是如何?则又见仁见智,.莫衷一是。看来目前对于指导中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究竟是什么?还没有比较成熟统一的见解。在这个问題上如果含糊不清,不但会影响我们正确对待袓国医学这一份宝贵而丰富的医学遗产,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祖国医学的继承、整理、发扬和提髙。为此,作者不揣浅薄,也愿意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以就正于关心这个问題的所有同志,并希望能在这个问題上引起讨论,使这个问题能因此进一步明确起来。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进程中,逐渐积累经验,并逐渐形成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指导思想,作者认为那也正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一套整体观。《淮南子》谓:“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尨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教民播种五谷、 相土地、宜燥湿肥境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卷十九修务训)。刘恕谓:“民有疾病,未知药石,帝始味草木之滋,尝一日而遇十二毒,神而化之遂作方书,以疗民疾,而医道立矣”(《通鉴外记》)。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古代医学著作《内经》是我国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性著作。髙保衡、林亿在序《内经》中明确指出,《内经》之作是古人“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而成。《内经》一再强调了研究医学必须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通天之纪,穷地之理”,“故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素问》中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明阳应象大论等),强调在采集病史和诊断治疗上的全面性,明确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必问贵践,封君敗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始富后贫,……必知终始,……当合男女。离绝菀结,忧恐喜怒……”,强调治疗要:“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府,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审于分部,知病本始”(《素问?疏五过论》),明?方孝孺更进一步指出:“天下之疾,万变无穷,而风气古今之殊,资禀厚薄之异,服食之品,劳逸之差,静燥之度,奉养,嗜好,居处,习业,所遭之时,所遇之变,人人相悬也,苟非深思博考以周知其故,而欲按既试之法,铢比而较之,此奚用乡射之仪于临敌制变之顷哉,其取敗必矣”(《原医》)。从上面这些论述,我认为不但可以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学是来自于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及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也十分明确地说明了在古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所逐渐形成的对疾病认识上的整体观,并成为了中医学中的理论指导思想。

由于整体观是中医学中的理论思想基础,因而整体观也就贯穿到了中医学中的备个方面,兹分别作如下阐述:

天地一体观

“天地一体”,就是说天地是一个整体。“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 《内经》谓:“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素问?生气通天篇)明确指出:“天地一体”,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系、相互依存而不是孤立的存在,体现天地一体最显著的,古人认为这就是天地间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这也就是中医学中的四时六气学说。

(一)四时一体

“四时”就是指每年的春、夏、秋、冬。这四个季节,众所周知各有特点,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所谓春温春生,也就是指在春天里气候又开始温暖了,一切枯萎了的树木又幵始萌芽生长,冷冻了的土地和泉水也解冻了,蛰藏着的生物又开始活动起来了,整个自然界中充满了一片新生的现象。所谓夏热夏长,也就是指在夏天里气候上比较炎热了,一切植物也都长得十分茂盛,备种生物活动也都更形活跃,整个自然界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所谓秋凉秋收,也就是指在秋天里,气候又开始转清凉了,植物生长的果实都成熟了,可以收取了,茂盛的树木又开始凋落了,许多生物的活动也开始减少了,整个自然界中出现了一片收敛的瑰象。所谓冬寒冬藏,也就是指在冬天里,气候上又转为寒冷了,多数植物也都枯萎了,泉水也冻结了,许多小生物又重新蛰伏躲藏起来,停止活动了,整个自然界中的许多生命现象,好象藏伏起来一样,春温、春生,夏热、夏长, 秋凉、秋收,冬寒、冬藏,是一年四季的各自独有的特点。但是,它们实质上却又是一个不可截然划分的一个整体。因为只有有了春温、春生,才有夏热、夏长,才有秋凉、秋收,才有冬寒、冬葳。《内经》谓:“夫气之生,与其化衰盛异也。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素问?至真要大论》)。明确地指出,这四个季节的变化是连续的,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没有温热,也无所谓寒冷,没有生长, 也就无所谓收藏,也就无所谓第二年的再生长。正因为四季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才会有温热寒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正因为有了温热寒凉、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变化,所以才产生了生命,有了生命也才可能正常的发育和生长。

