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876|回复: 0

巧舌如黄丨进入腊月,青岛有地方真真真“红”!这些美食,怕藏不住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6-17 06: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进入腊月门,不少人最爱干的一件事,就是翻日历。不为啥,就看离春节还有多少天。

  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想想,就忍不住想笑,更何况还有长假。
有媒体早早总结出新十大过年趋势

这未免也太真实了↓


  【注释】网购年货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参与过年氛围的一种趋势,年货到了年味也近了。

  【注释】当代打工人长期在外,过年是大型送礼契机,以此来表达孝顺,弥补其他时间不能陪伴的遗憾。

  【注释】宠爸宠妈们过年之际放心不下“娃”独自在家,提前准备好充足的宠物用品后把“娃”送去托儿所。

  【注释】在保洁阿姨、外卖小哥过年放假之际,当代年轻人选择用扫地机器人、智能料理机、洗碗机等躺平神器来搞定繁琐家务。

  【注释】当代年轻人平时工作回复速度也许时常2G,但过年抢红包、游戏开黑时速度长期5G在线。

  【注释】疫情之下,就地过年的年轻人们选择通过视频、语音连线的方式展开云聚会叙旧。

  【注释】保持身材的同时开心享用美食,当代年轻人过年购买零食“0糖化、0卡化、低脂化”,大口吃喝反而一点没胖。

  【注释】面对亲戚家“熊孩纸”上门,当代年轻人们早已零食、玩具做足准备,轻松应对。

  【注释】一键群发送祝福、支付宝红包贺岁,已成为当代年轻人的新拜年方式。

  【注释】逢年过节必被七大姑八大姨催房催婚催生娃,每个宝藏青年都秒变“在逃公主”和“在逃王子”。

  离年越近,看看岛城街头,年味也原来越浓。

  青岛奥帆中心里,一排排灯笼告诉我们:年,真的近了。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附近,喜庆的景观花静静等待着春节到来。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辽阳西路上,迎接牛年的宣传语挂上灯杆,“金鼠辞旧岁,福牛迎春来”。

网友小金刚 摄

  不少商场内,早已“张灯结彩”。

  海尔路一商场内,丰富多彩的年货大集在这里举行,处处洋溢着迎接春节的气氛。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香港东路一商场内,市民在超市里面挑选各式各样的年货礼盒、海鲜、肉制品、甜品等。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青岛的花市,也迎来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

在枯桃花卉市场,整个交易大厅成了花的海洋,商家备足各种盆栽花。

  据商家介绍,今年年宵花的价格与往年同期相差不大,销售量最大的仍是以观赏为主的蝴蝶兰、杜鹃花等。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摄

李村大集各色年宵花引来市民购买,为即将到来的新年装点门厅。

瞧这些朋友,可谓是抱得美花归。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摄

  随着牛年临近,各种造型的生肖牛玩具和饰品最为走俏。

拥有一套牛饰品,感觉自己变得“牛牛牛”。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华敬方 摄

  喜庆的中国结、大福字、对联,更是过年不可缺少的物件。

半岛全媒体记者 何毅 摄

  很多商场更是把这些它们放在入口处的显眼位置,不少市民提早来选“福”。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滨 摄

即墨区小商品城内,挂满了各类“年味装饰品”。

半岛全媒体记者 华敬方 摄

在青岛各个大集上,红彤彤的装饰品一点不少,年味十足。
李村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摄
城阳大北曲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摄
泊里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灵山卫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鳌山卫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摄
王哥庄大集↓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摄

过年,咱青岛人家里少不了大馒头,崂山王哥庄的馒头店已进入“忙年”状态。

王哥庄街道大集旁的一家馒头店内热气腾腾,一锅锅的大馒头喷香出锅。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摄

  不少朋友选择自己在家做馒头,这时候就需要用到神器——榼子。

李村大集上,69岁的王丕胜坐在自己并不太大的饽饽榼子摊后,没有叫卖、没有招揽。他的榼子按照传统,全部采用纯梨木制作。由于成本大、手艺要求高、耗时多等原因,市场上卖像王丕胜这种纯手工榼子的已经非常少见。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摄

大集上,还有一些舌尖上的美味,或许看着不起眼,但味道却很香。

  李村大集内,张永喜的香油店前顾客络绎不绝,在这里主营香油等芝麻制品的张永喜一家忙个不停,搬原料、洗芝麻、炒芝麻、磨麻酱、打香油。

58岁的张永喜1986年从老家德州夏津县来青岛,今年是来青岛制作销售香油第35个年头了,2020年6月,他们的“张氏小磨香油制作技艺”进入了李沧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摄

  李村大集除了红红火火的各式年货外,还有一种美食很火爆,那就是大集炉包配炖脂渣。

“以前在李村河底桥洞子下面我就经常来吃,现在搬到了新的大集上,我还是来吃,就是喜欢这种感觉和味道。这大锅炖脂渣和炉包真是绝配!”市民杨先生说。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伟 摄

作为一个传统集市,灵山卫大集也有自身的特色,比如手工海水豆腐。

今年65岁的张贤美是灵山卫街道北街人,在大集上卖了31年海水豆腐。海水豆腐与其他豆腐最大的区别,是在制作环节中加入了海水。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大集上,还有另一种特色小吃——海鲜烩饼。将面饼切成条,然后配合各种海鲜一起烧炖。如果有人不喜欢海鲜,还能吃到一碗普通烩饼,25元一碗,有肉,味道也不错。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说起西海岸新区的泊里大集,有一道小吃不得不提,号称青岛版的“羊肉泡馍”,它就是热腾腾、香喷喷的“馇锅子”。

  简单地说,泊里的馇锅子其实就是一种羊肉汤,和市区里一些羊肉汤馆稍有不同的是,这里的羊肉汤是直接把饼放到锅里一起煮。点击查看详情>>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摄

每次来赶集市,市民定不会空手而归,大包小包采购回家。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陆金星 摄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摄

最后小编提醒,无论是到商场、农贸市场还是大集采购,请市民朋友戴好口罩,不扎堆不聚集。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综合整理,素材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 孟达 何毅 张伟 吴璟 王滨 陆金星 华敬方、网络等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