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登录
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629|回复: 9

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7-10 06: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哲学博士周国平老师在《人与永恒》中写道:

我天性不易交际,在多数场合不是我觉得乏味,就是别人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使自己显得无趣,都太累了。

从自传中可以看出,人对深度直击内心的交流是非常喜爱,对浅在表层无意义的社交不要也罢。

我把缺乏社交分为“不想社交”和“不能社交”两种,心理学专业术语描述为独处(Stay alone)和孤独(Loneliness),有什么区别呢?

一种是轻度社交,把自己多数时间精力放在重要事情上,主动选择需要的人去交往。

另一种是被迫状态,日常工作不得不处理各种关系,导致心理需求不能被满足,只能享受孤独带来的乐趣。

埃隆·马斯克就是后者,从小性格孤僻,爱书如命,每天阅读时间长达10小时;普通人并不能达到此状态,还常常认为不社交是不是生病了?

其实并不是。

不信想想,为什么我们每天在社交媒体上聊得如此之嗨?重要的原因是通过网络很容易“融入到群体”中,不触犯法律底线可随意表达自我想法。

看似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可我们在现实中的社交意愿会降低呢?

因为在线下每句话都要考虑对方眼神、职位、关系、情绪等变化,这一切需要从“社交产品”对人的改变说起。

网络如何影响我们

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网聊是怎么拉开人的社交能力的?

几乎所有人手机中都少不了1-2款修图软件,即使熟悉的朋友面前,人们也希望把最好的形象展示出来。

不信你想,你会把没有美颜过的自拍发到朋友圈中吗?即使会,手机自带的AI功能已经帮你做好照片的基础“修饰”工作。

在以前,人想提高个人魅力需改善形象、辛苦的健身美化妆容才可完成;现在不需要见面,社交辅助软件可以解决一切,比如:

美颜软件强大的滤镜可以让人皮肤洁白无瑕,变声软件能让你嗓门富含魅力,要是不喜欢随时可在萝莉、大叔之间切换;能够让自己看起来变得更好的机会,真的很难拒绝。

想想看,昨天刚发靓丽的朋友圈,想到今天脸色暗沉、眼睛浮肿、肚子圆润又怎么轻轻松松的与老友相见?因此,网络对人的社交意愿影响有两个方面:1)沟通力,2)容错性。

从沟通力来看,我们在网络上有大把时间来包装自我的行为,比如:

思考对方讲述的内容,搜索对方提到的新词,整理自己回复的话术,甚至改善自我言辞来避免发出后存在歧义等。

一切调动大脑,寻找记忆或通过网络检索的流程背后是“想呈现更好的自己”;正因如此,网络聊天才精彩纷呈令人感到愉悦;其实社交软件还提供更多手段,来提升你的沟通能力。

其次网络社交给人提供了诸多沟通手段,大幅度让一个人沟通能力得到提升,你可以通过表情与朋友斗图,来防止无话可说时的尴尬,也可以随时求助朋友,让你勾搭异性的手段频出。

这些方法在现实中是无法使用的,不信你想想看,两个中年男人在咖啡厅聊到某个话题时突然尴尬,你能做个“鬼表情”来缓解吗?显然不合理。

也就是说,人逃避现实社交是有迹可循的。

一方面线上效率高直接通过文字、语音解决某件事,另一方面人天性懒惰,没必要不折腾;这种发展造成“网络谈笑风生,面对面相对无言”成为很多人现实的问题。

美国综合文艺类刊物“纽约客”的心理专栏作者MariaKnnikova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alienating nature),它在扩大社交范围的同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这像人们常说的:

我们日常点点赞代表关注过,虽彼此拥有存在“认同感”却没有实质性沟通,或者有联系、会聊天,一看时间是半年以前;不论哪种随着时间拉长交流变少,忘记也就变得容易。

从容错性角度出发,很多社交产品为照顾人的聊天体验,设计更多便捷功能,如“消息撤回”;线下显然不存在这样的机会,一旦话说出去就覆水难收。

要知道,一个社交产品背后有多少产品、运营、研发人员在日夜奋斗洞察需求,为了满足你在社交中的舒适感,现实中没有人为你的社交体验负责。

如同:

线上你跟某人谈话,不投机可以随时中断甚至不予回复,事后只需要说刚才临时有着急的事需要处理来缓解尴尬。

现实中你碍于面子,很难拥有这种机会,有时碰到不投机的人说什么都尴尬,还要硬着头皮尬聊甚至撑到饭结束。

简单而言,网络社交的千般优点让人逃离现实,不仅是对比存在所带来的差距,更是因为在享受线上过程中,人现实社交能力也在不断退化。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的能力“大量重复”可形成自动化,相反长期不用便开始退化;如:

经常健身的肌肉男一周不练体质就会下降,这本是人为减少身体耗能将一些不常用的神经搁置、封存的状态。

社交能力正是如此,据eMarket 2021年统计成年人每天看手机得到3.16小时,生活在一线的人,该平均数远不及每日真正使用手机的时长。

那么,网络大量分走现实时间,你在线下很难得到锻炼的机会,无形中形成恶性循环,一些人也就从真正的独处也开始变得孤独,直面而来的便是“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社交焦虑四种表现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大家听到的“社交焦虑症”和“社交恐惧症”(social phobia)是同一回事,前者是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最新版的名称,后者是旧版的名称。

它有什么特征呢?

焦虑和社恐区别是前者不需要实际场景,立刻能感受到,后者在实际场景下才会产生恐惧;多数人表现在“过度”却“持续”地担心他人如何看待自己。

具体表现形式有:

担心自己在别人面前出丑而尴尬,担心自己做错事情被别人看成负面,甚至在不认识、不信任的人在身边时有种莫名的紧张、焦虑感;严重者不想参加各种聚会。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它已经影响到日常沟通场景下该有的状态,即使没有通过专业诊断,你也可能存在“社交焦虑”。

其次,线下交谈时,每个人多少会因为自我想法表达而考虑别人感受,这是正常状态。

如果经常会顾忌他人的动作、细微表情而调整想说的话,那多半是社交焦虑已经让自我行为发生了变化。

那不想社交的初始和持续成因是什么呢?有两大方面:1)家庭要素,2)行为要素。

一方面,当人们试图克服社交焦虑时,我看到一个最大的错误是固执于初始成因,结果忽视了持续成因。

少年时上学、家庭中你可能因为多个要素造成自己对社交产生恐惧,如:

你明明和小王关系很好,结果他将你的秘密告诉了小李,小李在公众场合拿出来娱乐,从此你认为信任经不起考验,与其和他人分享不如保留在内心。

此类案例很多,或者因为父母离异别人总是投来异样眼光等,久而久之也就为不想社交埋下伏笔。

另一方面,往往是自己无意识地形成的个人行为,比如,总把今天要打的电话拖到最后一刻,暂时看似是种压力缓解,长期通过回避,大脑就会告诉你“算了,要不再拖延下看看”。

之所以指出两者区别,是让你也可以认知到起源与成因是件有趣之事,当面对现在的“不想社交”时,前者对我们没什么帮助,后者也许会下意识的提醒自己“不要逃避”。

换言之,不论什么要素导致的社交焦虑,真正能帮自己克服这件事的也只有现在的习惯。

这意味着想改变它,需要辨别并消除社交焦虑的持续成因,总结表现在四种类型上:1)亲密关系,2)日常沟通不集中,3)故意回避,4)表里不一。

从本能来看,当身体出现战斗或者逃跑反应时,强烈的焦虑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身体认为“你遇到了危险”,所以它在保护你,让自我感到安全。

但是所有的健康关系(包括恋爱)都建立在四种情绪之上,若你很久都未和别人吐槽自身的“喜怒哀乐”,就很难对别人敞开心扉,据此也无法展现软弱和开心,将严重限制彼此关系的可能性。

更让人感到不幸的是,这是种恶性循环,“你越不想分享软弱,朋友间的关系经营就越受到阻碍,越是阻碍就越害怕,逃避”;比如:

曾经你与身边的同事私交也很好,突然有天他离职后微信的沟通便少了,于是你有愉快也不再随时与他分享,他也担心你工作忙而未主动找你,久而久之也就断了联系。

从日常来看,我经常听到一些朋友描述,他们很难在沟通中集中注意力;大概是什么状态呢?