(二)六气一体

“六气”其含义之一就是指自然界中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空气流动就是风,气候寒冷就是寒,气候炎热就是暑或火,气候潮湿就是湿,气候干燥就是燥。这六种气候,基本上是在一年四季气候消长进退变化中产生出来的,这六种气候是自然界正常现象,直接影响着生物的长大和变化.,缺一不可,如果没有风,万物就不能萌芽生长,没有暑和火,万物就不能欣欣向荣;没有湿,万物就得不到正常的滋润,没有燥,自然环境就会过度潮湿,没有寒,万物就不能得到闭藏和安静,就会影响到来年的再生再长。《内经》说“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素问?五运行大论》明确地说明了六气虽然是由于自然界气候变化所产生,各有特点,但是它们之间是互相作用的、互相调节的,因为自然界中有了六气的变化,所以才有一年四季的温、热、寒、凉 和生长收藏的消长进退,因为有了六气的变化,所以自然界的气候才有可能互相调节以利万物的正常发育长大,并使整个自然界气候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万物一体

天地间万物,古人认为都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自然界中任何物与物之间,都是互相作用,互相影晌,并依靠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产生出新的变化。《内经》说:“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歧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 达,金得火而睐,火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同胜竭”(《素问?宝命全形论》)。这就是说,这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于此说明了古人从生活实践中确实已经认识到了天地万物之间,它们是彼此密切相关的,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万物一体的,这是古人通过当时的生产斗争,在当时的农牧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知识及其对 金、木、水、火、土这几种物质性质比较深人观察的了解的基础上,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概括。

(四)成拜倚伏生乎动

天地是一体的,四时六气是一体的,万物是一体的,但是这个一体,中医学认为绝对不是静止的一体,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形成,《内经》谓“成敗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則变作矣”(《素问)六微旨大论》)。自然界怎样在运动呢?《内经》中也说得很明确“帝曰:动静何如?歧伯曰: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也”,《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歧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歧伯闩:大气举之也”(《素问?五运行大论》)。这段话如加以翻译也就是说:自然界是怎样运动呢?那就是人所居住的地,并不是固定不动的,它是悬挂在太虚之中,同时是不断地自右而左,上下的在转动着,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是由于运动而产生。所以《内经》又说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没有运动便没有变化,没有生命,因此这个运动是不断的、连续的、永不停止的。所以《内经》上又说“帝曰:有期乎?歧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人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人,则无以生长社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素问?六微旨大论》)。看来中医学不但认识到了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而且同时也认识到了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也都是在不断运动中形成。

五脏一体观

五脏就是一般所说的“心、肝、脾、肺、肾” 。中医学认为五脏就是组成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所有的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这五个系统及其所属器官,虽然各有其独特作用,但是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是一个不能裁然分离的整体。

心肝脾肺肾五脏,每一个脏都有它所属器官,心所属器官为小肠,肝所属器官为胆,脾所属器官为胃,肺所属器官为大肠,肾所属器官为膀胱,除此以外,还有心包络和三焦。以上称十二官,人体所有器官均又分别属于这十二官之下,如舌与心的关系,目与肝的关系,肌肉与脾的关系,皮毛与肺的关系,生殖与肾的关系等等。《内经》说:“五胜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又说“五脏相通,移皆有次”(《素问?玉机真藏论》)。又说:“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津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这些话都

明确的提出了人体中各个器官的相互关系关于人体脏腑,限于主題内容这里不想讲的太多,只作为举例来提提,但于此已可看出,对于人体器官,不论从其各个器官的职司来看,或者是从其相互关系来看,中医学都认为人体内各器官完全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彼此孤立的一个整体。

人与天地相应

“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出自《内经》,谓:“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篇》已如前述,“天地”古人是指整个自然界而言,“相应”则是指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可以影响人体并与之相应,但应该说明的是,“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在中医学中也有两个解释,其一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生理作用并使之与 相适应,例如《内经》中所说的“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降,日西而阳气巳虚”(《素问?生气通天论》),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论》)等等;其二则是以天地间的一些自然现象来解释人体的一些解剖生理病理等现象,认为人身是一小天地,因而把人与天地等同起来。例如《内经》中所说的: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 地有九州,人有九窍……”((〈灵枢?邪客篇》)等等。关于后者,其中有主观唯心之处是明显的,我在本文中所谈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即认为“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实质上就是指人与天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生长在自然界中就好象鱼生活在水中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大自然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自然界中的一切变化也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并使其与之密切适应。这样才是“人与天地相应”这句话的实质所在。

(—)人秉天地正常之气而生存

人的生命是由于天地间正常变化而产生的,如果天地间没有正常变化,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这就是说人是在天地正常作用而产生的广人是万物中最宝贵的,但它也受着天地间正常变化规律所支配,并顺应着四时变化的规律而成其生命活动 过程。如果天地间变化严重反常,比如说只有火没有水,或者只有寒冷,根本没有温热,并超过极限,则根本不会产生生命,有了生命也不可能如正常变化中那样正常的发育和长大。

(二)天地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1.季节气候对人的影响: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是运动不息并不断地在变化着,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季节气候的变化,一年四季气候及作用上的特点,已如前述: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而这些气候和作用的特点由于人与天地相应,因此它们都直接与人体生理病理密切相关。《内经》中有大量篇幅记述“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 “肾旺于冬”,“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湝虐,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素 问》中生气通天、金匮真言等论),说明了季节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和病理上的关系。

2.晨昏昼夜对人体的影响:晨就是每天清晨,昏就是傍晚,昼就是白天,夜就是夜里,晨昏昼夜是各有特点的,早晨天刚亮,温度上开始转温,亮度上开始转明,白天温度越来越高,亮度上越来越亮,傍晚温度又逐渐降低,亮度上又由明转暗,夜晚温度上更愈来愈低,亮度上也越来越暗,这些特点,中医学均认为与人体的生理变化及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在早上和白天里人体的精神就充沛一些,在傍晚人的精神就开始衰退一些,晚上就需要休息,并认为人体的正气盛衰与晨昏昼夜的变化相应,因而表现在对疾病的表現上也有轻重强弱的不同,以发热为例,我们在临床上常见到的常见现象桌早晨多半体温正 常,中午以后才逐渐升高,夜晚更重,到了第二天早上又降低;再以我们夜间工作为例, 常常是前半夜还可以,后半夜就较难受,到了早上精神又自然好转起来,这些现象如果从中医学来解释,都是人体中正邪相争,彼此进退的结果,正能胜邪,也就是说人体正常生理调节代偿能力能够战胜疾病因素,那么人就轻快,不一定表现症状,反之则否,而正气的胜衰则又由于人与天地相应的原因,与晨、昏、昼,夜密切相关,这也就是同一条件下而在晨昏昼夜表现各有不同的理由。《内经》说:“夫百病者,多以且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 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这些话明显地说明了临床症候表现与人体正气强弱的关系,也说明了晨昏昼夜对人体生理病理生理变化的密切关系,为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学说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3.风雨寒热晦明对人体的影响;天气的变化,中医学认为都无一不与人体生理及病理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例如有些风湿病的病人,天气晴朗,出太阳的天气,他就觉得轻快一些,一到阴天雨天他便马上加重,甚至天气刚一变化,他便有明显的感觉,又例如有些咳嗽气喘的病人,天气热的时候,:他便好一些,天气一冷,他便马上加重,这类例子是很多的,难以尽举,《内经》说:“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腾;卒风暴雨,则经水波涌而隆起,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素问?离合真邪论》)。“是故天温日明,則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素问?八正神明论》),明显地指出了风雨寒热晦明等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生理变化的密切影响。

4. 地区方域对人体的影响: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气候环境,因而人们也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而这些中医学认为均与人体密切相关,并认为不同地区方域的人,其体质疾病及治疗亦均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拿我国来说,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上寒冷一些,地势也高一些,东南地区气候温和一些,地势也低一些,这些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体质、疾病和治疗,《内经》说:“东方之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地髙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素问?异法方宜论》)。《内经》中 的这些说法,由于现在时代的发展,条件的变化,现在来看,当然已未必尽然,但从其精神来看,即地区方域对入体密切相关,这一点,无疑的依旧是十分正确的认识。

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疾病的认识 及其在预防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