你跟一位潜在客户会见,不论自己怎么想办法大脑还是会反复被焦虑分散。

如:脑中出现“我今天穿的符合她品位吗”、“这样回答是不是显得自己情商不高”、“若我不能控制自己,她还会跟我合作吗”等,诸如此类的对话。

其实所担心的并非事实,对方也根本不关注。

你花在担心上的精力,意味着“更少的心智资源”去投入实际对话上,直到大脑分神,犯了错误才瞬间顿悟“我刚才在干嘛”,这一切因为思绪正被担心所消耗着。

对于故意回避倾向而言也是普遍征兆,比如:

不爱社交的人在陌生群中中显得紧张不适,那些社群自媒体组织的活动,即使免费他们也常常拒绝,更反感的有些人答应后,去之前还会临时找理由放鸽子。

此类回避首先会错过绝佳体验,那些新机遇、新冒险、很美好的体验被你关在“自我心房”中,因为你的回避而无法打开。

更糟糕的是,当你害怕与陌生人交往,实际是在告诉大脑“与陌生人相处有危险”。

这意味着,当下次再有此类活动你参加的概率在慢慢减小;虽然不想社交可能让你担心,紧张,但你也应该认知到它也有很强的“行动”成分在里面。

当然还有一类人他们把自己藏得很好,在工作中给人印象胸有成竹,表面性格属于积极进取、有自信;内心很自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俗称“表里不一”。

他们经常感觉自己不够好随时会被大家拆穿,内心总习惯将自己与别人做比较,并且不认为自己比得上他人。

一旦事情顺利进展,还会过于忧虑自己在团队中的价值,或别人挑毛病;这种以为自己是“骗子”的困扰倾向,在公司高层或职位更高的人群中更常见。

但这并不局限在职场中,如我身边一位新晋宝妈,经常在社群中吐槽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总而言之,你可能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会觉得成人社交要看“价值”,往往这种内心博弈的价值驱动会更容易让自我陷入社交焦虑中,觉得无意义,最后也就更愿意选择独处。

如果说“不想社交”仅只是网络产品的便捷与初始、持续成因产生的影响,那支撑这一切的底层便是一个人的“性格状态”。

内外性格是底层特征

在心理学中性格是综合性命题,按照不同角度共计分为5大类型,从社交层面我把它分为两种:1)外向型,2)内向型

首先,需要明确一件事,我身边有很多内向的人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与兴趣圈子,并不是内向的人他就羞于表达、孤僻或者不想社交。

他们不喜欢泛泛之交,每个朋友都追求感情的深度;更注重内心的世界,对心灵的共鸣也有更好要求,如:关注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情绪。

外向的人对外部刺激会比较麻木些,所谓精神大条往往形容此类人群。

什么午后阳光、清晨的空气这些需要体会的大自然的美,外向人感知到的概率很小,充其量觉得是晒晒太阳。

那么正常状态下,他们往往需要特别强烈的外部刺激,才能唤醒,比如特别喜欢聚会,人多地方带来的面孔、不同的人讲述不同故事,这是他们的社交战场。

换言之,内外的本质是“获取精力”方式的不同。

据观察,外向的人喜欢拓展生命的宽度,认为多知晓一些信息总是好的,能很快和各种人熟悉起来,聊的事情也是天南海北,就像在火车上和陌生人自来熟的状态。

不过他们从外部世界了解的事情,并非能够有效扩展到自我内心中,因为对内感知并不敏感,所以此类人往往会毫无价值的收集很多信息。

内向的人喜欢挖掘生命的深度,一般会限制从外界进入的信息,相反对少量的经验体验的很深。

因此会发现他们只有几个朋友却关系密切,当共同对某个话题深聊探讨时,有必要限制在1-3个区间,否则太多造成难以挖掘会感觉压力过大。

所以,你知道了性格上的内向外向,只是在精力的获取和外部的刺激感知与追求的深度上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有部分来源先天气质,额外部分是后天经验的形成。

那他们什么时候突然“不爱社交”了?