(一)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的整体现

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中医学认为首先是由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如心、肝、脾、肺、肾等,在心的主持作用下,在经等的内外联络下互相协调的结果,这也就是本文前已述及的五脏一体观,五脏协调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就是病理状态。其次就是人体精、气、 神相作用的结果,根据《内经》:“夫精者,生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周澂之曰:“精者,有形者也”,“精有四;日精也、血也、津也、液也”(嫩医随笔》)。喻嘉言曰:“寿命之本,积精自则,然精生于谷”(《医门法律》),以及《内经》:“精化为气”,“化生精”,“气生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篇》),“何者为神?歧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篇》)。张介宾:“推之于医,则神圣、工巧,得其神也……察之形声,则坚凝深邃,形之神也……诊之脉色,则绵长和缓,脉之神也……清苍明净,色之神也……”(《类经图翼?医易篇》)等说法。所谓精,实陈上就是指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类物质;所谓“气”,其含义之一,就是指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功能,所谓神,则是指表现于外的各种正常现象。人体正常活动的功能,是在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的基础之上产生的,那就是中医学中所谓的“精化为气”,但反过来,这些物质又是在正常生理活动功能作用下才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中医学所谓的“化生精、气生形”。在物质和功能的相互作用下,便产生了人体表现于外的各种正常现象,就是中医学中所谓的:“两精相搏谓之神”。精、气、神,是构成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但这三者之间,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互相作用、互为因果,根本无法截然划分的一个整体。 精、气、神三者之间的关系正常,就是生理状态,反之就是病理状态。这些都是明显地说明了中医学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上的整体观。

(二)对病因学认识的整体观

关于病因根据中医书上的论述,多数认识均是以外因和内因来分类的。以正邪之间消,长、进、退来分析,所谓“邪”,就是指构成人体疾病的一些外在因素,例如六淫之邪,即严重的气候反常变化。“疫疠之气” “杂气”,即自然界某些特异性致病物质及饮食原因等等。这些外在因素中,中医学又把自然界严重的气候反常作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中医书上说:“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第一》),这里所说的“风气”, 实际是指整个自然气候环境,由于中医学把自然气候变化看作是构成人体疾病主要外因, 所以《内经》中也就有“故风者,百病之始也”的说法。所谓“正”,那就是指构成人体疾病的一些内在因素,例如精神、情志、体质、性别、年龄、先天和后天等等。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不外乎上述两者。其中不是由于外因致病就是由于内因致病,但是中医认为外因和内因是密切互关的,是互为因果的,在一般情况下,外因往往决定于内因,换句话说,在一般情况下,外因只有在内因的作用之下才能发生疾病。外因和内因的关系,实标上就是正气和邪气的关系,邪气盛了可以致病,正气虚了也可以致病,但在一般情况下,正与邪之间往往是互为因果,互相作用,邪气盛往往是由于正气虚,正气虚所以才邪气盛。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则又往往是正邪之间消长进退的结果,致病的原因虽由于邪,但发病与否及转归良否则关键又在于正。《内经》中有大量篇幅反复说明这个道理,例如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灵枢?百病始生篇》)。《灵枢? 五变篇》更是反复举例来说明这个道理,《灵枢》说:“一时遇风,同时得病,其病各异…… 论以比匠人。匠人磨斧斤,砺刀削新材木……坚者不人,脆者皮弛,至其交节,而缺斤斧 焉,夫一木之中,坚脆不同,坚者則刚,脆者易伤,况其材木之不同,皮之厚薄,汁之多少,而各异耶?夫木之蚤花先生叶者,遇春霜烈风,则花落而叶萎,久曝大旱,则脆木薄皮者,枝条汁少而叶萎,久阴淫雨,则薄皮多汁者,皮溃而漉;卒风暴起.,則刚脆之木, 枝折杌伤;秋霜疾凤,则刚脆之木,根摇而叶落,凡此五者,各有所况于人乎”。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虽然一方面提出了 “凤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 亦能覆舟”。强调了自然气候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但是在同篇中又明确提出了“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不遺形体有衰,病则无由人其腠理”,更强调了人体正气对于疾病 发生与否的决定作用。这些论述,不但十分明确地说明了正气与邪气的相互关系,外因和内因的相互关系,也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学在病因学认识上的整体观。

(三) 对病机学认识上的整体观

所谓病机即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的发病机转,亦即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关于病机的分析,中医学是髙度重视的,《内经》中有病机十九条专章讨论病机的问题。归纳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有以下几点:其一,只凭寒热虚实来作对症处理,是不能完全解决何题的。如所谓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素问?至真要大论》)。其二,要提髙疗效,必须要认真审査病机。如所谓“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歧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同篇)。其三,如何分析病机呢?这就是首先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按五脏定位。如所谓“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干肾”等等。其次是根据临床表现,以风火湿燥寒等定性,如“诸燥狂越,皆属干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等等。风火湿燥寒等名词,其含义可以是指外界自然气侯,但也可以用以表示人体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所引起的某种病理生理变化,病机十九条中的风火湿燥寒,其含义属于后者,这也就是说,以风火湿燥寒等定性,实质上也就是根据患者在致病因素作用以后所出现的临床特点,确定其各个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变化。再其次是要从其相同的症状中,找出其不同的原因,如所谓“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干风”等等,这里所说的“痉”、“强直”,在临床上都是指拘急、抽搐。但是可以由于“火”,也可以由于“湿”,也可以由于“风”。说明了同一类似临床表现,其病理生理变化可以各不相同。其四,在这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认真地分析其先后主次,孰为原发,孰为继发。然后从根本上进行处理。如所谓“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 (同篇)作,者认为,这就是病机十九条的基本精神所在。在内经病机十九条中,处处体现了中医学对于病机的分析,并不是拘泥于某一个症状或一群症状,而是有者求之, 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追本溯源,治病求本。无一不是从全面来进行分析疾病的发病机转,这些也都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学对病机学认识上的整体观。

对子疾病的治疗,从原则上来说,中医学认为首先是治本,《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但这也不是千篇一律,这还要以疾病的轻重缓急,疗效出现的大小快慢为转移。在本病急、本病重的情况下,固然是首先要治本,不过如在标病急、标病重的情况下,有时却又要首先治标,或者标本同治,《内经》说?“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素问?标本病传论》)。张仲景说病有急当救里、 救表者,何谓也?师曰:病,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体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体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也”(《金匮要略》)。“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 后乃治其痼疾也”(《金匮要略》)。这些都是中医学中“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原则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

为什么在对疾病的防治上一定要区分标本而且要区分缓急,治本治标,这是因为屮医学认为疾病的标本是整体的,标和本是相移的,也就是互相影响的,因此我们在治疗上,一般情况下治本就是治标,但由于标本是相移的,标也可以反过来影响本,因此有时治标 也就是治本。对于人体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不外是从正和邪两方面着手,以标本来说,正就是本,邪就是标,在治疗上固正就是祛邪,这也就是治本即是治标,但反过来除邪也可以扶正,这也就是治标即是治本。由于如此,所以人体的疾病,本可以及标,标也可以及本,因而在治疗上也可以本病治标,标病治本,《内经》说病有标本,刺有逆从…”标本相移,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知标本者,万举万当”(《素问?标本病传论》),这些话明确地说明了标本相移的道理,也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学在诊断治疗、 区别标本认识上的整体观。

3.辨逆从:所谓“逆”、“从",其含义之一,就是包括治疗上的正治与反治,所谓“正治”,也就是指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与症状相逆的办法来矫正其病因作用以后所发生的偏胜局面,以求恢复人体生理正常平衡的一种治疗方法。例如:发热就用淸热药,呕吐就用镇吐药,腹泻就用止泻药,从原则上来说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寒者温之, 热者凉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热治寒,以寒治热,以补对虚,以泻对实,完全相逆, 所以正治又叫逆治。所谓“反治”,则完全与此相反,在一定条件下,采取与患者临床表现上完全相同的办法来治疗,例如,呕吐的病人,还要再用催吐药,腹泻的病人,还要再用泻下药,肢冷的病人还要再用清热药,高热的病人还要再用温热药,从原则上来说,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完全与症状相从,所以反治又叫从治。为什么在治疗上有正治和反治的不同呢?可以简单的说,那就是因为同一 症状可以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发病机转,以吐泻这一个症状为例,这个症状可以由运化功能低下不能运化饮食而发生,但也可由于食物中毒,其症状的发生是人体正气驱邪外出的表现,前者我们应该正治,采取补脾和增强运化作用的办法,而后者则要帮助正气更彻底的来排除邪气,所以就应该反治,不但不能给他止吐止泻,反而更要使他再吐再泻,以 求有毒物质完全排出,毒物排出后,他的吐、泻症状便可自然停止。《内经》说:“何谓逆从?歧伯曰: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其始则同,其终则异,可使破积,可使溃坚,可使气和,可使必已”(《素问.?至真要大 论这些话不但解释了在治疗上逆治从治的含义,也说明了治疗上的逆从,其根据即在于对患者病机上的全面分析,即所谓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也同时说明了中医学在临床 诊断治疗上的整体观。