经过调研认为,外向的人长时间在社交场合,形成了一套标准式察言观色相处之道,虽在场面上游刃有余,而做到“深度沟通”的却很少。

往往到最后由于精力消耗而迫切需要独处,当静下心来思考时,发现真正能够走进内心的人并不多,仅有的只是“表面”上的朋友。

我以前就是典型的“外向性格”,不论是主持行业大会还是临时串局组织主题沙龙,总能跑在前面积极呼吁大家参与;有时看似忙的不亦说乎招呼大家认识,结束后内心会莫名的空荡。

你可以看出,我有社交能力,能快速与陌生人建立信任,当理性下来时发现多数的社交并无意义,也就开始从心底发生改变。

内向者真正的困扰并非来自内在,也不是因为缺乏社交能力或是公众场合总是害羞、更不是所谓的社恐或心理问题,而是来自“外部的社会评价”。

外部视角看内向者,仿佛传达一种信号,你这样天天闷闷不乐沉浸在内在世界,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孤僻不爱交际的表现;这样容易失去很多机会,更别说让大家看到你。

长期以往内向者会对自我处境感到羞愧,甚至有种负罪感;加上他们那种“道不同不相为谋”懒德解释性格,这种循环也就自然形成“不爱社交”的状态。

亦即,对性格内向的人来说,处理和应对这种羞愧和罪恶感非常重要,不然将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在抵抗这些糟糕的感受上,扰动自己对内在世界的探索。

而外向者失去人群狂欢的喧嚣时,理性下会陷入“孤静”之中,需要处理的则是“自我怀疑”的内在态度,许多人常常忽视这两点内核。

亚里士多德社交指南

综上所述,我们该如何有效社交呢?

从通用角度看,社交的本质是“共情”和“共利”,亚里士多德在2000年以前关于社交的讨论至今依旧适用,他认为友谊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组成部分。

我们可能会问:是什么让熟人变成朋友?人是如何从陌生变成伙伴的?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概述了友谊的三个基础条件:1)双方必须了解这种关系,2)关系是相互的,3)双方喜欢,对对方有利

首先,在社交产品上很多关系都是“准社会关系”,什么意思呢?自己投入时间另一方却完全毫无感受,如同那些迷恋摇滚的粉丝,真正的友谊必须你我知道。

其次,你一直在为对方做事情却没有得到回报,这也不算友谊,因此社交必须是相互存在的;再者就是“共利”,真正的朋友会在你事情进展顺利后为你庆祝。

根据他的指导,社交分为三种:1)基于愉快的友谊,2)基于利益的友谊,3)真正的友谊

前者是多半人都拥有的,当你与别人聊的来有共同话题,彼此沟通能够产生愉快,这时友谊就形成了,相处起来也比较有趣。

中间很容易理解,你们的关系建立在“利益”上交往,只要有底线和基础素质,也许你并不关注他这个人怎么样,如同:商业合作伙伴。

后者类型比较罕见,彼此相处不是为达到某种利益,而是纯粹为了朋友间的相互祝福,日常下相互协助不存在“利用”一说,甚至可以做到价值观共鸣,一生有几个足矣。

当把三种类型搞清楚,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朋友。

有些是兴趣、有些是利益、有些是情感;人生最难的是“做好朋友分类”,这造成我们常常向兴趣的朋友借钱,向商业的朋友谈感情,最后所有相处都因价值不匹配而不欢而散,想想是不是?

除此外,研究社交的心理学家 Robin Dunbar提出过非常经典的“邓巴数”理论,你把自己所拥有的社交人脉按照上述分层,把数字加起来会得到150。

这是我们可以支撑的朋友上限,若达不到那说明你的圈子比较小众,性格相对内向,可以尝试保持自我开放性。

若超过围绕此数据基于圈层持续进行优化,就可以分清哪些是点头之交,哪些是核心好友需要长期发展。

对于“不能社交”孤独(Loneliness)的人,这种方法也同样受用,把爱好、兴趣当做切入口,尝试多参加一些活动,总能碰到相同磁场的人。

总结一下:

各种便捷的网络工具,终究只是工具。

我们可以利用他们让生活变得更好,但不应该困在当中,从而失去自我该有的能力;所以,不迎合外界适度的社交才是每个人所追寻的,不是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作者:王智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123@shiyan.com)删除!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生气也是因为她找的男朋友口碑不好,像是自家闺女被人骗了那种感觉,但是既然谈就谈吧,怎么也算是她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360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22-7-10 06: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不喜欢社交 只喜欢和那几个固定的小伙伴聚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22-7-10 06:4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警察叔叔告诉你,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石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是穷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伤心的时候,你会不会认为我也是在搞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想社交,是生病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22-7-10 06:5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