4.识同异:所谓“同”,就是相同,“异”就是不同,因此,所谓识同异,也就是指我们在临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必须善于区别患者的不同情况,综合分析,区别对待,具体情况具体处理。由于如此,所以在临床上,有时尽管症状完全相同,但因为病因、病机不同,所以诊断、治疗上却完全不同;有的症状相同,病因病机也相同,但因为 病人体质、军龄、性别不同,治疗上可以完全不同,有的症状、病因、病机、体质、年龄、性别都相同,但因为发病季节地域不同,治疗也可以完全不同。以同一腹泻症状为例,从症状上来说,都是腹泻,但从病因上来看,可以由于外感,也可以由于伤食,也可以由于 情志因素……从病机上来看,可以由于寒,也可以由于热,也可以系单纯的脾胃病,也可以继发于其他器官病变之后。从病人具体情况来看,患者可以是老人,也可以是小儿,也可能平时身体很壮实,也可能既往健康情况很不好……。从发病季节来说,也可能是夏秋,也可能是冬春。发病地域,可能在东南,也可能在西北等等。由于同一腹泻症状,它却有这么多的不同情况,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就必须综合分析,区别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处理,由于外感的,重点在解表,由于饮食的,重点在于消导;由于情志因素的,重点在疏肝,由于热的,重点在清热,由于寒的,重点在温中,单纯性脾胃不和者,调节脾_胃就可以了,继发于其他器官者,即就必须重点在治疗原发器官疾病,患者是老人,那就必须要注意养阳,患者是小儿,那就首先考虑养阴,冬春天气,选方用药不妨辛温之品,夏秋天气,就必须考虑芳香化浊之剂,东南方人体质较薄,用药宜轻,西北方人体质较厚,用药不妨稍重等等,难以详举。总的来说,这也就是在治疗上一定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内经》说“故治不法天之纪,不明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 《素问.五常政大论》),年质壮大,血气充盈……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瘦人者,皮薄色少……,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枢,逆差肥瘦〉这些都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中医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辨识同异的重要意义和整体观。

5.握分寸:所谓握分寸,也就是说我们在临床上对患者的治疗上要拿提分寸,换句话说,也就是指我们在临床治疗上不论在立法、制方、投药等各个方面都要十分谨慎、细致,徒治疗上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意思。对疾病的治疗正确与否,最主要的固然是取决于正确的诊断,但同时也决定于立法、制方、投药是否全面和合适,这就使得我们在如何更好地处理患者当时的临床表现时不论是立法、制方、投药等各方面,都罕严格地掌握分寸, 从立法上来说,或治本,.或治标,或是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或标本同治,要步骤分明。从制方上来说,或大或小,或重或轻,要配伍适当,从投药上来讲:或饭前服,或饭后服, 或服药后温覆取汗,或中病则止,要恰到好处,张景岳说治病之则当知邪正,当杈轻重 ……,用攻之法,贵乎察得其真,不可过也……用补之法,贵乎轻重有度,难从简也” (《景岳全书》)。这明确地说明了,临床上治疗上立法、制方、投药上握分寸,权轻重,无太过,无不及的重耍意义和中医学在治疗中立法、制方、投药上的整体观,

6.合治养:所谓合治养,.也就是说人体发生了疾病,必须把治疗与调养密切结合起来,对千凑病的治疗,中医学从来不主张完全依靠药物,认为使用药物只是在病邪很盛的时 候用以顿挫其病势的一种手段,一且病邪已衰,即可适可而止,特别是有毒药物,更应尽早停止。《内经》中明确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九,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勿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养必和,待其来复”(同篇),“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这些部十分明确地说明了调养在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和中医学在治疗上的整体观,

中医学指导思想中的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及其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内容

从以上所述,已经不难看出,中医学是具有其一套理论体系的,其指导思想那就是古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疾病长期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达种以整体观为中心的理论体系,从它的基本论点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内容的。首先中医学在指导思想中强调了客观物质基础,承认了物质是第一性,如《内经》“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灵枢?本藏论》)“令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素问?举痛论)》。明确地把医学的研究放在人体客观外在表现上,要求要,“言而可知,视而可见,扪而可得,令验于己”。坚决反对唯心主义,明确提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素问?.五脏别论》)其次,中医学在指导思想中强调了理论必须结合实践,并把实践放在了首要地位,提出,“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素问?气交变大论》。再其次中医学在指导思想中提出来,自然界变化虽说是复杂的,但是认为这还是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来加以认识的,如《内经》中所谓“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阴阳之升降,寒署彰其兆”(《素问?五运行大论》),自然界变化不但可以认识,而且还可以根据它的变化规律加以控制。如所谓“通天之纪,从地之理,和其运,调其化,使上下合德,无相夺伦,天地升降,不失其宜,五运宣行,勿乖其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明?张介宾更进一步强调了人的作用,明确地提出了 “人能胜天”,他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此人之制命于天也,栽之培之,倾之复之,此天之制命于人也。天本无二,而以此视之,则有天之天者,谓生我之天,生于无,而由乎天也,有人之天者,谓成我之天成于有而由乎我也……以人之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后天培养者,寿者更寿,后天斯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言,则先天之强者不可恃,恃则并失其强矣,后天乏弱者当知惧, 慎则人能胜天矣”(《景岳垒书?先天后天论》)。从中医学指导思想中的这些内容,再加上我们前面所讲的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运动观念来这些认识均确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因素,应该属于我国古代的自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范围。

但是也必须指出,中医学指导思想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东西,首先中医学在论述其指导思想的过程中,较突出的表现了天才论的唯心史观。如《内经》一开始就提出了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素问?上古天真论》),“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素问?宝命全形论》),“圣人之术,为万民式"(《素问?琉五过论》)等等。其次是明显的宣扬今不如古论,唯物的阴阳五行学派,试图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的性能来说明各种现象在性质上的差异和联系。所以它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力图从物质世界以内找寻万物发生、发展的原因。在《内经》就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类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疾病现象的,它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中国古代医学,通过科学实践(医疗、预防实践) 唯物主义地说明人类的生理、心理、病理现象来与巫医作斗争,扩大了唯物主义哲学的阵地。

《内经》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肚界本身是阴阳二气相互对立作用的结果在防治疾病方法上,必须与自然规律密切配合。它教人们以自然界本身和人类本身去寻找病|海, 所以在防治方法上,一方面要排除外来邪气,一方面要增强内在体质,二者并重,而不采 取片面治疗人的身体必须在阴阳二气对立平衡的情况下,又经常维持精气和血脉畅通,而不致于壅塞,才能保持健康即流水不腐,户枢不蠢之义。

《内经》以为五行是相生相克不可分割的整体,五脏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某一器宫发生了疾病,它必然影晌其他器官。《内经》认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和疾病现象是互相联系的,在二千多年前就明确地提出了人类生理現象、心理现象、疾病现象的内在联系这一基本观点是十分可贵的。

《内经》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与六气七情有密切联系的,因而建立了预防为主的观点。所以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内经》的唯物辩证观点,不是哪一个人或哪几个人想出来的,而是一切亊本来就在辩证地发展着。古代医学家们通过精密地观察,无数次实践,把客观存在的普遍現象提高到理论上来,并根据这些理论来防治疾病,也是可贵的。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内经》的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哲学具有直观性和推入性的局限。有些观点说对了,但它却不能对 许多复杂问题做出完全合科学的说明。它里而有科学的根据,也夹杂着推測。古代的唯物辩证法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可能发展到完善的地步。我们决不能非历史 主义地否定中国医药学中最有价值的唯物主义因素和辩证思想。《内经》是用朴素唯物主 义来认识生命问題、疾病问题和精神作用问题,它包括了丰富的-证的思想方法,并对以 后医学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对以后的哲学无神论起了启发作用。现在自然科学进步了,特别是有了毛主席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息萆指导,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有条-件发掘祖国医学合理核心,把它提髙到現代的唯物辩证法上来。大力发展中医中药事业,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6 0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药中先生能认识到:
“我们必须承认:《内经乙》的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哲学具有直通的性和推入性的局限。……不能对许多复杂问题做出完全科学的说明。”
已经是很小心的说出个人的不同观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6 06: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6 06: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